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俊
摘 要:傾聽是一種能力,傾聽是一種技巧,傾聽是交際中對人的一種尊重。善于傾聽是學生的重要素質。而聚焦當今課堂,許多教師重視說,忽視聽,使學生表現欲強,自我意識濃,降低了課堂學習的效率。歸其原因,主要根源還在課堂,在于學生能否有效進行傾聽。
關鍵詞:傾聽;習慣;能力
新課程改革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盡量地積累數學活動經驗,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數學。因此,在活動中師生之間的交流、生生之間的交流就會越來越多,這也就要求學生需要學會去傾聽。傾聽是一種能力,傾聽是一種技巧,傾聽是交際中對人的一種尊重。善于傾聽是學生的重要素質。然而,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往往更加關注學生說和寫的能力,忽視了學生聽的能力,使學生在回答問題時不能更好地采用其他同學好的意見,降低了課堂學習的效率。究其原因,主要根源還在課堂,在于學生能否有效進行傾聽。課堂是學生習慣養(yǎng)成的最佳場所。《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是在教師組織、引導下的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能力水平、個性特點必然影響數學活動的展開和推進。因此,傾聽是課堂教學的根本保證。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習慣,從而使預設促進課堂的有效生成。
一、創(chuàng)設有趣情境,樂于傾聽
由于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偏小,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抽象語言極不敏感,往往不能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另外,他們的特點是好動、表現欲強,絕大部分學生喜歡自己說,而沒有耐心去聽別人說。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只有對所傾聽的內容感興趣,才會想聽,才能主動學習、掌握知識。但傾聽對于好動、活潑的兒童來說無疑是無趣的。因此,要想方設法從這種無趣中尋找和創(chuàng)造樂趣,要選取了學生普遍感興趣的素材或話題,創(chuàng)設情境促使學生關注他人、傾聽他人的想法,同時表達自己的想法。
如,《年月日的認識》一課可這樣導入:同學們,你今年幾歲了?過了幾個生日?小明今年12歲了,可是他只過了3個生日,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他的生日是哪一天?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了傾聽下去的強烈愿望。
二、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師的一舉一動會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要讓學生傾聽,教師自己首先要用心傾聽,為學生做好榜樣。當學生發(fā)言的時候,教師要“無意”加入他們的聽眾席,真誠地和他們一起傾聽。課堂上無論學生說對了還是說錯了;教師都要專注地傾聽,傾聽學生的發(fā)言,欣賞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指導。如,講到角的時候,有這樣一道題:“由一點引出幾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一共有幾個角?”我在黑板上演示數出一共有多少個角。有一個學生發(fā)言了:“老師,我有一種更簡便的方法?!薄翱梢韵葦党鑫覀冎苯幽芸吹降膸讉€角。如數出1、2、3……我們把這幾個數字加起來,就是一共有幾個角的個數。(1+2+3+……)我們一起證明了幾次,確實正確。當場我高興地表揚了他,這樣一來,既達到了課內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傾聽氛圍。既讓學生樂意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又讓傾聽別人成為一種習慣。
三、小組合作,強化傾聽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個集思廣益,博采眾長的過程。聆聽別人的交流才能從中發(fā)現、發(fā)散、創(chuàng)新乃至創(chuàng)造??墒?,我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在小組討論時,看似氣氛十分熱烈,但是加入他們中間就發(fā)現了很多問題:由于現在大多數學生的個性都非常強,討論問題時你爭我搶,或是在別人發(fā)表意見時不聽、或聽不全;或是堅持自我,不愿接受別人的意見……因此,在數學課堂上,經常設計需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安排有效的訓練,以便充分發(fā)揮小組這個陣地,強化學生傾聽的方法。如,教學分數除以整數的除法■÷2時,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再4人小組交流,并明確告訴他們待會匯報時,要說出其他同學的解法,記得越多越好,而你的解法要留給別人說。結果,學生討論相當激烈,共有五六種方法。匯報時,組內每個學生都講出了其他同學的方法。這樣使每個人都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與建議,也樂意傾聽他人的意見。通過相互傾聽可以了解他人對問題的不同理解,有利于擺脫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傾向,也有利于同學之間互相幫助。
四、適時恰當評價,鼓勵傾聽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評價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睂τ谛W生來說,由于他們注意力的時間比較短,容易分心,因此要注重用激勵的方法,正確適當地評價調動學生“傾聽”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表現,利用語言及時表揚正在傾聽的孩子。比如,“你聽得最認真”“你看這位同學的眼睛里一直有老師,善于動腦,回答的問題有創(chuàng)意,我們應向他學習”“你能把別人的話都聽懂,你真了不起!”“你聽得真用心”……這樣,既表揚了認真聽的學生,又給其他同學指明了努力方向。所以,教師千萬不要吝嗇贊揚,要讓學生品嘗到認真傾聽的甜頭,獲得成功的喜悅,成功的滿足感。一個眼神、一句贊揚、一個微笑,學生會因為得到了老師的表揚而開心,聽得更加認真,而沒有得到表揚的學生更會努力地聽,認真地聽,希望也能得到老師的表揚。長期堅持發(fā)揮表揚的魅力,相信學生能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良好習慣。
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化為學生自身的素質,對學生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但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yǎng)成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老師經常的提醒、督促和長期的指導。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創(chuàng)造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只要教師善于捕捉教育契機,適時指導,就能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傾聽老師講解、傾聽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學會傾聽,會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更生動、更精彩、更美,會使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