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崩壞!醫(yī)療難民潮來襲
作者:盧孳艷、邱慧洳、蘇柏熙 等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13年4月
你知道嗎?護理人員每增加一位“照護病患”,病患死亡風險就會提高7%!你以為治療疾病的僅是醫(yī)生,但其實24小時看護病情變化與照護病人、家屬心情的護理人員,功不可沒,而這些都還是在你看得見范圍內(nèi)的工作。本書是由一群熱血的醫(yī)療從業(yè)人員共筆而成的第一手報導,在書里,你可以看到護理人員完整的、真實的工作現(xiàn)況,了解醫(yī)療崩壞、護理崩壞將如何影響到他們,乃至你、我的身體健康、家庭生活。
第三次工業(yè)革命
作者:Jeremy Rifkin
譯者:張體偉、孫豫寧
出版社:經(jīng)濟新潮社
出版日期:2013年5月
19世紀,第一次工業(yè)革命造就了密集的城市核心區(qū)、拔地而起的工廠。20世紀,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催生了市郊的大批房地產(chǎn)業(yè)以及工業(yè)區(qū)的繁榮。21世紀,第三次工業(yè)革命將把每一棟建筑物變成微型發(fā)電站,可以生產(chǎn)出自有能源。我們即將步入一個“后碳”時代。作者根據(jù)自己幾十年來的研究,認為我們正處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和石油世紀的最后階段,而根本原因在于以石油為代表的化石能源危機,以及它所帶來的負債。
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
作者:Eli Pariser
譯者:宋瑛堂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5月
我們曾經(jīng)以為“在網(wǎng)絡(luò)上沒人知道你是一只狗”,但現(xiàn)在網(wǎng)站不但知道你是狗,知道你最愛吃哪一牌狗食,還知道怎樣的廣告最能撩撥你的心。我們曾經(jīng)以為Web2.0終于讓每個人都能接觸不同的想法,但是網(wǎng)站紛紛使用精心設(shè)計的算法將訊息個人化,你可能點閱許多文章,但卻全是同一個主題,永遠只能聽到自己的回音。
玉山點滴:
29年守山人的北峰歲月
作者:李臺軍
出版社:推文社
出版日期:2013年5月
玉山觀測站的工作采取輪值,但山上留守人員都只維持三人,李臺軍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極安靜環(huán)境下孤單作業(yè)。這反而讓他有更多時間以攝影之眼觀察玉山的美、享受云海圍繞的幸福、思考人生的問題。身處高山,更讓他體會人類的渺小,知足就能常樂,人在福中知福,懂得珍惜所有。
洪荒三疊
作者:柯裕棻
繪者:葉懿瑩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13年5月
過去的歲月,誰不是想來躑蠋萬分,但看柯裕棻的文字,明明就只是簡筆勾勒,為什么會胸口突涌起酸,眼眶逼淚?只因為看到“一切如此艱難,又如此潔凈美麗”喚起共振,還是竟同樣賭氣的心里獨白“我無所珍愛,它便無從掠奪”?
拜訪糖果阿姨
作者:伊格言
出版社:聯(lián)合文學
出版日期:2013年4月
八篇流暢易讀的小說,八個光澤璀璨的故事,《拜訪糖果阿姨》寫盡了生命中種種令人懷想、迷惘、無比眷戀的各式溫柔情感。角色們那些酸甜不定的人生,仿佛都曾暫住在你心中最柔軟私密的角落;仿佛,那一切種種,你也都曾親身經(jīng)歷過。
租借日記
作者:吳柳蓓
出版社:九歌
出版日期:2013年5月
家永遠只是一個地址,要找尋的是自己。從無法割舍的親情羈絆、友情支持的生活力量,到把愛情當作修行的處世態(tài)度,備受矚目新生代作家吳柳蓓,一字一句伴隨著細膩情懷,在不經(jīng)意的地方揮灑出讓人感同身受的絲絲惆悵,更藉由他人的種種,來描摹自己的心事。
記憶的味道
作者:森下典子
譯者:羊恩媺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13年4月
記憶猶新的散文記事搭配20幅以上彩圖,呈上一道散發(fā)食物香氣的小品。作者寫出為人熟知的零食、甜點、醬料、食物,總共21道,每一道都充滿著個人濃厚、回味無窮的記憶。信手拈來隨處可見的食物,其實都蘊含著成長的回憶、人生道路上深刻的印記。
青木美和·26種水彩筆的混色╳配色創(chuàng)意練習
作者:青木美和
譯者:卓惠娟
出版社:尖端
出版日期:2013年3月
你不是不會畫,只是還沒開竅!日本人氣畫家青木美和的獨門水彩筆用色法則,只要會用8種顏色,變化出最聰明的混色╳配色,你會驚訝:“哇!原來我也能畫出這樣的作品!”透過26個水彩筆的色彩創(chuàng)意練習,你筆下的水彩作品,就是比別人多了靈魂!
