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子秋 郭學萍
一、 引出謝爾
師:認識它們嗎?一起大聲說出它們的名字。
生:犀牛。
師:在現(xiàn)實生活中,犀牛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生:兇猛、可怕、攻擊性強。想到它的尖角,不禁讓人膽戰(zhàn)心驚。
師:是啊,在自然界它幾乎沒有對手。可是在一位作家的筆下卻有這樣一頭犀牛,(出示繪本《誰要一只便宜的犀?!罚屑氂^察你想說些什么?
生:溫順,愛臭美,眼睛瞇著,小男孩居然抱著犀牛,很親密的樣子。
師:讀一讀文字,你會覺得更不可思議。
生:這段文字中的犀牛和現(xiàn)實中的犀牛完全不同,它居然是一個家務(wù)能手;龐然大物竟然變成了一只小老鼠!
師:是啊,太不可思議了,這樣的犀牛只能存在我們的想象之中。想知道這本書是誰寫的嗎?仔細觀察這本書的封面你就知道了。
生:作者是謝爾·希爾弗斯坦。
師:他是一位享譽世界的藝術(shù)天才,集詩人、插畫家、劇作家、作曲家、鄉(xiāng)村歌手于一身。也是20世紀最偉大的繪本作家之一。
二、 走近謝爾
師:(出示繪本《失落的一角》)看,這本書真的很簡單,簡單到只有幾根線條,簡單到只有幾句話,這樣的書我們應該通過想象,讓簡單的畫面豐富起來;我們還可以通過想象,讓黑白的線條變得絢麗起來。這就是我們故事的主人公——缺少了一角的圓,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走進它的世界。聽,它在說些什么?
生:你好啊,小蟲!
生:你好啊,大圓!
生:你看二月蘭都開了,滿山坡都是,就像藍色的小星星一樣。
師:交談?wù)媸且患淇斓氖虑椋O聛砺劼劵ㄏ?。來,讓我們一起來聞聞,告訴大家你都聞到了什么花香?
生:我聞到了二月蘭的花香。
生:我聞到了風信子的香氣息。
師:接著往下看,它又遇見了誰?
生:小甲蟲。
師:用手指一指,小甲蟲在哪兒?噢,就跟在圓的后頭。有時,小甲蟲又超過了它,其實誰超過誰已經(jīng)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快樂的心情。當然,在漫長的旅途中,有的僅僅是愉快嗎?遠方還有什么在等待著它?我們接著往下看。
生:它跨過了巍峨險峻的高山,渡過了水流湍急的大河。
生:它遇到了一只兇猛的野獸,差點兒被野獸吞掉。
生:有一次,它遇見了刺猬,為了表示友好,它們互相擁抱,結(jié)果它的身上被刺猬扎出了好多窟窿。
師:這真讓人為它擔心!好在都有驚無險,每次都能化險為夷?!昂线m!非常合適!找到了!終于找到了!”同學們,你們看這四個句子,發(fā)現(xiàn)它們都有什么特點?
生:句子很短,后面都使用了感嘆號。
師:這是歷經(jīng)千辛萬苦之后的成功的喜悅;這真是太不容易了,想到過去的千辛萬苦,這真是一種欣慰;我們都為它感到由衷的高興。你覺得它此時心情怎樣?
生:快樂、高興。
師:故事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嗎?找到這一角就真的找到快樂了嗎?我們接著往下看。它一邊滾動一邊清亮地唱著,它會唱些什么? 噢,它在唱……
生:它在唱《陽光總在風雨后》。
生:它在唱《大長今》中的主題曲——看天空飄的云還有夢,看生命回家路路長漫漫……心中一個夢想,雨后彩虹,畫在天空。
師:一個簡單的故事,一些簡單的畫面。真的就這樣簡單嗎?聽完這個故事,你都想說些什么?
生:人不是最完美,但可以追求完美,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才是最愉快的。
生:人一生都在追逐夢想的途中,就像“夸父逐日”一樣,結(jié)果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克服艱難險阻的過程。
生:人有缺點,又有自己的優(yōu)點。有時缺點會變成優(yōu)點,有時完美是另一種遺憾。
生:也許生命留一點小缺憾反而更美。因為看見了失落,生命才有了重量。
師:這可能是你讀得最快的一本書,但恐怕你得花上一輩子的時間去咀嚼。這樣用圖畫和文字共同敘述故事的形式就叫圖畫書,也可以叫繪本。這本繪本的名字就叫——《失落的一角》。
三、 介紹謝爾
師:看看這本書的腰封,腰封就是書的封面上圍著的寬約5厘米左右的紙條。請學生讀書角的這句話“在美國有童書的地方就有謝爾。”謝爾的魅力大不大?想看看謝爾的樣子嗎?讓我們仔細地觀察這張照片,你覺得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生:(欣賞謝爾的黑白照)光頭謝爾坐在一張椅子上,手扶著一把吉他,頭微低,眼神中是幾許頹廢,幾許不屑,令人感到突兀的是,他的一只翹起的光腳橫空出世,占據(jù)了照片的最中心。
師:他的一位老朋友是這樣描述他的:“他走在紐約的人行道上,挎著一個舊郵包,鼓鼓囊囊的包里塞滿了歌譜。他腳穿破舊的牛仔靴,身上穿的是不知洗過多少遍的牛仔褲,這位穿著靴子、牛仔褲和藍色工裝服,禿頂蓄須的作家,看上去像一個帶點痞氣的清潔工,或者有點像一個嬉皮士,有點玩世不恭?!边@就是老朋友眼中的謝爾。請再仔細看看他在繪本中的插畫,看看他的這些插畫,有什么特點?
