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秀麗
● 網絡時代的教育受益者應該是誰?
當提及開放學習、開放教育時,通常會與網絡上免費的數字內容資源關聯,并把利用網絡上免費的內容資源進行教與學的行動,狹義地理解為開放教育。由此,政府也投入大量財力、物力、人力去構筑信息化時代的學習網絡。
然而,互聯網發(fā)展,教育的受益者應該是誰?
我的老家,在江蘇揚州江都區(qū)一個鄉(xiāng)鎮(zhèn)的農村。1986年我初中畢業(yè),跟我同一屆畢業(yè)的80多位同學中,只有3人考上高中(這算是考得好的年頭,以往常常是“光頭”)。我那些沒有機會上高中的初中和小學的同學,他們現在是當地的打工者。小時候生活的村莊,現在實際上每家每戶都有了連接網絡的可能,但是村里沒有人應用網絡(即便基礎設施已經提供了用網的可能)。村子里沒有年輕人,只有老人和小小孩兒(小學低學段向下的)。村民們多半不用種地,一個行政村土地三分之二都承包給了外省的種地大戶去種了。因此,在村子里,人們的生活主要就是打工和打麻將,小孩兒要么被父母領到附近鎮(zhèn)上的工地或工廠中,要么被爺爺奶奶領到麻將桌旁。村子里完全沒有了學習文化的公共空間。這樣的人群,以什么樣的數量存在著?我家所在的鄉(xiāng)鎮(zhèn),有15個村,每個村約13個組,每個組約40戶家庭,每個家庭以5口人算,一個村約2000人規(guī)模,一個鎮(zhèn)就是3萬人規(guī)模。全縣共有13個同等規(guī)模的鄉(xiāng)鎮(zhèn)。
當我在北京、在網絡上,每天接觸到大量的互聯網時代所產生的創(chuàng)新組織、創(chuàng)新活動時,我就在思考,互聯網是科技發(fā)展帶給人類的福祉,誰最應該享受到這樣的福祉?為什么我初中小學的同學會用手機發(fā)短信,但是他們的整個生活與互聯網發(fā)展所帶來的學習機遇、終身教育發(fā)展機遇卻是絕緣的。
互聯網發(fā)展,教育的受益者應該是每一位生活在這個時代的社會大眾,而非僅僅是學校教育體制內的課堂上的師生。教育技術的發(fā)展和研究,是否應該從學校教育的研究,把問題和行動拓展到每一位社會大眾的身上,去創(chuàng)造平等受教育(并非指學校教育)的機會和可能,讓每個人的人生更加幸福圓滿,這才能真正實現互聯網科技發(fā)展帶給當今人類的福祉。
● 開放教育最需要的是“內容為王”嗎?
互聯網時代的教育發(fā)展,我們最需要的真的是大量的網絡課程(或者微課程)嗎?
