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春燕
【摘 要】目的:探討物理性損害對ICU護士的傷害及尋求預防對策。 方法:分析物理性損害的種類,積極進行干預,減輕對護士造成的傷害。結果:ICU護士物理性損害的影響因素包括機械性損傷、噪音污染、利器損傷、電離輻射等,從已知的影響因素入手進行積極綜合防護,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可以降低職業(yè)性疾患的發(fā)生。結論:ICU護士的物理性損害應引起醫(yī)院管理者和相關部門及科室領導的重視和關注,采取積極措施,從預防入手,促進ICU護士的身心健康。
【關鍵詞】ICU護士;物理性損害;預防
ICU護士從事的護理工作是一種需要腦力和體力相結合的雙重勞動,再加上工作節(jié)奏快,體力上的消耗和精神上的高度緊張都會給ICU護理人員帶來壓力和心身疲憊,更易受到與工作相關的損害。在高強度、高壓力、高要求的情況下,ICU護士每天面臨著各種職業(yè)緊張因素及職業(yè)相關疾病,給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隨著現代醫(yī)學科學的發(fā)展和對醫(yī)院感染認識的提高,護士的職業(yè)性危害也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關注。現將物理性損害對ICU護士的影響及預防對策綜述如下:
1 物理性損害的種類
1.1機械性損傷(負重傷) ICU患者都不具備生活自理能力,由于病情危重和封閉式管理,在體力上,護士不但要完成日常和緊急的治療和護理,還要準確完整地記錄監(jiān)護數據,完成大量的生活護理和照顧,導致護士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tài)。由于國內人力資源的嚴重欠缺,長期超時、超體力工作,經常站立工作,抬、搬運病人,為病人翻身、安置體位,經常性地彎腰、低頭工作,進行負重操作等,都可能發(fā)生物理性損傷。鄭愛英等[1]研究顯示,腰背痛的患病率主要以骨質增生、腰背酸痛、骨關節(jié)炎、頸椎病、椎間盤突出癥為主,均與護士超負荷工作、超體力勞動、彎腰工作、搬運病人等引起的肌肉勞損、扭傷的職業(yè)損傷有關。
1.2噪音污染 噪音來源于各種儀器設備的報警聲、各種車軸的滾動聲、電話鈴聲、門鈴聲、病人的呻吟聲、負壓吸引聲及各種治療等繁雜的噪音。其中儀器設備多是ICU的一大特點,其報警聲是噪音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國際噪聲委員會建議:噪音水平白天≤45dB,夜間應≤30dB;而ICU病房的噪聲白天為50~70dB,夜間為45~55dB,大大超過了這一標準。有研究顯示,接觸70dB以上噪音可導致血管收縮、心率加快、血壓升高,還可觸發(fā)心律失常。由于ICU的患者病情危重,同時也要求護士必須掌握識別各種儀器的報警聲和聲音傳導的方向,護士長期處于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中,勢必會受到損傷,從而引發(fā)聽力、神經系統(tǒng)的損傷。
1.3利器損傷 ICU患者病情不穩(wěn)定,變化快,護士在爭分奪秒搶救患者的危急時刻,常忽視了自身的防護。醫(yī)務人員感染率是普通人群的3~6倍,從利器傷發(fā)生的時間看,工作繁忙和搶救患者時利器傷發(fā)生最高占83.94%[2],其損傷不僅在于刺傷本身,而是更可能傳播疾病。據報道含病毒高的血液、體液經傷口感染操作者,針刺傷勢只需0.004ml帶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傷者感染HBV。
1.4 電離輻射
1.4.1放射線 ICU患者常常需要床邊拍X線片和需在護士的監(jiān)護陪同下行CT或MRI檢查,使ICU護士常暴露于小劑量的放射環(huán)境中,長時間接觸會因蓄積作用產生致癌致畸、殺傷白細胞、脫發(fā)等不良后果。甚至對人體造成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造血功能低下,晶狀體混濁等損害。
1.4.2紫外線 ICU病房是預防院內感染的重要窗口,定期消毒病室,不可避免要接觸紫外線,加上ICU病人周轉率高,終末消毒頻繁,護士經常處于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中,給護士帶來自身的傷害。過量接觸紫外線可致哮喘發(fā)作、上呼吸道感染或造成組織缺氧,甲狀腺功能損害,骨骼鈣化,長期接觸可誘發(fā)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溶血反應、皮膚癌等。
