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闡述中職藥物護理課程實踐性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將理論知識與臨床護理相結合,更新教學評定方法等對策。
【關鍵詞】藥物應用護理課程 實踐
性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8C-
0153-02
實踐性教學是目前職業(yè)教育中大力提倡的教學方法,開展實踐性教學是培養(yǎng)實用型專業(yè)技術人才的主要途徑。護理專業(yè)是我國教育部設立的中等職業(yè)教育醫(yī)藥衛(wèi)生學校四個重點建設的專業(yè)之一,本文試圖結合實際,分析中職護理專業(yè)藥物應用護理課程實踐性教學開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一、中職藥物應用護理課程實踐性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后,實踐性教學課時偏少
藥物應用護理的課程任務是要求護理專業(yè)學生在掌握臨床常用藥的藥物作用、臨床用途、不良反應的基礎上,學會對用藥患者采取相應的用藥護理,包括用藥前護理評估、給藥方案制定、實施藥物治療、藥物療效及不良反應的評估、用藥安全宣教等。應該說,藥物應用護理課程屬于應用學科,實踐性強,但受傳統(tǒng)職業(yè)教育教學理念影響,任課教師在藥物應用護理的教學安排上,因過分強調學科教學的整體性,理論教學課時數(shù)偏多,實踐性教學課時數(shù)偏少??偟膩碚f,相當一部分教師更注重藥物學理論說教,而忽略了學生用藥護理技能培養(yǎng),因此,學生在畢業(yè)后參加工作之初,往往依賴思想嚴重,缺乏相應的用藥護理技能,難以適應整體護理對護士的要求。
(二)多為驗證性實驗,缺乏臨床護理實習
藥物應用護理是中職護理專業(yè)基礎科學與臨床護理專業(yè)科學的橋梁學科,學習該課程不僅是為學習護理專業(yè)知識打下基礎,也是為臨床用藥時進行正確的用藥護理打下堅實基礎。而且,用藥護理是臨床護理和藥物應用護理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卻忽視了理論知識與臨床護理工作的聯(lián)系,使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臨床護理相脫節(jié)。在以往的藥物應用護理教學中,多數(shù)教師認為該課程是基礎學科,因而在進行實踐性教學時,多在校內實驗室開展驗證性的動物實驗或藥物配伍實驗等,基本上不安排病房的病例見習或病例討論等,更沒有相應的用藥護理操作練習,這與藥物應用護理在護理專業(yè)的學科地位和學科任務極不對等,也違背了實踐性教學的學習規(guī)律,制約了本課程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升。
(三)教學效果評定方法單一
長期以來,中職院校對教學效果的評價由于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約束,包括藥物應用護理在內的各門學科大多都是采用理論筆試的方法來檢驗和評價教學效果,以理論考試成績的好壞來衡量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的優(yōu)劣,從而促使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得不重視理論教學而輕視實踐操作技能。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往往是“高分低能”的,對臨床護理工作也就難以盡快適應,這不符合社會對護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同時也制約了實踐性教學的深入開展。
二、對策分析
(一)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作為職業(yè)教育教師,必須圍繞“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的”的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理念,無論是在學科的教學安排還是在教學設計中,都要突破學科整體意識,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重視學生知識應用能力、自學能力和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教學安排上,減少理論教學課時,增加實踐性教學課時,使學生更多地掌握學習時間安排,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對藥物使用、療效或不良反應觀察評估、護理措施、用藥宣教等能力的培養(yǎng)。
(二)重視臨床見習教學,將理論知識與臨床護理相結合
在藥物應用護理教學中,教師應以實踐教學為主,在實踐教學中不但安排實驗教學,更應重視臨床見習教學,使理論教學與臨床護理緊密聯(lián)系。具體來說,藥物應用護理課任課教師應在對教材進行剖析的基礎上,結合護士在護理崗位中對藥物知識、用藥護理技能的要求,整合教學內容,將一些藥物知識的理論學習融合到病例見習、藥物療效觀察評估中,以此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融合。
(三)更新教學評定方法
在教師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效果進行檢查和客觀評定是很必要的,但重要的是怎樣進行檢查和做到客觀評定。長期以來,中職院校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評定多是以段考和期考的理論考試為主要依據(jù),而平時的技能操作考試所占比例較低,受這一因素的影響,學生學習過程中主要針對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進行預習和復習,而較少練習專業(yè)技能操作及知識的應用,從而出現(xiàn)了不少學生在校時是個優(yōu)秀生,而工作時面對實際問題時卻不知從何下手的現(xiàn)象。對此,應更新教學評定方法,以理論考試和技能操作考試并重,客觀地考查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實踐能力,促使學生既重視理論學習,又不輕視技能操作練習,培養(yǎng)出既有較高的理論水平也有較好的動手能力的實用型人才。
就藥物應用護理課程來說,以往考試多為理論閉卷筆試,學生為考試而學習,很多學生都采用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雖然考試可能會獲得好成績,但對相關的理論內容不一定理解,不一定會研究應用,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這阻礙了實踐性教學的開展和深入,也不利于實用型護理人才的培養(yǎng)。為此,我們有必要探索有利于實踐性教學開展和能客觀評價教學效果的考試方式。根據(jù)藥物應用護理學科主要內容、特點和護理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可適當?shù)夭捎瞄_卷考試,當然這需要在教師在考試命題上下工夫,以達到既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又能有利于教師和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實踐,并使考試成績能真實客觀地反映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實際能力。
由于以前以理論閉卷筆試為主,命題的深度、廣度和綜合性都受到較大的限制,考試的答案多直接來自教材,學生要考出好成績,必須用較多的時間去記憶,甚至要死記硬背,考試負擔極重,沒有時間結合實踐學習,也不注重理論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考試成績根本反映不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效果和工作能力。因此,要開展實踐性教學,藥物應用護理課程考試的命題必須改革。從藥物應用護理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和護理專業(yè)學生學習藥物應用護理課程的主要目的來看,命題應少一些必須通過記憶作答或答案直接來自教材的問題,而多一些能結合實際,應用教材所述藥物的作用、應用和用藥護理、藥物制劑及其用法等相關的理論知識去分析和解決臨床護理與用藥關系密切的問題,這樣能促使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更重視實踐性教學,同時也能真實而客觀地反映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避免傳統(tǒng)考試方式和命題所存在的缺點以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
綜上所述,實踐性教學的開展和深入對培養(yǎng)實用型護理專業(yè)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在中職衛(wèi)校藥物應用護理課程中加強實踐性教學并開創(chuàng)新局面,才能使培養(yǎng)出的護士在護理工作崗位上為社會提供優(yōu)質的醫(yī)療服務。
【參考文獻】
[1]朱獻忠,工程造價管理實踐性教學與考試方法探析[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chuàng)新,2012(6)
【作者簡介】鐘德強(1969- ),男,壯族,廣西天等人,南寧市衛(wèi)生學校醫(yī)學技術教研室主任,講師。
(責編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