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海峽之聲閩南話廣播文化的傳播實踐

      2013-04-29 08:30:02莊江東
      新聞世界 2013年9期
      關鍵詞:閩南話文化認同中華文化

      莊江東

      【摘 要】臺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支流,由于歷史、地理和政治等因素導致兩岸文化產生差異性,但中華文化仍是臺灣文化的主體。對此,海峽之聲閩南話廣播針對臺灣民眾的特殊心理,從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上尋找共同點,以中華文化維系民族情感,努力增強臺灣民眾的文化認同和意識。

      【關鍵詞】中華文化 閩南話 文化認同

      人類學家鄭曉云認為文化認同是指“人類對于文化的傾向性的共識與認可”。①簡單來說,所謂文化認同是指人們在一個民族共同體中長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對本民族最有意義的事物的肯定性認可,其核心是對一個民族的基本價值的認同;是凝聚這個民族共同體的精神紐帶,是這個民族共同體生命延續(xù)的精神基礎。文化認同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而且是最深層的基礎。②

      中華文化認同是中華民族認同的基礎,也是兩岸文化群體的黏合劑。由于歷史和政治的原因,臺灣民眾對祖國大陸的了解往往不全面。即使在兩岸關系進入和平發(fā)展的新時期,不少臺灣民眾的腦子里仍然留有許多誤解和疑慮。因此,對臺新聞傳播應講究策略技巧,引導臺灣受眾特別是中南部民眾了解、認識大陸、化解疑慮,最終消除誤解,“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③2002年元旦,海峽之聲廣播電臺以愛拼才會贏,敢為天下先之精神,開創(chuàng)了祖國大陸第一個閩南方言頻道。十一年來,海峽之聲閩南話廣播秉承“弘揚中華文化,傳播閩南鄉(xiāng)音,增進同胞親情”的宗旨,突出方言、地域和文化特色,以新聞、文藝、專題、互動交流為主要傳播形式,熱誠服務兩岸鄉(xiāng)親同胞,贏得了受眾的喜愛,同行的尊重,在增進臺灣民眾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認同感以及對祖國意識的歸屬感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一、從文化切入,講述兩岸一家親,增強臺灣聽眾對祖國的文化認同

      閩南文化來自我國中原河洛地區(qū),歷史上幾次大規(guī)模的南遷漢人把從中原帶來的文化與當?shù)亻}越土著文化融合在一起,構成具有我國東南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體系,而核心部分仍然是中華文化或稱華夏文化。④移民帶頭人則是有意識地注意做好文化傳播工作。1661年-1662年,泉州府南安人鄭成功率軍東渡驅逐荷夷收復臺灣,建立了政治、經濟、文化制度,明朝的尊孔崇儒、科舉選士等文化制度在臺灣全面實行起來。到了滿清,清王朝逐步在臺灣健全了中國內地模式的政權結構。1683年,泉州府晉江人施瑯率軍一舉打敗臺灣鄭氏政權,實現(xiàn)臺灣與大陸的大統(tǒng)一。施瑯除了調整對臺各種政策外,在臺大力興辦書院,施行儒家思想教育,進一步傳播以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核心的閩南文化。到l9世紀中期,“臺灣西部已開發(fā)地區(qū)內地化運動幾已完成,非僅設官分治與中國本部十八省相同,甚至地方官亦大多是科舉出身。民間的價值判斷與社會習俗均以儒家道德標準為主”。⑤這樣,閩南文化很自然與臺灣土著民族文化相融合,形成并發(fā)展起帶有本地區(qū)特色的臺灣文化。

      歷經日本占據(jù)臺灣50年,國民黨退守臺灣至今,海峽兩岸處于長期對峙、分離狀態(tài);文化建設在各自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臺灣文化蘊育了臺灣同胞的臺灣意識。但正如胡錦濤所說的:“中華文化在臺灣根深葉茂,臺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臺灣同胞愛鄉(xiāng)愛土的意識不等于臺獨意識”,⑥準確地概括了臺灣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及特點。盡管經過百年的分離,臺灣文化在歷史、地理和現(xiàn)實的多重外在環(huán)境影響下,臺灣文化形成了自身的特色。⑦對此,臺灣 “史跡源流研究會”特別指出:“臺灣歷史文化的根底在大陸”。臺灣最早的先住民直接來自祖國大陸的東南沿海地區(qū)。臺灣與祖國大陸是血肉一體、唇齒相依、密不可分的。⑧