生:謝爾的插畫上都是黑白的線條,都很簡潔,都很奇特。
師:是啊,獨特決定了他的高度。所以,閱讀他的繪本,不僅需要豐富的想象,還需要深入的思考。(板書:思考)
四、 閱讀交流
師:《閣樓上的光》《向上跌了一跤》《人行道的盡頭》是謝爾非常經(jīng)典的繪本幻想三部曲?,F(xiàn)在,我從中選擇了幾個故事發(fā)給你們。伴著他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他所寫的故事。
1. 《頭疼》
生:我想交流《頭疼》這個故事,我覺得頭上長出果子很有趣,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
師:想象一下這是一棵什么樹?到了春天它會怎樣?
生:花團錦簇的樣子迷人極了,我們仿佛聞到了滿樹的花香。到了秋天,果子都成熟了,我仿佛看見同學們圍著這個孩子要摘果子的樣子。
師:想象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想象可以讓這光禿禿的樹上碩果累累,枝繁葉茂,想象還可以讓一個孩子的頭上長出一棵樹來,也許這不僅僅是一棵果樹,還是一棵智慧樹。
2. 《透明男孩》
生:《透明男孩》居然是一幅什么也沒有的空畫框,卻能給人無限的想象。
師:請把你們想象中的透明男孩畫在空白處。(生想象畫)
師:有了想象,這個透明的方框也可以變得豐富多彩。
3. 《害怕黑暗》
生:我不僅從文字能夠感受到他很害怕黑暗,還能從畫面中感受到他很害怕。
師:我們看不到他的腿,但可以想象;我們看不到他的嘴,但可以想象。讀了謝爾的文字,再看看這幅圖,我們可以感受到雷吉納德是多么的害怕黑暗?。∷郧f不要合上書,它會擋住我們的臉。同學們,你們有沒有這樣害怕黑暗的經(jīng)歷?
生:有一次,我晚上看《聊齋志異》繪本,越看越害怕,后來鉆進了媽媽的被窩,抱著媽媽睡了一夜。
生:有一天夜里,我起來上廁所,無意中看到窗戶外面有黑影在晃動,我嚇壞了,哭著喊爸爸,結(jié)果竟然是媽媽掛在外面晾曬的衣服。
生:謝爾多么了解孩子,把你們害怕黑暗的心理描寫得如此逼真。
師: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位偉大的繪本作家,他的名字是——謝爾·希爾弗斯坦。看了他的插畫,讀了他的文字,現(xiàn)在我們再回頭看看這光頭大叔,你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生:文如其人,不修邊幅的打扮,就像他的想象一樣是自由自在、漫無邊際的。
師:狂放不羈的外表下,隱藏著對生活的一種獨特感悟,正如他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說:“我希望不論什么年齡段的人,都能在我的書中找到認同?!?原來,簡單的背后是——不簡單!
【評析】
有人說,謝爾的繪本適合三歲的孩子閱讀,也適合九十歲的老人閱讀,孩子讀到的是幻想,成人讀到的睿思。在任老師的這堂繪本閱讀指導課上,我充分地感受到了這一點。
聽任老師上繪本課是快樂的,她磁性的聲音把我們帶入謝爾營造的“幻想之旅”,讓我們和學生一起,時而放肆地大笑,時而靜靜地默想。她介紹的謝爾繪本作品中,有的幽默,有的感人,有的富有哲理。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展開想象,深入思考,就一定能發(fā)現(xiàn)——“簡單的背后”是“不簡單”。 就如《失落的一角》,它不只是一個關(guān)于“尋找”的故事,更是一個關(guān)于“成長”的寓言。
兒童文學目的是為了兒童,可是文學作品一旦寫出來,實際上是面對所有人的。孩子在童年時的閱讀,很大程度上是需要成年人給安排的,需要大人告知,需要老師引薦。從這個意義上講,成年人是兒童閱讀的第一讀者。當然,成年人閱讀到的東西,不要鋪天蓋地地講給孩子聽。過度的高度和深度會讓他們厭惡閱讀。反思一下:我們每個成年人都達到那樣的閱讀高度嗎?但它需要我們不停地往那個高度而去,這是兒童閱讀的必然過程。
(作者單位:南京市下關(guān)區(qū)
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