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坤
摘 要:高中物理學習策略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其目的是促進學生學習并掌握物理學習方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師在講臺上一味地灌輸知識點的教學方法,而是重視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科學化地教學,創(chuàng)新化地學習。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習策略;教學對策;分析;探索
根據《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要求,學校在教育時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要重視學生的價值觀點與情緒態(tài)度、學習過程與教學方法、知識的理解與技能的掌握三個方面,全方位地培養(yǎng)學生。因此,要求教師不能只是讓學生掌握物理知識應對考試,而是讓學生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識并應用在實際生活中。教師應該客觀及時地適應全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重視教學實踐與學習過程,并探索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運用現代化教學器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物理的教學中涉及很多物理量的變化,像概念、公式、形式等,如果學生對物理知識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思維方式會扭曲,很容易將書上本的知識與生活常識混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效地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器材。例如,利用多媒體、投影儀等教學設備動態(tài)地教學,幫助學生全面地理解知識,加深記憶,像對直線運動、拋物線運動、曲線運動、動點與質點運動等利用多媒體設備教學,能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
有這樣一個教學案例:一個教師分兩節(jié)課給A和B兩個班級講關于物體的加速運動。首先給A班級講課,不運用任何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只是在講臺上對知識進行拆分、剖析,在傳授給學生的內容比較枯燥,一節(jié)課下來有35%~45%的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出現走神、打瞌睡、亂講話等現象。其次,給B班級講課,運用多媒體形象、動態(tài)地對知識進行分解,利用圖片動態(tài)地演示知識點,學生都對學習很感興趣,學習氛圍比較強烈,很少有走神的學生。課后,教師對A和B班級學生進行測試學生對這小節(jié)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結果A班平均分75分,B班平均分95分。結果很明顯,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使學生更有效地學習物理知識。
二、充分利用物理實驗讓物理概念形象化
學生在學習密度、速度、磁感應、電阻等一些抽象的知識點時,需要通過教學實驗對抽象的物理概念進行形象化的模擬。以學習“磁感應”為例,使學生理性地理解知識點。如果還采用講授直線、曲線運動的授課方法,學生很難理解磁感應,因為磁場比較抽象,“看不見,摸不著”,必須利用物理模型轉化學生的思維方式,加強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接受。
我們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將傳統(tǒng)的授課形式轉移到教學實驗中,在實驗室擺放磁鐵、鐵屑等工具,讓學生親身體驗參與實驗,對實驗的準備、操作過程、數據分析、結果討論進行總結分析,通過視覺、觸覺的認知理解物理概念,加深理解。教師要通過課堂活動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
總之,高中的學習是比較緊張的,學生時間較少,那么如何提高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效率呢?特別是學習物理比較抽象的知識,就要做到使學生對物理感興趣,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加強物理理論與教學實驗相結合,全面地掌握物理知識。也要求教師改變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為社會培養(yǎng)掌握物理知識與技能的全方位人才。
參考文獻:
[1]黃文松.淺談高中物理的復習方法[J].新課程:教育學術,2009(05).
[2]陽繼國.淺淡高中生學習物理知識形成“五不”的原因[J].科技信息,2011(14).
(作者單位 山東省高唐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