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珺
摘 要:《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指出:“高中物理課程應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驗、勤于思考。”所以,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新課程“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促使學生獲得更大空間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生;主體性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學學習領域的一門基礎課程,然而,在物理教學中開展主體性教學,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促使學生在感受物理知識的變化過程中,找到學習物理、探究物理的興趣,同時,也為實現(xiàn)高效的物理課堂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創(chuàng)設自主探究的情境
對于高中生來說,雖然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但是,我們也非常清楚,傳統(tǒng)模式下的“滿堂灌”“一言堂”已經(jīng)將學生的這種自學能力逐漸打磨得只知道等待教師。因此,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創(chuàng)設一些有效的問題情境,使學生愿意探究物理現(xiàn)象,愿意走進物理世界。
如,教學“生活中的圓周運動”時,我借助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了火車過軌道的視頻,并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的幾個問題:(1)請根據(jù)你所了解的以及你剛才從圖片中觀察到的情況,說一說火車的車輪結構如何?軌道結構如何?(2)如果內(nèi)外軌一樣高,火車轉(zhuǎn)彎時做曲線運動,所受合外力應該怎樣?需要的向心力由哪些力提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與討論,讓學生在自我釋疑的過程中感受到成功探究物理知識帶來的快樂,進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借助實驗提高參與度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實驗形象、直觀的特點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突破教材中的重、難點,而且精彩的實驗還可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欲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例如,在教學“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時,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走進實驗室,親自操作測量速度。這樣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好奇心,還可以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感受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價值。同時,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對于偏差較大的學生小組給予指導即可,切不可將實驗流于形式。因此,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實驗在自主性教學模式的作用,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其科學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學態(tài)度與科學精神,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體性,最終為高效課堂的實現(xiàn)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許方銳.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發(fā)揮的實踐研究[J].華章,2011(08).
(作者單位 甘肅省徽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