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銀斌
【摘 要】目的:探討2型糖尿?。═2DM)患者血清血紅素氧化酶-1(HO-1)水平與胰島素抵抗的相關的關系。方法:采用ELISA法和放免法檢測80例T2DM患者(T2DM組)和50例健康體檢者(對照組)的血清HO-1水平、空腹血糖(FPG)和胰島素水平,并計算HOMA-IR。結果:T2DM組患者的血清HO-1水平、HOMA-IR和FPG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T2DM患者血清HO-1水平與HOMA-IR(γ=0.269,P<0.01)和FPG(γ=0.436,P<0.01)均呈顯著正相關。調(diào)整混雜因素影響后,仍與HOMA-IR(γ=0.208,P<0.01)和FPG(γ=0.272,P<0.01)呈顯著正相關。結論:T2DM患者血清血紅素氧化酶-1水平明顯增高,并與患者體內(nèi)胰島素抵抗和血糖升高程度密切相關。
【關鍵詞】2型糖尿病;血紅素氧化酶-1;胰島素抵抗;血糖
氧化應激是體內(nèi)活性氧簇(ROS)生成多于清除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氧化應激可直接損傷β細胞、誘導β細胞凋亡、抑制胰島素合成與釋放和降低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1]。氧化應激增強和抗氧化能力降低是導致2型糖尿?。═2DM)及其微血管并發(fā)癥發(fā)生和發(fā)展的主要原因[2]。血紅素氧化酶-1(HO-1)是血紅素分解代謝過程中的限速酶,亦是一種血管保護因子,具有強有力的抗氧化、抗炎、抗增殖和細胞保護作用。氧化應激、高血糖、炎癥和缺氧等刺激因子可誘導HO-1高表達,抑制脂質(zhì)過氧化,發(fā)揮對胰島細胞、內(nèi)皮細胞和單核細胞等細胞的保護作用。作者通過檢測80例T2DM患者血清HO-1水平,旨在探討其與胰島素抵抗和高血糖之間的相關性,以期為T2DM的診斷和治療提供理論依據(jù)。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2年2月~2013年2月入住我院內(nèi)分泌科的T2DM患者80例(T2DM組),其診斷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齡44~78(51.5±11.6)歲。排除標準:急慢性感染;冠心??;外周血管性疾??;嚴重肝腎功能不全。選擇年齡、性別相匹配的健康體檢者50例為對照組。兩組在年齡、性別、體質(zhì)量指數(shù)、吸煙史、飲酒史和高血壓史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2 方法 所有入選對象均空腹10~12小時,次晨空腹采靜脈血,采用肝素鈉抗凝,離心后置于-80℃待檢。血漿HO-1檢測采用ELISA法,試劑盒由海研生實業(yè)有限公司提供,嚴格按說明書進行操作。血漿胰島素檢測采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法(ECLIA),試劑盒由羅氏公司提供。采用穩(wěn)態(tài)胰島素評價指數(shù)(HOMA-IR)評估胰島素抵抗情況。空腹血糖(FB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試劑盒由深圳邁瑞有限公司提供。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分析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HO-1、HOMA-IR和FPG等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平均值±標準差( ±s)表示,兩組間各檢測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t或t檢驗。性別、吸煙史、飲酒史和高血壓史等計數(shù)資料采用Pearson卡方檢驗。HO-1與HOMA-IR和FBG的相關性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T2DM組和對照組患者血清HO-1水平、HOMA-IR和FPG水平的比較 見表1。
2.2 T2DM患者血清HO-1水平與HOMA-IR和FPG的關系 T2DM患者血清HO-1水平與HOMA-IR(γ=0.269,P<0.01)呈顯著正相關,與FPG(γ=0.436,P<0.01)呈顯著正相關。調(diào)整年齡、性別和血脂等混雜因素影響后,血清HO-1水平仍與HOMA-IR(γ=0.208,P<0.01)呈顯著正相關,與FPG(γ=0.272,P<0.01)呈顯著正相關。
3 討論