以下介紹四個學習項目,分別為燕山學堂的簡樸生活和自然教育之旅、DFC(Design for Change)孩童創(chuàng)意行動項目、快樂小陶子流動圖書館、WEEx開放品牌計劃(x=獨立組織的開放學習機會),從這些項目實施的思路和方法中,我們可以發(fā)現網絡時代的另一種開放教育行動,真正地協助個體與其所處的環(huán)境和諧共生、共同發(fā)展,而不是制造割裂和分離。
1.簡樸生活和自然教育之旅:知覺自己與環(huán)境的關系
地處北京市密云縣燕山腳下西灣子村的燕山學堂,最初發(fā)端于為城市農民工的孩子回歸自然而設計的兒童自然教育項目,目前已經發(fā)展成為致力于實踐和推廣自然教育、探索中國本土自然學校的社會企業(yè)。2013年這個夏天,北京燕山學堂聯合臺灣鹽寮凈土,共同發(fā)起回歸內心的簡樸生活之旅。此次旅程,從7月中旬開始到10月中旬結束,歷時3個月,將會走過廣東、廣西、云南、重慶、四川、福建、江蘇、山東、山西、北京等省市,穿越大半個中國,計劃見下頁圖1。臺灣鹽寮凈土的創(chuàng)始人72歲的區(qū)紀復老師,是這個旅程中踐行簡樸生活的導師。3個月的旅程,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汲泉而飲、采野而食,途中在各省的停留間隙,將由所在地的公益機構、生態(tài)家園等在當地組織簡樸生活的體驗活動和簡樸之道的分享會,這對于當地的家長和孩童而言,都是開放的可以選擇的學習機會。(更為詳細信息訪問燕山學堂博客,http://blog.sina.com.cn/yanshanxuetang,新浪微博為@燕山學堂。)
簡樸生活和自然教育之旅,可以幫助我們重新認識和體驗我們與周圍環(huán)境的連接關系,我們每位個體的日常生活行為與周圍環(huán)境的連接關系,我們人類群體行為與地球環(huán)境的連接關系。當我們洞察體驗到這種連接關系時,我們的身、心、靈都會由此而發(fā)生變化。
魔法貓ECO手工坊創(chuàng)始人環(huán)境教育講師盛江華老師的網站首頁放著這樣一段話:“當我們融入自然,我們的心是自然的,用心去尊重自然、關心自然,我們的世界會更可持續(xù)?!県ttp://www.magic-cat.org/?!叭碌奈摇獨W洲生態(tài)村與生態(tài)社區(qū)”(http://www.loveproductions.org)也能幫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打開視野,了解到全球范圍內,人與自然和諧存在的方式。
簡樸生活和自然教育,并非只有通過這樣的旅行活動,才能達成,每個人可以在每日生活中去踐行和體悟。因此,這樣的教育項目傳遞了簡樸生活自然教育的理念,并且是人人可以參與踐行的教育。
2.DFC孩童創(chuàng)意行動:主動改變自己與環(huán)境的關系
DFC是“Design For Change”的縮寫(如圖2),這個活動是2009年由印度河濱學校發(fā)起的全世界最大的孩童創(chuàng)意行動挑戰(zhàn),同時也是免費參加的非營利兒童創(chuàng)意行動,現已超過45個國家參與、超過2500萬名孩子響應!DFC通過四個簡單步驟:FEEL感受—IMAGINE想象—DO行動—SHARE分享,讓孩子有機會來發(fā)現問題,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并且付諸行動,讓世界變得更好!(更多詳見http://weibo.com/dfcchina )
DFC的四個簡單步驟:
(1)FEEL感受——找一個你生活中不喜歡或者感到困擾的問題。
(2)IMAGINE想象——想出一個有創(chuàng)意的解決方法。
(3)DO實踐——利用現有資源去改變現狀,并記錄下來。
(4)SHARE分享——整理行動的故事,并透過影片、圖片、文字等方式分享給更多的身邊人。
用不多于一個星期的時間,改變身邊的無數生命和環(huán)境,感染更多人用微小力量去改變世界。
世界上已經有好多孩子們正積極地用DFC創(chuàng)意來解決以下的問題,如建造自制系統去收集雨水;為聽障人士作畫來拍賣籌款;和老人、末期病人一同做義工;把城市街道變成兒童創(chuàng)意樂園;翻新、維修街道和公共設施;成功阻止童婚;清除街道上無人清理的廢物;挑戰(zhàn)和改變不合時宜的舊有傳統;處理和改善童工問題;建造全世界最小的水博物館;發(fā)起省電運動;清理公共場所的不雅涂鴉;凈灘;保存失傳的文化;LIKE! 說贊行動;等等。
DFC項目作為孩童成長教育的一種方式,組織孩童的DFC行動,不需要經過任何審批,任何人任何孩子,都可以組織自己的DFC行動。DFC項目在中國大陸的推廣,從2013年1月香港女孩鄧家怡等少數幾人在推進,到同年4月份已經發(fā)展到十幾個省市的地方團隊在推進。最好的孩童教育方式、成長方式,由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眾多志愿者地方團隊在推進。這是一種怎樣的組織結構!
