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坤
[摘 要]教學方法視教學內(nèi)容而定,教學方法的選擇應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記憶。因此,筆者針對小學數(shù)學長度單位教學設計出“左手五指”教學法,從幾個方面探討該教學法的特點。通過將長度單位的教學和學生的雙手相結合,有助于學生對長度單位的理解。
[關鍵詞]長度單位; 教學法; 左手五指
長度單位是小學數(shù)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教學內(nèi)容包括長度單位的大小和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在多年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對長度單位的大小總是容易搞混弄錯,概念抽象不容易理解,不便記憶。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尋找有針對性的、容易掌握的教學方法。
一、“左手五指”教學法
將長度單位的教學和實踐相結合,這將有助于學生對長度單位的理解及其之間的進率。基于這一思考,經(jīng)過不斷鉆研、探索,總結出長度單位“左手五指”教學法。
1.“左手五指”教學方法要義:
將左手五指伸開,掌心朝上,根據(jù)五指的大小和五指之間的距離,賦予這五個指頭不同的長度單位。即:(1)大拇指表示千米;(2) 食指表示米;(3) 中指表示分米;(4) 無名指表示厘米;(5) 小指表示毫米。
大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距離最大形象表示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而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之間的距離相同且比較小,形象表示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為10。
2.“左手五指”教學法具體內(nèi)容:
⑴直觀易操作。只要左手自然伸開,掌心朝上即可。
⑵形象生動。根據(jù)長度單位的大小單位之間進率的不同與左手五指的大小和各指間的間隔不同,生動形象地表示出來。
⑶便于理解和記憶。從大拇指開始,扣大拇指是千米,扣食指是米,扣中指是分米,扣無名指是厘米,扣小指是毫米。
⑷實用。如:1千米=( )分米,只要把食指扣起看作“0”,形象地表示1000后面添一個“0”,是10000,即1千米=10000分米;1千米=( )厘米,把食指、中指同時扣起看作“0”, 形象地表示1000后面添兩個“0”,是100000,即1千米=100000厘米;1千米=( )毫米,把食指、中指、無名指同時扣起看作“0”, 形象地表示1000后面添三個“0”,是1000000,即1千米=1000000毫米。
二、“左手五指”教學法的特點
1.“左手五指”教學法化抽象為直觀。在長度單位教學中,這是學生知識的空白領域,這對于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的小學生來說,是學習中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采用左手五指教學法進行直觀教學,化抽象為直觀,用直觀操作替代抽象思維,使學生對長度單位產(chǎn)生鮮明、正確的感性認識。
2.“左手五指”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當學生對某一事物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時,注意力開始集中,思維積極活躍,最容易接受外界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利用一切媒介,使學生的眼、目、口、手、腦活動起來,參與到認知活動中,最大程度地調(diào)動良性情緒,在輕松快樂的環(huán)境中和諧地認識知識、理解知識,并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嘗試解決問題,保持積極進取的健康心理。
3. “左手五指”教學法易于理解記憶和掌握,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對客觀事物的認知、轉換與建構的能力是智力的表現(xiàn)形式,“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這五個要素則是構成智力的基礎。心理學研究表明,只有遵循學生心理學規(guī)律,才能促進學生智力開發(fā)。長度單位“左手五指”教學法的掌握和運用有利于有意注意、無意注意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轉化無意注意為有意注意,有目的地鍛煉學生集中注意力與分配注意力的能力。
總之,教學過程應盡量做到形象、生動、直接,同時高度概括豐富學生的表象,誘發(fā)學生聯(lián)想,積極引導學生掌握分析、綜合、比較、概括、判斷、推理等思維方法。教學方法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果,而“左手五指”教學法完全體現(xiàn)了以上教學方法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馮忠良.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王義秀.新課程標準與課堂教學實踐[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 余煒.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與應用[M].航空工業(yè)出版社出版,2008.
責任編輯 滿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