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明
[摘 要]文章從多媒體教學的構成要素方面分析了影響多媒體教學效果的因素,認為要提高多媒體教學的效果應該做到:完善多媒體技術和設備條件,優(yōu)化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加強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加強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知識培訓;改革教學方法;提高課件制作水平;建立多媒體教學課程和教師準入制度;構建多媒體教學指導和評估體系。
[關鍵詞]多媒體 教學效果 影響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4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08-0028-02
近年來,各高校普遍重視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的建設,紛紛建立了大量的多媒體教室,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利用率普遍較高。然而,經考察現實狀況,高校中存在的多媒體教學效果不佳、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多媒體教學優(yōu)勢的問題還比較突出,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浪費??陀^分析影響多媒體教學效果的因素,積極探索提高多媒體教學效果的對策,對提高多媒體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一、影響多媒體教學效果的因素
(一)多媒體教學條件和環(huán)境
所謂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主要是指多媒體教室。多媒體教室的類型、空間大小、門窗設計、設備配備標準、質量和性能、智能化程度以及完好率等都是決定和影響多媒體教學條件和環(huán)境的因素。
有些高校在建設多媒體教室時,缺乏全局和統(tǒng)籌規(guī)劃、標準不統(tǒng)一、設備配置科學性差、選型不合理、系統(tǒng)智能化程度不高。一些多媒體教室硬件系統(tǒng)連接紛繁、結構復雜、設備功能過多,不僅造成了浪費,而且還給教師的操作使用帶來不便。許多學校的多媒體教室大都安裝了鋼制的防盜門窗,這雖解決了安全和管理的問題,但學生坐在這樣的教室里上課,在心理上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另外,教室光線過亮或設備的老化容易造成投影顯示效果差,多媒體教室大都采用較厚的窗簾來遮光,當教室的光線過于灰暗時,學生的注意力就會不集中,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教學的效果。
(二)教師的媒介素養(yǎng)和能力
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首先面臨的是教學媒體的選擇問題,即針對不同學科和課程的特點決定使用媒體的類型和方式。調查顯示有很多教師把多媒體教學看做是一種時尚,不考慮具體課程的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盲目地使用多媒體教學。其實如果用得不當和過度,反而會對教學形成干擾,分散學生的注意力?,F實中不少教師由于缺少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和信息技術的培訓,從而缺乏有關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對多媒體軟硬件系統(tǒng)的了解和教學相關理論掌握不夠,雖然認識到實施多媒體教學的必要性,但用起來力不從心。另外,一些教師的不規(guī)范操作也會造成教學設備的損壞,這不僅影響了其他老師正常上課,還增加了設備管理的難度和維護的成本。
(三)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水平
現代教育理論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有效組織和控制教學過程,調節(jié)課堂氣氛,努力創(chuàng)造學習者可參與的環(huán)境,使傳授知識和發(fā)展智能與素質培養(yǎng)統(tǒng)一起來?,F在有些教師忽視了教學過程的設計,輕視教學方法的研究,認為只要技術手段先進,就能提高教學效果,實際上只是將投影幕代替了黑板,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并沒有得到體現。有些教師采用了多媒體教學后,只注重人機對話,不能科學處理“人—機”關系,沒有引導學生進行深刻的思考和探索。
(四)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質量
通過調查發(fā)現,許多教師的課件只是其教材或講稿的電子翻版,并沒有發(fā)揮出多媒體的優(yōu)勢,缺乏形象性和生動性,激發(fā)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課件教學內容的設計缺乏科學性,不符合教學規(guī)律,反映不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有的課件缺乏必要的審美價值和藝術性,圖、文、聲、像設計不合理,色彩、形體搭配不協(xié)調,影響了視覺效果;有的課件將教材或教案中的內容大段地摘錄出來,頁面千篇一律,失去了多媒體教學的意義。
二、提高多媒體教學效果的對策
(一)完善多媒體技術和設備條件,優(yōu)化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