盡管T2DM確切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但是目前多認為胰島素抵抗和胰島β細胞功能障礙是其兩個重要的病理生理學基礎。T2DM患者體內(nèi)的持久慢性的高血糖、高血脂所致的胰島素抵抗和β細胞功能障礙與細胞內(nèi)氧化應激反應密切相關。而氧化應激可以激活細胞內(nèi)核因子κ-B(NF-κB)、c-Jun氨基端激酶(JNK)、蛋白激酶C(PKC)和p38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等一系列應激信號通路,阻斷胰島素作用通路,引起胰島素抵抗和促進β細胞凋亡[3],參與T2DM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近年來,作為機體重要的應激反應蛋白和抗氧化系統(tǒng),血紅素氧合酶(HO),尤其是誘導型的HO(HO-1),在抗氧化應激損傷中的有益作用不斷得到肯定并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4]。動物實驗證實[5],HO-1在正常SD大鼠腎小管僅輕度表達,而在糖尿病SD大鼠的皮質(zhì)區(qū)和皮髓質(zhì)交界區(qū)的腎小管呈高度表達。臨床研究表明[6],T2DM患者體內(nèi)單核細胞HO-1的表達明顯高于正常人,并認為HO-1在T2DM患者的早期頸動脈粥樣硬化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本組資料顯示,T2DM組患者的血清HO-1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T2DM患者體內(nèi)存在氧化應激,其水平明顯高于正常人群,這與Bao等[7]的研究結果相符,進一步證實了HO-1作為一種抗氧化保護因子參與了T2DM的發(fā)生、發(fā)展。其原因可能與T2DM患者體內(nèi)長期慢性高血糖和高脂有關。因此,HO-1可以作為胰島β細胞受到氧化損傷的一個生物標志物,檢測其水平有助于評估T2DM患者的氧化損傷程度。本組資料還顯示,T2DM患者血清HO-1水平與HOMA-IR和FPG均呈顯著正相關,調(diào)整年齡、性別和血脂等混雜因素影響后這種相關性仍然存在,表明T2DM患者血清HO-1水平與HOMA-IR和FBG密切相關,其血清HO-1水平越高,胰島素抵抗程度越嚴重,空腹血糖水平越高。其原因可能與T2DM患者體內(nèi)胰島素抵抗和炎癥介質(zhì)通過一系列應激信號通路上調(diào)HO-1基因表達有關。提示T2DM患者血清HO-1水平可一定程度上反映胰島素抵抗的嚴重程度。因此,臨床上可以采用基因重組和化學方法誘導HO-1的表達來增強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延緩T2DM的發(fā)生、發(fā)展,HO-1有望成為T2DM治療的新靶標。
綜上所述,T2DM患者血清血紅素氧化酶-1水平明顯增高,并與患者體內(nèi)胰島素抵抗和血糖升高程度密切相關。
參考文獻:
[1] 楊月蓮, 梁瑜禎. 氧化應激與2型糖尿病. 醫(yī)學綜述. 2008. 14(3): 429-431.
[2] Naruse R, Suetsugu M, Terasawa T, et al. Oxidative stress and antioxidative potency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Saudi Med J. 2013. 34(2): 135-41.
[3] 李愛琴, 陸環(huán), 徐文靜, 謝建新. 氧化應激與2型糖尿病的研究進展.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0. 10(12): 2371-2372,2378.
[4] 陳芳媛, 鄒秀蘭. 血紅素氧合酶1在2型糖尿病及并發(fā)癥中的作用研究進展. 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 2011. 34(31): 72-74.
[5] 黃賢珍, 唐俊, 楊亦彬. 缺氧誘導因子1α和血紅素氧化酶1在糖尿病鼠腎組織的表達及意義. 中國糖尿病雜志. 2010. 18(9): 707-709.
[6] 劉敏, 母義明, 喻麗華, 竇京濤, 陸菊明, 潘長玉.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血紅素氧化酶1的表達. 中國糖尿病雜志. 2007. 15(9): 549-551.
[7] Bao W, Song F, Li X, et al. Plasma heme oxygenase-1 concentration is elevated in indiv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LOS ONE. 2010. 5(8): e12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