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慧 周振華
[摘 要]教師要創(chuàng)造開放式教學課堂,就要讓學生充分感受綜合性學習的活力與魅力。綜合性學習的課堂交流應該是個性化的、多向的、開放的,它要求教師開發(fā)學習課堂,用活課程資源,充分調(diào)動課堂各因素的互動,做到點面結合,聽、說、讀、寫面面俱到,其目的是促使師生始終處于最積極、最活躍的交流狀態(tài)。
[關鍵詞]開放;資源;互動;平等;交流
雷切爾·卡森曾這樣說:“我真誠地相信,對于青少年,感覺遠比知識本身更重要。為孩子的求知欲鋪路,遠比規(guī)定孩子吞下他還吸收不了的知識更為重要?!苯處熞{(diào)動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
一、開放課程資源,營造互動氛圍
用活教材是課程標準的新理念。2011版課標再次提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角色表演,雙向互動
中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都比較強烈,希望能得到他人關注和肯定,基于這些學情,讓學生把教材進行排演,妙趣橫生的表演會使教材內(nèi)容鮮活起來。
2.話題辯論,生生互動
古人云:一言興邦。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能言善辯可以使語言魅力四射,教材同樣為學生的綜合性學習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教例:八年級上冊中第四單元的“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內(nèi)容是“走上辯論臺”。教師可以在活動前精選兩個辯題,一是上網(wǎng)利弊談,二是我看克隆。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辯題查閱資料,“我看克隆”還可結合課文《奇妙的克隆》進行思考,然后學生根據(jù)所選內(nèi)容自動分成兩部分。而每部分又可根據(jù)所持觀點的不一致分成辯論雙方,展開辯論,然后開個評勝論負會。辯論中,學生們引經(jīng)據(jù)典,爭論不休,朵朵思想的火花也在辯論中競相開放。
3.文本交流,多向互動
綜合性學習是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和拓展運用語言的多彩舞臺,在綜合性學習教學中應激活學生思維,讓他們發(fā)問,使他們爭論,誘發(fā)他們自由表達,營造開放、互動、平等的交流氣氛。學了《月球上的足跡》,讓學生說說對月球的認識,進而說說對宇宙的認識以及對環(huán)境的認識。
二、開放交際情境,拓寬交際途徑
1.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
教材中的自然風光、文化遺產(chǎn)、風俗民情、方言土語,國內(nèi)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這些資源是口語交際訓練的最好話題,是系統(tǒng)、快速地提高學生口語交流能力最好的突破口。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大膽運用,在實踐中實施這一開放的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和展示的舞臺。
2.開展活動,點燃激情
教例:我是導游。根據(jù)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自己家鄉(xiāng)或到過的名川大山作導游,怎樣做好導游?導游詞該怎么說?利用多媒體,模擬情境,設計仿游實踐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綜合性活動的專題訓練中,雙向或多向互動是顯性的,情境是開放的。滿足了不同學生的發(fā)展和要求,為學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間和舞臺,從而讓綜合性活動鮮活起來了。
三、開放語言積累,快樂自由表達
丁培忠教師說: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有著廣闊的天地,要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各種機會去發(fā)展學生的語言。
1.吟詩誦詞,妙語連珠
誦讀唐詩宋詞本身就是一種文學積累,例如教學《漫游語文世界》與《怎樣搜集資料》的綜合性學習時,可結合“課外古詩詞背誦”及“名著導讀”,拓展課堂。開展“唐詩宋詞我最能”和“名著名篇我最愛”的競賽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們充分領悟了古詩詞的韻味美,養(yǎng)成了千古名句常掛嘴邊的習慣。
2.談天說地,妙筆生花
通過口語交際這一活動的輔墊,學生們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說影視、談書籍、評時事、逗趣聞、做廣告……教師設立話題,讓學生在辯論爭議中積累,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那么學生寫作時必將文思涌動,下筆有神。
四、開放式評價
綜合性學習評價著重考察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尤其要尊重和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多樣化的探究。評價應該是開放的、總體的、交叉的,更應該是發(fā)展的,開放是評價的獨特功能,努力給學生營造寬松、平等、自由的評價氛圍,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要多讓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對有新意的思路和表達以及有特點的展示方式,尤其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激活學生的表達欲望,這樣的綜合性學習勢必事半功倍。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