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木雄
“問題導學法”是以“問題”為中心的開放式的教學法。它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教師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引導,把學習內容轉化為有價值的、值得探究的問題, 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過程。這種教學模式從學生的學習心理出發(fā),以“問題”為內驅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體現(xiàn)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皢栴}導學法”與生物課堂教學如何整合和優(yōu)化?
一、引疑激思,以“問題” 啟動學生學習內驅力
問題是思維的起點,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心理學研究表明: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是思維的起點,沒有問題的思維是膚淺的思維、被動的思維,問題意識在思維活動乃至人的認識活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學生如果有問題意識,就會產生解決問題的需要和強烈的內驅力,他們的思維就會為解決某一具體的局部的實際問題而啟動。
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結合教材、學生學習的生活實際,圍繞教材內容的中心問題,選擇好教學內容切入點,巧妙地進行教學過程設計,有意識地加強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通過引疑、激疑、質疑,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
讓學生帶著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敢問、樂問、善問。學生只有在不斷地試圖提出問題、克服一切困難、努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會具有科學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造品質。
二、“鋪路搭橋”,教師教學進程在“導學”上下功夫
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指教師在教學進程中對學生自主學習所起的促進作用。教師在教學進程中能否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主導作用,直接影響著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揮。它主要表現(xiàn)在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和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引導、輔導和督導。
(一)教師認真?zhèn)湔n是“導學”的前提和基礎
“導學”在課堂教學中主要表現(xiàn)在組織教學方面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一節(jié)課中學習目標的確定,學習內容邏輯關系前后排序的合理安排,學習內容深度、廣度的把握,學習過程中的矯正、反饋、檢測、遷移的適時安排等等,都要由教師進行全面部署。教師一定要結合教材、學生學習的實際,認真?zhèn)湔n。只有認真?zhèn)湔n,才能透徹地理解課文的內容,熟悉教材,弄清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才能明確教學的目的和要求,抓住關鍵,分清主次 ,才能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地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進行引導。
(二)有效問題的設置是“導學”的關鍵
“問題導學法”是落實生物學教學課程目標的有效教學途徑,這種教學方法能否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關鍵在于問題的有效性。問題設置是否合理決定“問題導學法”應用的成敗。
1.問題設置要“巧妙”。 問題往往是一節(jié)課的開端,有的教師通過提問復習上節(jié)課學過的內容,有的直接利用課本中的“問題探討”進行討論和學習。其實,采用一些不同于課本的說法或者更貼近學生生活的說法,從另一個角度切入,使問題形象、生動,能促進師生的雙邊活動,活躍課堂氣氛。
2.問題設置要激發(fā)興趣,啟發(fā)思維。教師在鉆透教材的基礎上,圍繞教材學習目標設計問題,設計這樣的問題,目的不是求同,而是求新、求奇、求異,要能巧妙地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能激發(fā)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為學生拓展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激發(fā)學生去進行再思考、再認識。
3.問題設置注意用語的科學性。教師設置問題時立意要明確,嚴謹規(guī)范,富有邏輯性。問題的用語要做到具有科學性,教師除了應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外,還必須深鉆教材,在備課時精心設計問題才能辦到。
4.問題設置要處理好廣度,兼顧到深度。課堂教學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對象,設計靈活多樣的問題。一個班級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教師的問題設置需要考慮相當一部分是需要,注意把握適宜的廣度,讓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回答,但又不乏有一定的深度,使每個學生都有獲得肯定的機會。
5.問題設置要調節(jié)好密度,控制好時間。新教材中 “問題探討”“思考與討論”“技能應用”,都列出了一些富有思考價值、探究意義的問題。在旁欄中也有相當多的問題,因此每節(jié)課都有大量的問題需要解決。雖然問題很多,但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要以“問題導學法”進行教學,所以教師在課前準備時,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最后圍繞核心內容,精心設計出具有啟發(fā)性、針對性的高效問題,還應留出一定的時間給學生思考和討論。
責任編輯 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