多媒體技術應用和硬件設備的配備是多媒體教學的物質基礎,一定數量的、設備完善的多媒體教室是實施多媒體教學的必要條件,學校要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資源的合理配置,以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為設計要求,以層次性、多樣性和側重性為建設原則。所建設的多媒體教室既要便于教師操作使用,又要便于日常的管理和維護;所配設備既要經濟實用,又要保持一定的先進性;教室環(huán)境既要考慮防盜及消防安全的需要,又要保證寬敞明亮的收視效果,使學生既能感受到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優(yōu)雅,又能感受到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純樸,為師生的教與學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二)加強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日常管理與維護
首先,要根據多媒體教室資源情況和各學科性質、課程內容來合理安排多媒體教室,優(yōu)化多媒體教室的使用。其次,要有一套科學有效的管理辦法,如建立教室監(jiān)控體系和對多媒體教室故障的快速反應機制等。再次,要配備足夠的有一定專業(yè)水平的維護人員,加強設備故障排查和維修力度,做好對設備的定期檢查和日常維護保養(yǎng)工作,確保多媒體教學設備始終處于良好狀態(tài),保障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三)學校應加強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知識的培訓
學校應重視加強對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培訓,并形成一種制度或多媒體教學準入的必備條件一以貫之。對教師的培訓內容應該包括幾個方面:一是多媒體教學設備使用方法的培訓,包括一些簡單設備故障的處理以及設備維護與保養(yǎng)方法等;二是教學軟件資源的開發(fā)特別是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技能的培訓,目前大多數教師這方面的能力有限,亟須通過培訓來提高;三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能力的培訓,特別是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借助多媒體教學課件,來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的培訓尤為重要。
(四)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不斷探索和改革教學方法
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教學目標的實施者,要有駕馭多媒體課堂的能力,要重視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導學功能,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最大限度地介入學習過程,并適時進行必要的師生互動,盡可能營造新穎生動的課堂氛圍和環(huán)境。同時,要重視將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五)制訂多媒體課件質量標準,提高課件制作水平
多媒體課件應符合教學性、科學性、藝術性和技術性的制作標準。教學性是指多媒體課件制作要以課程教學大綱為依據,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要突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要有明確的教學對象??茖W性是指多媒體課件應能正確表達學科的知識內容,概念的闡述、觀點的論證、事實的說明、材料的組織、過程的推演等都要符合學科邏輯和學生的認知結構。藝術性是指多媒體課件應以合理的界面布局、協(xié)調的色彩搭配、整體統(tǒng)一的風格樣式和符合視覺心理的表現形式等來呈現教學內容,并做到圖、文、聲、像等媒體素材配合恰當。技術性是指多媒體課件中使用的圖片、圖像清晰、逼真,程序結構盡可能簡潔,達到控制可靠、運用自如等。通過多媒體教學課件的開發(fā)對課程教學起到規(guī)范作用,也可以促進多媒體教學質量的提高。
(六)建立多媒體教學課程和教師準入制度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統(tǒng)籌全校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對不能實施、不利于實施或沒有必要實施多媒體教學的課程,可限制其使用多媒體。同時,由于受技術能力、知識水平以及授課風格等限制,并不是每個教師都適合運用多媒體教學。學校應明確教師開展多媒體教學的任職資格,制定多媒體教學的教師準入制度并嚴格貫徹執(zhí)行,這是加強多媒體教學質量管理,保證多媒體教學效果的又一重要手段。
(七)構建多媒體教學督導和評估體系
要提高多媒體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還需要從多媒體教學準備、課件質量、教學組織、教學能力及教學效果等方面構建起多媒體教學質量督導和評價體系,對多媒體教學過程進行檢測和控制,對教學效果進行綜合評價,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反饋、糾正和預防,從而達到提高多媒體教學質量、保證多媒體教學效果的目的。
當然,提高多媒體教學效果,還需要做到“教學相長”,加強學生的學風建設,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學會管理自己的學習。
[ 參 考 文 獻 ]
[1] 王覓,鐘志賢.高校多媒體課堂教學調查與策略[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08,(5).
[2] 李海平,婁金鳳.多高校多媒體教學的思考[J].北京教育,2008,(7).
[3] 王娟.影響高校多媒體教學效果的因素分析與建議[J].電化教育研究,2009,(5).
[4] 周媛.高校多媒體教學效果調查分析與策略研究[J].中國大學教育,2010,(2).
[5] 王萍.大學多媒體教學效果分析及改進措施探討[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1,(18).
[責任編輯:雷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