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明
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在于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態(tài)度,使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而英語家庭作業(yè)是學生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小學英語教學而言,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多為聽錄音跟讀課文,抄寫、默寫,完成配套練習等,缺乏實踐性、運用性、創(chuàng)新性和趣味性,不利于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而“多元智能小學英語家庭作業(yè)”的精髓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筆者在實際操作中,堅持“彈性”意識,充分考慮了各個層面學生的學習需求,設計出貼近生活的“自助餐”式英語作業(yè)。
一、主體選擇設計型作業(yè)
例一:教材內容為《牛津小學英語6B》Unit2 Bens birthday
作業(yè)設計:套餐A:1.聽錄音,跟讀對話。套餐B:1.聽錄音,表演課文(四人小組)。2.用月歷大轉盤進行對話操練。套餐C:1.聽錄音,編創(chuàng)對話,進行情景表演(四人小組合作)。2.錄入personal tape。3.口頭調查你身邊親友的生日。
分析及反思:套餐A根據學生年齡小、理解力弱的特點,鞏固性練習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套餐B作業(yè)的設計和完成具有實踐性、趣味性的特點。教師應加強引導和示范,積極開拓學生思維,讓學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套餐C鋪墊性作業(yè)是連接新舊知識的橋梁,從而減少學生對新知識的畏懼。教師應鼓勵孩子們多使用英語完成任務,對學生的表現及時評價,以激發(fā)他們的熱情和興趣。
二、社會實踐探究型作業(yè)
例二:教材內容為《牛津小學英語5B》Unit3 Hobbies
作業(yè)設計:Do a survey。要求學生調查親朋好友的愛好,填寫好調查表格,并寫出簡單的調查報告,書寫要工整(未學的愛好詞組可查字典、問老師或到網上搜索)。模式如下:
Report: Yuan Yu likes growing flowers. She doesnt like taking photos.
分析與反思:此項任務需要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完成,從收上來的作業(yè)看,他們興趣濃厚,都很樂于擔任小記者,調查親朋好友的愛好是五花八門,比課堂上所提到的豐富得多,而且還有一些未學過的詞。此項活動調查貼近學生生活和表達需要,將語言學習、信息歸納和整理等技能巧妙結合,促進學生多技能發(fā)展,滲透了同學之間的相互了解和關心,也增進了學生對親情的感知和體驗?;顒釉O計層次清楚,可操作性強。
三、制作型作業(yè)
例三:教材內容為《牛津小學英語6A》Unit1 Public signs
作業(yè)設計:讓學生制作公共標志牌,并挑選出優(yōu)秀的張貼在適當的地方。
班級、校園各個角落出現了一張張圖文并茂的公共標志牌:閱覽室里貼上了“Be quiet”;教室門前貼上了“No littering”“No eating or drinking”;我們班級負責的花園里也插上了“Keep off the grass”的牌子;校園的電線桿上張貼了“Danger”;校門口放置了學生自制的標志牌“No parking”。
分析與反思:學生們對這種制作類的作業(yè)反應積極,全員參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班級里學困生的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學生們不僅很好地鞏固了課本上的知識,還拓展了知識面,“No spitting”放置在教室外門旁,“No swimming”標志牌插在校園的小河邊等。這些制作類的作業(yè)既增長了知識,又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而且在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同時,能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tài)度,為他們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創(chuàng)新型作業(yè)
例四:教材內容為《牛津小學英語6A》Unit6 Holidays。
作業(yè)設計:讓學生出一份英語小報,但這份英語小報要有一個主題:1.可以是西方的某個節(jié)日(如,圣誕節(jié)、萬圣節(jié)、愚人節(jié)等),針對這個節(jié)日,學生從網上或雜志、報紙上找到相關的節(jié)日的資料,摘錄一些相關內容,可以是有關這個節(jié)日的具體時間、起源、歷史、習俗、形式或內容等,以此來了解一些國外的文化,培養(yǎng)小學生跨文化意識與交流的能力。
分析與反思:
在傳授英語語言知識的同時,應加強對學生的社會文化教學,幫助他們既掌握語言知識,又了解西方國家的風俗、習慣、民情,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提高跨文化的交流能力,真正學好英語。學生的創(chuàng)造如何才能激發(fā)、展現得如此精彩與生動?筆者認為重要的是給予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和自主學習的時間。他們一般會先在文中尋找可以借鑒的詞句,這樣就鞏固了課堂知識。在找不到或覺得還不夠的情況下,就不得不想方設法到外面尋找,這樣就獲取了書本以外的知識,拓展了知識面,同時也不知不覺學會了自主學習。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他們的主動精神和創(chuàng)造才能得到發(fā)揮,教師估計不到的奇思妙想就都會出現了。
五、藝術滲透型作業(yè)
例五:教材內容為《牛津小學英語5A》Unit9 Shapes.本單元要求學生掌握四會句型What shape is the...? Its a...能認讀形狀詞circle,square,diamond,rectangle,triangle,star。
作業(yè)設計(畫一畫):用學過的圖形畫一畫,可以是自己喜愛的動物、物品等,然后請學生運用所學的英語來談談自己所畫的內容。
上圖:五年級學生設計的作業(yè)
分析與反思:小學生愛動好玩,以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呈現的英語課外作業(yè)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并且可以充分激活學生的藝術細胞。有同學的作業(yè)描述:His head is a circle. His hat is a triangle. His trousers are rectangles. His shoes are stars. Theyre interesting.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書本上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作業(yè)的設計與布置,使小學英語作業(yè)趣味濃厚,形式多樣。教師在設計課外作業(yè)時,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讓學生動腦動手,發(fā)展學生思維、想象力、創(chuàng)新精神等綜合素質,讓學生學有所成。
(作者單位:江蘇贛榆縣歡墩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