丁曉波
摘 要:教師的反思對學生的發(fā)展和教師教學的促進和完善,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反思;沉默
某個班有個女生,上課時總是一個人坐,不愛說話,沉默寡言。我在演示操作時,她總是認真仔細地看著我操作。但是我發(fā)現(xiàn)在教她的過程中,總是感覺她學習的效率不高,信息技術操作總是比別人慢幾拍,這學期這種情況尤為明顯。在本學期期末考試時,發(fā)現(xiàn)她仍舊操作得挺緩慢,反復將作品改來改去,我就刻意地提醒她,操作放開、大膽些,不要怕出錯,臨到考試最后總算勉強做好了??荚囃炅?,我和她交流了一下這學期的學習情況,她對自己的這種狀況也很擔心,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其實,這個女生的關鍵問題在于性格內(nèi)向,自己又不喜歡向老師舉手問問題,沉默寡言,上課不太活潑。其實,平時她在班級里還是挺愛笑的,是各方面綜合能力挺不錯的女孩子,還是一名班級文藝骨干。我在平時也和她交流了多次,也想幫她調(diào)換位置到操作能力強的學生那里,還對她講,這樣下去,信息技術操作能力會和別人的水平差距越來越大。她也知道自己的這個問題,也想改變落后的情況,但是下次上課又見她悶悶不樂,生怕自己哪句話沒聽清,又怕自己跟不上老師的操作節(jié)奏,所以我總是在上課間隙叮囑她幾句:“放開點,不要著急,你會成功的。”
一個班集體中總有幾個郁郁寡歡的學生,他們就像幾只孤雁,需要老師更多的關心和鼓勵。他們或平時性格內(nèi)向、膽小、害羞、孤僻、不善言辭;或平時在活動中活躍,上課學習時卻明顯地表現(xiàn)出與班級大多數(shù)學生的不一致:沉默寡言,從不舉手發(fā)言。他們是一群不會“搗亂”課堂紀律的學生……因而他們往往容易被老師遺忘和忽視,成為課堂教學的盲點。尊重、理解,是讓這些“孤雁”歸群的“秘訣”。老師在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家庭情況、學習成績、興趣愛好、性格氣質(zhì)、交友情況的基礎上,對這些學生在班級中表現(xiàn)不出色、參與班級事務不積極的原因就會有所了解,并能找到“癥結”所在,然后才能“對癥下藥”,使這些學生消除心理顧慮,向老師敞開內(nèi)心世界,通過老師的指導幫助盡快融入課堂,使自身健康成長。因此,老師對待這些學生應該更多一點細心和耐心,特別是對信息技術這門課來說,更加需要關注他們。
老師如不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那么就無法了解學生,無法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行為動機、學習情況,甚至身體狀況、生活環(huán)境等,便不會了解某些學生“沉默”的原因,教育教學工作就會無的放矢,出現(xiàn)盲目性。處于素質(zhì)教育環(huán)境中的老師不能再以“雕塑家”“園丁”的身份出現(xiàn)在這些“沉默”學生的面前,因為他們首先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老師要真心地做“沉默”學生的知心朋友,平時要多深入接觸,關心體貼他們:多個別“悄悄談話”,少當眾公開批評;多表揚、鼓勵、信任,少諷刺、挖苦、打擊;多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少漠不關心高高掛起。只有你先把一顆心給了他們,和他們打成一片,使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的人性之美和人情之美,他們才會信任你、愛戴你。
引導、啟發(fā)這類“沉默”的學生,還要在課堂上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鼓勵“沉默”的學生積極參與,逐漸融入集體。我發(fā)現(xiàn)在學校本學期組織的綜合實踐活動中,班里的幾個“沉默”生表現(xiàn)得很興奮,也很積極。事實證明,多組織集體活動有助于他們這樣的“孤雁”歸群。
以上是我反思這學期教學中的一個小小片段,雖然看起來是教學中的一個小的環(huán)節(jié),但對學生的發(fā)展和自己教學的促進和完善,是非常重要和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將繼續(xù)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向努力,力爭使自己的課堂生動起來,活潑起來,力爭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正衡中學天寧分校)
?誗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