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獨生子女意外死亡風險中的政府養(yǎng)老責任

      2013-04-29 15:25:26王宇
      經濟視角·下半月 2013年7期
      關鍵詞:失獨家庭政府責任獨生子女

      王宇

      摘 要:繼上世紀80年代實行計劃生育以來,我國在有效控制了人口快速增長的同時,也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獨生子女家庭群體。獨生子女一旦出現意外,會給父母的養(yǎng)老及家庭幸福帶來巨大影響。本文以政府政策為切口,利用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調查地獨生子女家庭和失獨家庭的養(yǎng)老情況、養(yǎng)老需求及對政府養(yǎng)老責任的知曉度、滿意度評價,并運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提出相應的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養(yǎng)老;獨生子女;失獨家庭;政府責任

      中圖分類號:C9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62 文章編號:1672-3309(2013)07-142-03

      一、引言

      自1980年我國推行獨生子女人口政策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全國人口少生4億多,有效緩解了人口對資源、對環(huán)境的壓力,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但是,在取得積極效果的同時,計劃生育政策的負面效應也逐漸顯現。最早實行計劃生育的那一代人,大都即將或已經到達退休年齡。一旦其獨生子女出現意外,他們就缺乏可替代的家庭養(yǎng)老支持,只能更多地依賴其配偶和自己的力量來克服現實生活中出現的養(yǎng)老困難。根據統計局發(fā)布的數據估算,目前我國每年15-30歲獨生子女死亡人數至少7.6萬人,由此帶來的是每年約7.6萬個家庭的分崩離析。獨生子女意外死亡從表面上看是孤立的家庭事件,實際上反映了我國獨生子女政策本身所包含的風險。本文以政府政策為切口,研究調查地養(yǎng)老政策實施的狀況,并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當地獨生子女家庭的子女和父母作了抽樣調查、并對當地登記在冊的失獨家庭父母作了調查,通過spss統計軟件分析所得數據,并提出相應的建議與對策。

      二、所調查地獨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基本情況

      (一)被訪家庭的基本情況

      徐州某縣下屬16個鎮(zhèn),筆者選取其中4個鎮(zhèn),其中一個為縣城,一個是發(fā)展程度相對最弱的,其余兩個隨機抽取,并分別在每個城鎮(zhèn)隨機抽取一個小區(qū)和下屬鄉(xiāng)村進行問卷發(fā)放,發(fā)放對象為獨生子女家庭。共發(fā)放問卷330份,回收有效問卷304份。該縣登記在冊的失獨家庭父母共62人,回收有效問卷51份。

      (二)被訪父母的年齡和婚姻狀況

      304位被訪父母的平均年齡為55歲。其中,正常獨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平均年齡為52歲,失獨家庭父母的平均年齡為68歲,由此可見,失獨家庭父母的年齡普遍偏高。在被訪的304位父母中,302位回答了自己的婚姻狀況。正常獨生子女家庭父母中初婚為84.9%,其次為再婚,占8%。然而,在失獨家庭父母的婚姻狀況中,初婚和喪偶分別為52.9%和41.2%,這表明,當地近41.2%的失獨家庭不僅失去了唯一的子女,也喪失了彼此可以依靠養(yǎng)老的另一半。

      (三)被訪父母的身體情況

      在被訪的304位父母中,303位回答了自己的患病情況??v觀表1,分別有31.5%和9.3%的正常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和失獨家庭父母表示身體健康,無任何疾病,其他父母大都患有一定的病狀。這表明,失獨家庭父母的身體患病情況相對于正常獨生子女家庭父母較普遍,這可以從前述年齡分析中得到支持,可見,隨著年齡的增長, 疾病的多發(fā)會逐漸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因為他們收入來源中的一部分將較固定地用于醫(yī)療和醫(yī)藥。

      三、所調查地獨生子女家庭父母的養(yǎng)老情況

      (一)被訪父母的養(yǎng)老需求分析

      在體現日常照料需求的問題“您認為社區(qū)照顧、居家養(yǎng)老急需且缺乏的服務是什么”的回答中,“在社區(qū)醫(yī)療中心就近看病”占據26.7%的回答人次,其次是“建立家庭病房,上門送藥、打針、護理”,25.7%;另外,依次為“老年公寓、養(yǎng)老院信息”17.6%、“陪同去醫(yī)院看病”10.7%、“上門送餐”10%、“鐘點工、 保姆服務管理信息”5%。可見兩類家庭的被訪父母在生活照料上的需求呈現總體多樣化,醫(yī)療醫(yī)藥需求更集中的特點。在體現精神需求的問題“您認為社區(qū)應該提供的精神服務是什么”的回答中,正常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回答“提供文體活動場地及輔導”、“陪同出行、休閑、旅游”、“組織群體學習、交流和溝通”的分別有47.4%、27.6%和25%,但是在失獨家庭父母中,回答該題的僅有17人次,13人選擇了“提供文體活動場地及輔導”,各有2人選擇了“陪同出行、休閑、旅游”和“組織群體學習、交流和溝通”。鑒于差別懸殊,筆者在調查時對不回答的若干位父母作了進一步的疑問,大都表示物質生活水平低下、缺乏日常生活照料,不奢望考慮精神需求。

