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習新
[摘 要]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上,學生能產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更好地掌握課堂所學內容。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通過融洽師生關系、精心設計導語、創(chuàng)設樂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好數(shù)學。
[關鍵詞]數(shù)學;課堂教學;激趣
一、融洽師生關系
有實驗可以證明,兒童如果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學習可以使他們的內心變得活潑、開朗,可以讓其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興趣。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數(shù)學教師,就一定要讓自己的課堂充滿愛意,充滿溫馨。每天帶著微笑進課堂,用微笑的面容、親切的目光,給學生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讓學生帶著這份輕松進入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待每個學生,寬容他們的每次失誤。即使有的學生回答問題時答案是錯誤的,也應鼓勵他繼續(xù)思考,可以對他說:“再好好想想!行嗎?”遇到不敢舉手、不敢發(fā)言的學生,教師應該鼓勵他:“老師喜歡勇敢的孩子。”“老師知道你肯定能回答上來?!痹谶@樣充滿愛的課堂上,學生一定能產生積極向上的情感,從而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的教學,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更好地掌握課堂所學內容。
二、精心設計導語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睂胄抡n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它只是短短的幾分鐘的時間,但如果導入過程就能牢牢抓住學生的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乘法分配律”是小學四年級的一個數(shù)學知識點,講授這個知識時筆者說:“母親節(jié)到了,同學們送點什么花給媽媽呢?”話語剛落,同學們就討論開了,有說送康乃馨的,有說送玫瑰的,還有說兩種花都要送的……師:“同學們都是有孝心的孩子,現(xiàn)在你想兩種花都送給媽媽3枝(列出康乃馨每枝3元、玫瑰每枝5元),需要多少錢呢?”有學生馬上站起來說:“需要24元?!睅煟骸澳阍趺此愠鰜淼??”生:“我加起來的,康乃馨3枝,就是9元;玫瑰3枝,就是15元,加起來就是24元?!苯處熆隙▽W生的答案后接著問:“還有其他的方法嗎?”生:“老師,可以這樣算,把3+5再乘以3也行吧?”教師繼而引導學生:“這就是‘乘法分配律, 兩個數(shù)的和同一個數(shù)相乘,等于把兩個加數(shù)分別同這個數(shù)相乘,再把兩個積加起來,結果不變?!比绱艘胄轮?,既消除了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陌生感,又激起了學生積極探索數(shù)學的興趣。
三、創(chuàng)設樂學情境
⒈生活啟趣。數(shù)學教學應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努力將數(shù)學與學生的生活、學習聯(lián)系起來。例如筆者在教學“圓柱的認識”時,出示的是教室里的粉筆盒、喝水用的茶杯、紙巾筒、學生愛玩的魔方、餅干盒等。筆者結合這這些實物的觀察,讓學生一一說出它們的名稱,并自己概括出這些長方體、正方體有何特征。在教學的過程中,因為這些東西在生活中學生們都見過,所以不但會說,而且樂于上臺演示述說,課堂氣氛相當活躍。
⒉競賽激趣。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數(shù)學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好動、好新、好奇、好勝的思維特點,把數(shù)學課堂設置成一個游戲的情境,或設置成一個競爭的情境,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促進所有學生比、學、趕、超。在教學時,教師還可采用男女生競賽、小組競賽等形式,多準備一些題目,分必答題、搶答題、風險題等,讓每組參賽的學生回答,每答對一題獎一朵小紅花或小紅旗等,以積分多的組為優(yōu)勝組,再加以獎勵。學生在比賽中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不少有用的知識,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⒊動手調趣。小學生具有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因此,在平常的數(shù)學教學中,對一些實際問題,教師可通過開展學生自己動手測量、演示或操作的活動,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來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調動學習興趣。通過親自動手操作,學生不但對學習數(shù)學產生了樂趣,其探索、創(chuàng)新的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⒋練習留趣。“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本毩暤哪康氖菫榱俗寣W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 ,能夠靈活地運用所學。即便如此,也不能讓練習瓦解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練習的選擇要舉一反三,但不能重復太多。
總之,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不同情況,活躍課堂氣氛,靈活多變地采用多種教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思緒飛揚,讓他們的大腦能夠積極轉動起來,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好數(shù)學。
責任編輯 滿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