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應回歸生活

      2013-04-29 01:25:22黃修龍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13年7期
      關鍵詞:品德兒童目標

      黃修龍

      一、回歸生活的必要性

      小學“品德與社會”是人文素質(zhì)課程,人文素質(zhì)的提高要靠長期的積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且真正的改變是意識的改變,心靈深處的改變,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形成的。日常生活既是學生鍛煉學習的舞臺,也是人文素質(zhì)課程最終的服務對象。

      在現(xiàn)實社會中,一個人誠實、關愛、謙讓、勤勞等好的品德可以促進家庭和睦、朋友幫扶、鄰里互敬、同事友愛,處處體現(xiàn)出價值,表現(xiàn)出了無窮魅力。

      好的品德的養(yǎng)成來自學生自身對生活的認識、對生活的體驗、對生活的感悟。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讓課程內(nèi)容回歸生活,道德品質(zhì)和技能的培養(yǎng)要立足生活、貼近生活,使他們在學后還能將升華后的行為回歸到生活中去。

      二、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定位不夠科學。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導向和歸宿,當前的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存在著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的問題。反映在教學內(nèi)容上僅僅局限于教材內(nèi)容,不關注學生的實際生活。我們應當看到小學“品德與社會”這種人文素養(yǎng)的課程,不是簡單教給學生幾個知識點的問題,不是簡單記下來、背下來就萬事大吉的事情。最終的教學目標是要讓課堂知識指導兒童的實際生活,當兒童面臨生活中的問題時能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提升兒童的生活能力。

      2.教學模式單調(diào)。目前很多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還是限制在教室內(nèi)進行,教師講,學生聽。教師無法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學生也很難融入課堂,和教師的交流和互動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不高。這種光靠教師的嘴和學生耳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的學習變成被動地接受說教,單純地從書本上接受具體知識的方式,無法滿足課程回歸生活的需要。

      3.教學實踐缺乏。小學教學中的實踐活動課是小學教學任務的重要內(nèi)容。當前的小學教育在活動課中普遍存在課時偏少,活動方式單一等情況。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中,這種現(xiàn)象尤其普遍,要么是開設的活動課不足,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要么是活動方式單一,活動內(nèi)容單一且無指向性。

      三、課程回歸生活的措施

      1.結合日常生活需要,確立科學的教學目標。在日常教學中首先要明確課程回歸生活的教學目標,明確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學目標是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要面向?qū)W生的未來生活,學以致用,讓行為規(guī)范從生活中來,經(jīng)過修正后再回到生活中去,為今后的生活做好鋪墊。

      因此,無論是對教材的把握還是在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的選擇上,都要既兼顧教材的指導作用,又要做足夠的課外擴展,根據(jù)兒童的實際生活狀況、身心特點和發(fā)展需求來確定教學方式方法。

      2.結合日常生活選擇教學內(nèi)容。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盡可能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選擇足夠的案例,模擬情景進行教學。如,在感恩教育方面,可以讓學生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洗腳,幫媽媽做家務等。在安全教育方面,給學生播放一段學生放學后,馬路上擁堵的交通問題視頻,提示學生注意人身安全的重要性,增強安全意識。在道德教育方面,可以通過講述一個家庭困難的孩子的故事,或者通過播放視頻資料,讓兒童懂得互相幫助,要有愛心。

      3.采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新的課程標準對小學“品德與社會”教材做了很大的改進,增加了很多生動形象的圖片資料,企圖體現(xiàn)課程的情趣和童趣,使教材內(nèi)容更有血有肉。但結合兒童的情趣愛好,這些資料是不夠的,畢竟展現(xiàn)給學生的還是一些無聲無息的材料?,F(xiàn)代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給我們的課堂提供了更為直觀的視頻資料和音像資料,彌補了平面教材的不足,增加兒童學習的興趣。由于兒童的理解能力處在發(fā)展中,如果遇到一時難以理解的問題,可以通過flash動畫的形式給學生演示過程,便于學生更容易掌握理解。

      4.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學習不是僅僅在教室里進行,而且要讓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通過參與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從中感悟很多生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提高適應生活的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授課教師要精心設計活動的內(nèi)容,既要保證活動的正常開展,又要體現(xiàn)活動的目的,滿足教學目標的需要。

      (作者單位:安徽銅陵市楊家山小學)

      猜你喜歡
      品德兒童目標
      抓細微之處 促品德養(yǎng)成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6
      留守兒童
      雜文選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兒童
      我們的目標
      品德微視頻評價的思考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1
      品德
      讀者(2015年7期)2015-04-01 12:28:14
      論茶的君子品德
      茶葉通訊(2014年3期)2014-02-27 07:55:46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01:19:30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01:19:30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1期)2008-03-20 03:06:12
      安泽县| 双峰县| 南宁市| 偃师市| 汾西县| 锡林郭勒盟| 玉门市| 扎兰屯市| 祁连县| 吴川市| 沙河市| 同仁县| 惠水县| 南和县| 台山市| 伊吾县| 都昌县| 银川市| 莱芜市| 武鸣县| 肥城市| 安岳县| 安西县| 自贡市| 桑日县| 紫阳县| 新乐市| 梁山县| 台中市| 辽中县| 山东省| 临澧县| 铅山县| 临湘市| 仙居县| 枣庄市| 桂平市| 鹰潭市| 德昌县| 赣州市| 庄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