      (二)醫(yī)療保險待遇水平評價

      該題的回答率為100%,共有67.4%的被調查者對所享受的醫(yī)療保險待遇水平持一般性評價,認為“很高”或“很差”的分別占2%和2.6%,這表明目前被調查地的醫(yī)療保險待遇水平尚可,但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其中,在失獨家庭父母中,超過一半被調查者認為醫(yī)療保險待遇一般,其次21.6%認為不高。在正常獨生子女家庭父母中,近70%被調查的父母也認為一般性。可以推斷,無論是否失獨,被調查的父母對醫(yī)療保險水平的評價基本一致,認為醫(yī)療保險待遇一般。通過表3的數據,檢驗概率P值為0.795,大于0.05,也可以證明此推斷。

      (三)個人養(yǎng)老擔憂情況

      在對個人養(yǎng)老問題擔憂程度的調查中,筆者設置了四個選項,按程度分別為“很擔憂”、“較擔憂”和“不擔憂”,最后是“沒考慮過”。通過分析結果,筆者發(fā)現失獨父母的回答均值1.55小于正常獨生子女父母的回答均值2.35,即可推斷失獨父母對個人養(yǎng)老問題的擔憂程度更高些??梢酝ㄟ^spss獨立樣本T檢驗對此推斷進行檢驗,結果為:顯著性水平概率P值為0.56,大于0.05,認為兩總體方差無顯著差異,即失獨父母和正常獨生子女父母對個人養(yǎng)老問題擔憂程度都呈正態(tài)分布。而T檢驗的雙尾概率P值為0,小于0.05,認為兩總體的均值存在顯著差異,失獨父母和正常獨生子女父母對個人養(yǎng)老問題的擔憂程度并不一樣,失獨父母更為擔憂一些。

      表3 正常獨生子女父母和失獨父母

      對個人養(yǎng)老問題擔憂程度的兩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

      (四)對現今獨生子女家庭養(yǎng)老問題的看法

      304位被調查者中有301位作了回答,失獨父母中有56.9%的作答者認為現今獨生子女家庭養(yǎng)老問題已很急迫,或許是由于沒有遭遇失獨的殘酷,正常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最多認為的是現今獨生子女家庭養(yǎng)老問題很重要,有56.8%。另外,在所有作答者中,分別有5.3%和3%表示對該問題不了解和該問題不重要??偟膩碚f,獨生子女家庭養(yǎng)老的特殊性已經受到絕大多數獨生子女家庭的關注和重視。

      (五)對政府責任的期待

      為了更好的了解獨生子女家庭父母的需求,筆者在問卷中設置了一個主觀題,讓被調查者自己填寫對政府責任的期待。據統計,85%以上作答者的期待中直接體現或間接包含著經濟上的訴求,另有對放開二胎政策、加大社區(qū)養(yǎng)老投入、子女不在身邊時能有人陪聊天、加大對該問題的宣傳教育工作等等期待。

      四、建議與對策

      (一)政府責任的法理基礎

      獨生子女政策是計劃生育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計劃生育不僅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并在1982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得到明確規(guī)定:“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計劃相適應?!睉椃ǖ倪@一規(guī)定確立了計劃生育的法律地位,使其成為國家的強制性規(guī)范,公民必須服從。在實踐中,如果生育兩個小孩將面臨較大數額罰款,公職人員還會遭遇開除公職等處分。因此可以認為,我國大量的獨生子女家庭是政府強制推動形成的。因此,政府應當承擔政策可能導致的后果,即獨生子女死殘的經濟成本應該成為政府推行計劃生育的政策成本。

      (二)政府責任承擔的現狀與評析——以江蘇為例

      近年來,有關失獨家庭老年人的生存狀況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國家及地方先后出臺了對失獨家庭的扶助政策。2007年,國家人口計生委、財政部出臺了全國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制度,相應地,江蘇省人口計生委、財政廳也隨即頒布了《江蘇省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實施意見》,規(guī)定符合條件的夫妻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的標準發(fā)放扶助金,直至亡故為止;獨生子女傷、病殘后未再生育或收養(yǎng)子女的夫妻,按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的標準發(fā)放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復為止。隨著經濟發(fā)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增加和物價的不斷上漲,江蘇省財政廳、省人口計生委分別于2011年和2013年對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標準作了兩次上調:目前獨生子女死亡家庭扶助對象的特別扶助金標準為每人每月不低于500元;獨生子女傷殘家庭扶助對象的特別扶助金標準為每人每月不低于400元。