1.5視力影響 隨著醫(yī)院信息化,計算機在臨床科室普遍使用,護士在上班時,不但要護理患者,還要不斷地與電子化信息打交道,加之ICU病房是封閉式病房,幾乎與外界環(huán)境相隔,視覺受限,這使護士的視覺嚴重受到干擾,如面對各種顯示器上閃亮的指示燈,運作中的心電監(jiān)護,醫(yī)院管理系統(tǒng)的使用等,長期的視覺刺激會使人視力疲勞和視力下降。
2 對策
2.1 充分重視負重傷 許多發(fā)達國家已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醫(yī)護人員不得單獨以人力搬動超過20kg的重物。規(guī)定這種法律依據是因為醫(yī)護人員的腰部損傷逐年增加,特別是護士。培訓護士正確搬、抬患者的技巧,注意遵守節(jié)力原則,掌握正確使用設備及正確的工作姿勢,如抬患者時采用力學原理,根據護士的身高將床面抬高或降低,減少護士腰部做功;使用改良中單結合過床板給長期臥床病人使用[3];長時間低頭工作要注意變換姿勢,活動頸肩部。由于護士工作時間長,長時間的站立易引起下肢靜脈曲張及腿部肌肉酸痛不適,護士在工作時間可穿彈力襪、下班后盡量抬高下肢或熱水泡腳有利于下肢靜脈血回流和減輕肌肉酸痛感。
2.2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多數護士沒有意識到參加體育鍛煉對增進健康的重要性,很少參加體育鍛煉,因此疲乏在休息后不易緩解。楊紅葉等[4]調查顯示,ICU護士健康生活方式總得分中得分最低的是體育鍛煉,其中影響ICU護士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中工作占71.63%,這可能是長期超負荷的工作造成護士心力和體力同時透支有關。因此,護士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堅持做腰部和頸部保健操,可預防腰痛和頸肩痛的發(fā)生,同時可以使全身放松,保持愉快心情。
2.3 減少噪音污染
2.3.1加強儀器管理,合理設置報警限值 ICU護士應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病情適當調節(jié)各種監(jiān)護參數的高低限報警聲,加強對各種儀器設備的保養(yǎng),定期請專業(yè)技術人員進行檢查和維修,特別是對易產生噪音的設備進行改進。
2.3.2正確使用輸注泵 ICU病人使用的輸液泵及微量泵甚多,護士應掌握計算液體輸入的時間,及時更換輸入液體,從而減少噪音污染源。
2.3.3其他 定期給各個車軸進行上機油保養(yǎng);根據白天夜間適當調節(jié)電話鈴聲和門鈴聲。
2.4 預防利器傷 操作中不慎和工作量超負荷是利器傷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從根源防范,熟練掌握銳利器械的操作技術,防止刺傷,在工作繁忙時更要保持鎮(zhèn)靜,做到忙而不亂。
2.5 電離輻射的防護 床邊X線拍片時,護士應暫時回避,確需陪護密切觀察病情時應穿防護服或者使用防輻射板。定期體檢,適當休息,加強營養(yǎng),多吃紫菜、海帶等利于排射線的食物;紫外線的防護應嚴格控制紫外線照射時間,不宜超時過量,最好設置定時開關,有條件可配置高效空氣消毒機。
2.6 視力的預防 生活中堅持做眼保健操,長時間工作時中應插空做眼保健操,休息時多爬山看看綠色植物和呼吸新鮮空氣。
3 小結
ICU護士的物理性損害應引起醫(yī)院管理者和相關部門及科室領導的重視和關注,體諒護士工作繁重和不規(guī)則,合理調配上班人員,盡量減少護士工作超負荷;并熟知亞健康應從預防入手,切斷其從健康→亞健康→疾病的轉化,從而促進ICU護士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 鄭愛英,紀文英,黃澤泓等.315名護理人員生理健康狀況調查及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07,7(6):38-41.
[2] 李素英,韓秀芬,張秀珍.醫(yī)院工作人員利器損傷調查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雜志,2008,18(7):1007-1008.
[3] 劉佳,周春蘭,鄧瑛瑛等.長期臥床病人中單的改良及使用[J].護理學報,2009,16(12A):67-68.
[4] 楊紅葉,黃愛知,張靜.ICU護士健康生活方式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08,8(8):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