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榮
摘 要:本文重點闡述了如何使職業(yè)技能教育做到理論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理論和技能教學同步進行,從而實現(xiàn)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互相促進,實現(xiàn)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飛躍。
關鍵詞:職業(yè)技能教育 理論 實踐 技能操作
筆者學校的教學特點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技能教學是我們最大的優(yōu)勢之一,通過實習教學讓學生學以致用,把理論知識有效地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技能鍛煉也能讓他們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技能,技能得以提高,在技能學習中又能加深對理論的理解。以下淺談筆者自己的一些見解。
一、理論和技能教學同步進行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學院理論教學部門與實習教學部門高度協(xié)調(diào)一致,理論教師和實習教師經(jīng)常溝通。例如,當理論教學講完電路設計時,實習指導教師也要準備好相關設備。實習教師講完準備知識后,再給出一個具體的操作要求。比如:讓學生自己查資料去設計一個電路。如果學生選擇的題目相對簡單,那么要求他們獨立完成技能操作,等到他們完成后,教師檢查完成情況。如果正確,就根據(jù)所學的理論知識引導學生擴展電路的功能,設計出電路圖,然后再進行技能操作。電路安裝完畢后,檢查是否正確。如果正確,就再引導增加難度。如果學生所選題目有一定難度,一時找不到解決方法,則實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塊思考,給出思考路徑,由學生討論方案分步設計。在此設計過程中,一定要求學生不僅要進行原理設計,而且還要根據(jù)載荷的要求,計算出元器件的承載能力。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設計線路圖,選擇電子元器件,自己連接,用PLC進行編程并運行等。然后指導教師分組點評,選出最佳操作方案。
二、以理論為指導,提高技能操作水平
技能教學中以理論為指導是實習教學的一個重要方法。比如第一點學生已經(jīng)操作完畢,但是由于所選的元器件及設計參數(shù)不配套,系統(tǒng)試運行不能正常工作,或者達不到設計要求。學生在進行此類實習時,往往找不到故障原因,時間一長導致學生失去耐心。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nèi)狈σ环N合理的調(diào)試方法,但最根本的原因仍舊是學生沒有將理論知識很好地應用到實踐中去。此時,就要求實習指導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如何做,而且還要根據(jù)理論知識指導學生如何思考,思考問題出在哪里。例如,學生安裝好電路后,系統(tǒng)不能運行,來回查找,就是找不到原因。經(jīng)老師檢查僅僅是一個保險絲熔斷,或者一個螺絲沒有緊固,或者所選元器件不匹配。根據(jù)理論知識,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調(diào)節(jié),這樣調(diào)節(jié)會影響系統(tǒng)的哪些特性。然后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分組研討,找到最佳操作方案,最后再進行安裝調(diào)試。
三、實用型技能人才的培養(yǎng)離不開理論知識
在完成第一點和第二點教學后,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是最終目的。例如,排故型實習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實際工作中就是排除故障,而這是設備維護人員最常做的工作。因此,在筆者學院高級維修電工考核中,除了配盤和PLC編程外,還有排故型考核。考評員對正常的控制系統(tǒng)人為制造一個故障,然后由學生找到故障點并排除故障,使系統(tǒng)正常運行。但是當學生答辯時,有許多學生的理論基礎偏差。如老師問:“你為什么確定是熱繼電器損壞?你為什么判斷是延時繼電器出現(xiàn)故障?這個電器的損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避免此類故障經(jīng)常發(fā)生?”有部分學生的回答缺少理論依據(jù),或者答不上來。這反映出部分學生對電路的設計原理及電器的工作原理沒有充分理解,理論知識不扎實。這樣當他們進入工作崗位后不能很快獨立工作,獨當一面,對本人、對社會都非常不利。所以要求學生在苦練操作技能的同時,也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這就要求實習老師引導學生重視理論學習,了解每個元器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做到以理論為指導,正確判斷故障原因,準確找到故障范圍,迅速排除故障,盡量避免使用試探的方法解決問題。這樣在以后的工作中,既能減少工作量,又能提高工作效率,還能為單位縮短檢修工期,提高生產(chǎn)效率。
四、職業(yè)技能教學的幾點誤區(qū)
一是重理論輕技能,二是重技能輕理論,三是理論和技能教學不能同步進行。
總之,在職業(yè)技能教學過程中應使理論教學與技能教學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熟練的動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這樣才能使他們成為優(yōu)秀的實用型技能人才,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勝任自己的工作崗位,為企業(yè)、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也只有這樣,職業(yè)教育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學校才能良性發(fā)展。
(作者單位:濟寧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