      海峽兩岸這種文化上的同根同源,有利于我們了解和掌握臺灣人民的精神、心理需求及其情感、價值取向,為我們實施對臺文化宣傳提供了前提與可能。⑨2005年,海峽之聲閩南話廣播開辦專題節(jié)目《尋根》,立足文化認同,追尋中華民族之根,展現(xiàn)華夏文明之美,巧妙運用各種文化元素講述兩岸永遠無法割裂的血脈情緣和文化淵源。《尋根》先后推出《根在河洛》、《根在八閩》、《中華文化之旅》、《百家姓》、《海神媽祖》、《武圣關羽》、《回家》等大型系列報道,通過歷史資料的搜集、專家學者訪談以及記者實地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從血緣、姓氏、語言、信仰、風俗等多方面用事實講述臺灣、閩南、河洛中原三者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淵源關系。通過電波激發(fā)臺灣同胞尤其是臺灣中南部閩南、客家族群根的的意識,真正將中共中央“把臺灣文化意識轉化為閩南文化和客家文化意識,進而轉化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意識”的要求落到實處?!秾じ饭?jié)目播出后,不少臺灣聽眾來電、來信,有要求幫忙尋找大陸親人或祖籍地的,有表達到大陸福建、中原河洛等地尋根問祖意愿的,也有抒發(fā)認同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感悟的。正如臺灣嘉義聽友紀竹生在來信中寫道:“閩南話廣播充分報道兩岸文化交流活動,重視傳播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內涵,節(jié)目有韻味,有意境,除了一般的消遣娛樂的功能,還能擴大我思考的空間?!?/p>

      二、傳遞正能量,共圓中國夢,增強臺灣聽眾的民族自豪感

      民族復興、大國崛起,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夢想,是志士仁人堅定不移的追求。這些年,中華民族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fā)展成就,一步步地實現(xiàn)了百年夢想,中國在國際事務中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海峽之聲閩南話廣播自開播以來就一直在探索、實踐著如何把當今包容、開放的中國形象和讓世界驚嘆、讓中國驕傲的展現(xiàn)改革開放的偉大力量呈現(xiàn)給臺灣聽眾。多年來,閩南話廣播新聞板塊節(jié)目《閩南話新聞》通過現(xiàn)場直播、嘉賓訪談、兩岸連線、熱線等形式,把無與倫比的北京奧運會、規(guī)??涨暗纳虾J啦?,“神舟”飛天、“嫦娥”攬月、“天宮”對接、“蛟龍”探海、超級計算機等前沿科技實現(xiàn)重大突破和全國兩會、三峽工程、青藏鐵路、南水北調等事關國計民生的盛會、工程捷報,以及中華民族在遭受自然災害、民族危難之際等,兩岸同胞感同身受,引發(fā)心連心的同胞情誼等等,一次又一次通過電波及時傳遞給臺灣聽眾。閩南話廣播始終堅信,這樣的報道更客觀、更具說服力,這樣的聲音也會讓臺灣聽眾感覺更入耳、入腦、入心。

      猜你喜歡
      閩南話文化認同中華文化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華人時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1:52
      漢字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鄉(xiāng)音情濃
      閩南話
      揚子江詩刊(2017年5期)2017-11-13 21:05:42
      《外婆的日用家當》中的文化身份認同問題
      試論香港電影中的“九七情結”
      文化認同對京津冀地區(qū)勞動力市場一體化的影響分析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22:14
      美國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認同焦慮
      電影文學(2016年9期)2016-05-17 12:09:36
      閩南話文白異讀的獨特之處
      中華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路徑建構
      密云县| 西吉县| 新兴县| 乌拉特中旗| 安泽县| 福清市| 阳新县| 新和县| 汉阴县| 疏勒县| 叙永县| 油尖旺区| 额尔古纳市| 大石桥市| 即墨市| 罗定市| 永春县| 界首市| 瓮安县| 玉林市| 东乡县| 大城县| 桂平市| 龙川县| 陆良县| 睢宁县| 岚皋县| 临潭县| 阜城县| 芷江| 延庆县| 凌源市| 临沂市| 白山市| 丘北县| 探索| 互助| 固原市| 山阴县| 双峰县| 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