      除此之外,徐州市政府還設立了人口和計劃生育公益金用于扶助特殊計劃生育家庭。其中規(guī)定:本市戶籍居民中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后獨生子女死亡或者經鑒定為病殘兒、喪失生育能力或者無生育條件、且未收養(yǎng)子女的夫妻,每人每年領取不低于五百元的生活幫扶金,至開始領取特別扶助金為止,另外,本市戶籍居民中獨生子女在7周歲以上,未滿18周歲死亡的,一次性救助3000元。

      現有幫扶措施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政策大都著力在經濟扶助上,而對失獨老人目前極需要的精神關懷和心理慰藉等涉及很少。

      (三)政府責任分類

      1、建立失獨家庭法律救助機制的責任。獨生子女因故死殘,大多存在賠償等問題,且常發(fā)生獨生子女父母因不懂法而導致合法權益受到損失,或者因彼時遭受精神重創(chuàng)而無力顧及索賠。我們在調查中也發(fā)現一些失獨家庭在獨生子女死亡后未完全得到應得的賠償。政府應當出面協調并幫助失獨家庭索賠。

      2、幫助獨生子女家庭重整家庭結構、恢復生產和工作的責任。獨生子女死亡導致其家庭結構出現殘缺,重建堅強有力的家庭結構能從根本上緩解失獨之痛。政府應當鼓勵有生育能力的父母再生育小孩,并幫助無生育能力的父母收養(yǎng)小孩。

      經濟補償的責任。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fā)現,失獨家庭父母到了養(yǎng)老階段,收入普遍較低,最迫切且直觀的需求是經濟援助,尤其是在醫(yī)療醫(yī)藥方面的支出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政府應該提高其養(yǎng)老保險待遇或醫(yī)療保險待遇或特扶標準,或者對于收入低于一定水平的失獨父母,由政府承擔其必要的醫(yī)療醫(yī)藥費用。

      生活照料與精神慰藉的責任。在居家養(yǎng)老方面,政府仍然需提高社區(qū)服務能力,以滿足獨生子女家庭老年人的服務需求。其次政府應加大對養(yǎng)老院、老年公寓、老人護理院等社會養(yǎng)老機構建設的投入,方便為老年人提供集中化服務,集約社會資源。可以由政府直接修建老年公寓,老人以住房換公寓,以此減輕支付養(yǎng)老服務費用負擔,也可以采取政府搭臺、企業(yè)運作、社會多方支持的辦法。在調查中我們不難發(fā)現,獨生子女的死亡給父母帶來的最難恢復的影響是精神打擊,他們往往陷于思念子女的痛苦之中難以自拔。政府應當建立失獨家庭父母精神撫慰機制,幫助他們走出精神困境??梢栽谏鐓^(qū)服務中,多提供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精神慰藉服務,使他們在失去子女后仍然感受到關愛,轉移他們的傷痛情緒,逐漸走出失獨的沉重陰霾。

      參考文獻:

      [1] 穆光宗.獨生子女家庭本質上是風險家庭[J].人口研究,2004,(01) .

      [2] 王秀銀、胡麗君、于增強.一個值得關注的社會問題:大齡獨生子女意外傷亡[J].中國人口科學,2001,(06).

      [3] 趙仲杰.北京城區(qū)獨生子女養(yǎng)老問題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區(qū)、宣武區(qū)為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0.

      [4] 徐繼敏.成年獨生子女死殘的困境與政府責任[J].重慶行政,2007,(03).

      [5] 潘金洪.獨生子女家庭養(yǎng)老風險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失獨家庭政府責任獨生子女
      圖說
      遵義(2018年21期)2018-11-19 06:34:56
      獨生子女可以直接繼承房產嗎?
      金橋(2018年1期)2018-09-28 02:24:50
      義務教育均衡化發(fā)展中的政府責任研究
      發(fā)展環(huán)保產業(yè)中的政府責任分析
      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中政府角色轉型研究
      社區(qū)居家養(yǎng)老服務中的政府責任探析
      東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19:54:52
      試論系統理論在失獨家庭社會工作服務中的運用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5:15:30
      失獨家庭基本訴求及政府幫扶服務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3:53:45
      失獨家庭困境如何破解
      人民論壇(2016年26期)2016-10-12 11:10:24
      農村失獨家庭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
      商(2016年17期)2016-06-06 14:58:52
      阿荣旗| 平罗县| 阿荣旗| 康定县| 通城县| 白城市| 巍山| 乾安县| 潜江市| 阜宁县| 临武县| 金寨县| 南部县| 志丹县| 虞城县| 文山县| 霍城县| 敖汉旗| 清镇市| 扎兰屯市| 合川市| 永川市| 栾川县| 嘉祥县| 扎鲁特旗| 汝阳县| 西盟| 通榆县| 神木县| 仙居县| 临潭县| 武汉市| 延庆县| 堆龙德庆县| 临西县| 双峰县| 河东区| 都昌县| 千阳县| 汉沽区| 瑞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