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軍
閱讀能力是學習一門語言最基本的、需要具備的能力,閱讀能力的提升也是一個需要不斷積累的過程。閱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要求學生具備充足的詞匯量、靈活的語法,同時也要有很好的語感,這些都是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所不能欠缺的。由于應試教育遺留的產(chǎn)物,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時仍然方法不得當,學習很被動,閱讀能力也不具備,這是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亟待突破的問題。
一、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在目前英語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著比較明顯的需要改進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詞匯量欠缺
詞匯量一直都是困擾學生的一個難題,它關系到學生學習英語的太多過程,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一定詞匯量的具備都是基礎和前提,然而在實際情況中,學生對于詞匯量的掌握并不能讓人滿意。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往往覺得文章看不懂或抓不住文章大意,這主要是因為很多重要的單詞不認得或模棱兩可,直接給閱讀造成障礙。詞匯量的缺乏問題還是要回歸到早期教學中語音教學不夠深入,學生并沒有從一開始學英語就能掌握正確有效的拼讀、識讀單詞的方法,而是習慣了死記硬背、習慣了記單詞效率低下,這一方面讓學生詞匯量不夠,另一方面也挫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對于跨文化理解的偏差
在閱讀過程中,很多文章其實本質上來講都是一種文化輸出,文章中的理念、所要傳達的價值,都是基于特定文化才具備的。然而,在實際閱讀過程中,學生由于對跨文化知識的匱乏,往往不知道文章到底在表達什么,或者為什么有這樣一種思維方式或邏輯關系。對于跨文化理解的偏差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一個本質的問題。學習一門外語除了要學好這門語言,還要學好這門語言背后的文化、理念、價值觀,這些都是幫助學生了解這門語言、了解在平時閱讀中文章到底在講什么的根本所在。
3.教師教學方式有待改進
高中學生由于即將而來的高考往往都面臨著沉重的課業(yè)負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通常會把考試放在第一位,這是需要改善的一個現(xiàn)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師的水平和教學方式是學生能否很好地掌握這門語言的關鍵所在。很多教師會局限于課本,課堂內容完全圍繞課本進行,課堂顯得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的興趣匱乏。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引導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學生一起精讀分析一篇好的文章,剖析文章的內涵,并且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這些都是幫助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1.教師課堂教學的方法有待改進提升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教師的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摒棄陳舊的教學模式,課堂上能夠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多穿插著給學生講解英美文化,學生通常對這些都很感興趣,這也能很好地加深他們對于跨文化的了解。同時,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材料進行有效篩選,對于好的、特別有價值的文章帶領學生一同精讀,和學生共同探討文章的內涵,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意思。這樣的過程如果能夠得到有效積累,會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起到很好的作用。
2.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及閱讀量
詞匯量和閱讀量是學生能夠很暢通的讀懂一篇文章的基礎,這也是一個有效積累的過程。對于詞匯量的積累,首先,學生在記單詞時要掌握正確有效的記憶方法,這樣記單詞不會成為負擔,也會變得容易得多。其次,閱讀量的積累則需要學生平時更多的閱讀,光看課本中的文章是遠遠不夠的,老師應當鼓勵學生更多地讀英語課外讀物,可以從他們能夠看得懂并且感興趣的讀物著手,然后逐漸加深。也可以讓學生試著讀英文報紙,這也是很有效的一個提升閱讀量的方法。
3.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在閱讀中,對于文章把握不準或看不懂,這很大程度是知識面局限的問題,知識面的拓寬也是教師平時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的一個部分。一方面課堂上教師可以就一篇文章或一個觀點,從而深發(fā)開來,給學生講更多課外知識,另一方面要培養(yǎng)學生課后主動閱讀的習慣,這是學生直接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
在高中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英語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教師在教學方法上要有所改進,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學生自身也應當努力,增加自己的詞匯量及閱讀量,這樣閱讀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