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英
政治是一門植根于生活、生長于生活、運用于生活的學科。它與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生活賦予了政治學科生機與活力,使得政治學科煥發(fā)生命的異彩。政治課程標準更加關注政治學科教學與豐富多彩的生活的關系,提出生活化的教學策略。這既是現代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政治學科學習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生活,挖掘生活,用生活的活水澆灌政治學科的生命之花,讓政治學科煥發(fā)光彩。現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政治學科的教學淺談如下幾點體會:
一、走進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盧梭曾經說過:“教育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痹谝酝慕虒W中,過于重視教材的作用,把教材視為經典、權威,在教學時嚴格地執(zhí)行教材,不敢有絲毫逾越,教材上怎么寫,我們就怎么講,教師就是一個傳聲筒,將教材上的文字轉換成聲音。雖然教材在編排盡量考慮到學生的實際,但由于各地區(qū)、各校學生間的差異,再加上教材相對的滯后性,整個脫離學生現實生活,這是學生對政治課不感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興趣是教學成功的基礎。學生只有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才能主動參與、積極思考,我們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與實施,有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與主動參與,有了學生積極的配合,我們的教學才能成功。
二、喚起生活體驗提高學生教學參與度
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有激情,還要讓學生能夠將興趣轉移到教學內容本身上來,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來,實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思考與探究,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這樣更便于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實現師生角色的轉換,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構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將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落實于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充分放手放權,以此來解放學生的思想,解放學生的雙手,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思維與探究時空。
三、回歸生活,讓學生活學活用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所謂躬行就是要親身實踐。與實踐脫節(jié),抱著書本不放,所學到的只是死的知識。從教材上獲取是一種間接經驗,只有與人類直接參與社會實踐所獲取的直接經驗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理解書本上的知識,才能靈活地運用,達到對知識的真正理解,才能達到活學活用,達到知識的內化?;貧w生活既是學以致用的重要體現,更是政治學科的內在需求。政治有著諸多的道德準則與行為規(guī)范,學習政治的最終目標不是看學生記住、學會了多少;而是能夠指導于生活,真正地體現在自己的行為實踐上。因此在政治學科的教學中,我們既要用生活來幫助學生理解,更要用生活來檢驗,為學生創(chuàng)造運用課堂所學理論知識來解決現實生活問題、指導生活實踐的機會,讓學生真正將學與用結合起來。
總之,生活的活水是政治學科學習的核心,我們要走進生活,體驗生活,回歸生活,讓學生將課堂學習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政治與生活的關系。加強生活與政治的聯系,既是現代教學形勢發(fā)展的重要趨勢,也是政治學科學習的內在規(guī)律。這既是我們政治學科教學的指導思想,更是一種教學模式?!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蔽覍⑦M行不斷的實踐與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實現二者的完美結合,讓生活的活水來澆灌,讓政治學科教學這朵生命之花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