3.快樂小陶子的流動圖書館:最簡單最快速搭建實施的兒童閱讀空間和環(huán)境
快樂小陶子的流動兒童圖書館,通常是“一塊墊子+幾本書+一個包”。在合適的地方,打開包,拿出書,鋪開墊子,閱讀的環(huán)境和空間就有了(如圖3)。
“一塊墊子+幾本書+一個包”這樣的流動圖書館,常年固定時間固定地點開設,北京動物園每周六日上午(@快樂小陶子北京ZOO站),京港地鐵站每周二周四下午(@快樂小陶子京港地鐵站),百望山站每周日上午(@快樂小陶子百望山站)。除了在北京這“直營”的三個站點,在全國各地,包括北京還有許多益友機構或者就是社區(qū)里的媽媽們運營的@流動兒童圖書館,如北京有@快樂小陶子立水橋站,湖南有@春苗書屋,汕頭有@快樂小陶子流動兒童圖書館汕頭站。
任何想在當地組織類似閱讀服務的組織或個人,可以跟快樂小陶子申請這樣的流動圖書館裝備。當然,希望在我老家也能有這樣的流動圖書館站點??鞓沸√兆拥牧鲃訄D書館提供了一種可能,無論在哪里,提供閱讀環(huán)境服務,都有了可能。
4.WEEx開放品牌計劃(x=獨立組織的開放學習機會)
WEEx開放品牌計劃,x=獨立組織的開放學習機會(如圖4)。WEEx旨在借鑒TEDx的開放品牌模式,鼓勵大家踐行創(chuàng)造開放學習機會。
2013年TED大獎的得主Dr.Sugata Mitra(蘇伽特·米特拉)帶給我們針對兒童學習的創(chuàng)新概念:自組織學習環(huán)境Self Organiz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SOLE)。受這個概念的啟發(fā),“開放學習機會 (Open Learning Opportunity, OLO) ”這個新的工具被創(chuàng)造出來,幫助個體和群體更好地融入開放教育行動中。
開放學習機會(Open Learning Opportunity, OLO)意味著,擁有各類資源的成年個體、商業(yè)機構、公共機構、媒體部門,通過合理組織和策劃,將他們所擁有的資源包裝組織成學習機會,并免費向學習者開放。任何個體和群體都可以通過提供“開放學習機會”的方式來幫助當地社區(qū)的學習者,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
只要你愿意幫助你身邊的學習者,你就可以申請加入WEEx開放品牌計劃,發(fā)起一次開放學習機會(OLO),幫助學習者更有效地使用各類學習資源。
開放教育運動起源于開放教育資源(Open Education Resources),經歷早期簡陋的開放式課件(OCWs),以及近期成熟的大規(guī)模線上開放課程(MOOCs),目前可以說互聯網上的開放教育資源已經極其豐富。我們相信未來的挑戰(zhàn)在于如何有效地善用這些資源,為學習者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機會。通過WEEx開放品牌計劃,你可以加入到應對這個挑戰(zhàn)的行列,讓我們群策群力,創(chuàng)造更多的開放學習機會。
● 人人可以參與開放教育環(huán)境的構建與開放學習的踐行——中國開放教育夢
上述介紹的四個教育項目,從其特點來看,是任何想參與其中的人,都有踐行與參與的機會。無論是日常簡樸生活的修行,還是DFC兒童創(chuàng)意行動,以及申請成為快樂小陶子服務于流動圖書館,抑或組織一次開放學習機會的WEEx活動,這些行動的直接影響,就是影響我們與身邊環(huán)境的關系。通過我們自身的身體力行,創(chuàng)造中國開放教育夢,讓互聯網科技發(fā)展的福祉真正服務于社會中每一位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