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虎
【案例一】 巧用“小蛇”教拼音
一次,我正在給一年級小朋友上拼音課。突然,一個小男孩拿出一條“蛇”嚇唬同座的女同學。雖然那是一條用塑料做成的假蛇,但這也足以使整個教室亂了套。女同學哭著,男同學鬧著。見此情景,我急中生智,一把抓住“小蛇”,走上講臺,笑著說:“小朋友們,請看老師手里的玩具,蛇頭和蛇尾相連,只露一點尾巴尖,像什么?”“a——”“這個呢?”“o——”“再看這個呢?”“e——”……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小朋友們讀得十分認真,而最認真的要數那個闖了禍的“淘氣包”。
【案例二】 巧用麻雀寫作
三年級的一堂語文課,同學們正在朗讀課文。忽然,一只麻雀從窗外飛了進來,唧唧喳喳叫個不停。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麻雀吸引了,對著麻雀又喊又叫。這一來,麻雀更慌了,在教室里亂飛亂撞,學生也更歡了??磥?,要讓學生的注意力重新回到課文上來,幾乎不可能了。怎么辦呢?我靈機一動,對學生說:“小麻雀來看望我們了,現(xiàn)在我們就陪它玩一玩吧!”學生更興奮了,有的追著麻雀,仔細觀察;有的向麻雀招手,叫它下來玩玩;少數學生朝麻雀投擲橡皮和紙團,但被大家迅速勸阻了……直至麻雀鉆進了電視機柜里,教室里終于安靜了下來。我笑著說:“同學們,看著你們剛才興奮的樣子,老師仿佛也回到了童年,讓我們拿起筆把剛才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吧!”短暫思考后,學生拿起筆,教室里出奇地安靜。不久,一篇篇內容真實、充滿童趣的習作便應運而生了:有的側重于描寫麻雀的外形和飛行的姿態(tài),表達喜愛之情;有的側重于描寫熱烈的場面,表現(xiàn)出瞬間的歡樂;有的側重于描寫勸阻同學朝麻雀投擲雜物的情景,滲透了保護鳥類的意識
【反思】 課堂教學中,有時會出現(xiàn)各種意想不到甚至十分難堪的事件。面對意外事件,教師要提高應變能力,根據實際情況,巧妙處理,消除意外事件對教學的負面影響,讓課堂重新成為“學堂”?!鞍咐弧敝?,對于人為因素造成的意外事件,教師巧妙地把一條“小蛇”變成課堂的教具,既形象直觀,又迅速有效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教學得以更好地延續(xù)。教師雖未批評那名闖了禍的同學,但在潛移默化中使他反思自己的行為,受到思想的教育,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鞍咐敝校瑢τ诃h(huán)境因素造成的意外事件,教師大膽突破課前的預設,構建生成性課堂,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并且因勢利導,讓學生參與到情趣盎然的活動中,盡情體驗。緊接著,教師抓住契機,把意外事件的處理與習作教學結合起來,增強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
(作者單位:揚州市育才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