有田有木,自給自足:棄業(yè)從農(nóng)的10種生活實踐
作者:諶淑婷、黃世澤
出版社:果力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5月
在臺灣有一群正直青壯的年輕朋友,他們有想法、有勇氣,在工作U turn之后,選擇回到家鄉(xiāng)或農(nóng)村,透過一家人的雙手和勞動,過著“有田有木、自給自足”的生活。書中采訪10個家庭在土地上自食其力的實踐,展開一場溫柔而堅定的革命。
干嘛要有小孩?
作者:Jessica Valenti
譯者:陳品秀
出版社:行人
出版日期:2013年4月
這是一本炮火四射、來自一位新手媽媽對育兒教條的反擊!如果你堅信“孩子讓我們快樂”,那么這本書無疑會激怒你。當然,不管你已婚或單身,如果你心里有一幅打了柔焦的“母與子”夢幻畫面,這本書教你如何面對現(xiàn)實里一定會有的打擊,好讓你在畫面破碎后不會受傷太重。
超譯“哲學用語”事典:150個有趣的、難解的、聽過卻又似懂非懂的哲學關(guān)鍵詞匯
作者:小川仁志
譯者:鄭曉蘭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3年5月
身為“庶民派”哲學家的小川仁志希望能夠?qū)⒋蟊娬J為“哲學=難解”的印象轉(zhuǎn)變?yōu)椤罢軐W=有趣!”而嚴選出重要性高的哲學用語加以超譯,意即“用更簡單的文句換句話說”。
原來門當戶對是這么回事
作者:孫德剛/著
李山/編著
出版社:人類智庫
出版日期:2013年4月
中國古代建筑博大精深,宮殿、民居、園林、樓閣、祠堂、廟宇、牌坊……在贊嘆這些建筑精美絕倫、宏偉奇巧之余,你知道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傳奇與典故,其實非常有趣嗎?本書提供非常豐富寶貴的資訊,還有非常有趣的延伸閱讀“原來是這樣”。
三姑六婆·妒婦·佳人:古典小說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林保淳
出版社:暖暖書屋
出版日期:2013年6月
三姑到底是哪三姑?六婆又是哪六婆?為什么她們總是傳統(tǒng)小說里不可或缺的綠葉。本書以古典小說中的類型人物為題,從文化、社會、文學三個角度切入,深刻地論析了說部中向來受到學界忽略的三姑六婆、妒婦、佳人等類型人物,揭示某種文化觀念的“潛意識”投射。
初心
作者:江振誠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4月
他是江振誠,也是國際料理界赫赫有名的Chef Andre。外型像模特兒,思維像藝術(shù)家,沒有顯赫的背景,也沒有傲人的學歷,許多人都想問,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現(xiàn)在就打開這本書,這不僅是江振誠把挫折烹調(diào)為美麗盛宴的故事,也將帶領(lǐng)我們找到追尋夢想的無比勇氣。
97歲的好奇心女孩
作者:笹本恒子
譯者:陳惠莉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13年5月
97歲的好奇心女孩從小就很有主張,愛吃面包不愛米飯;完全不懂攝影,但一說要做就全心投入,要拍就要拍得精彩;不住老人院,害怕只會一直老摳摳跟大家打發(fā)時間;喜歡一個人沒有罪,過了九十就不能談戀愛嗎?她用實際行動,打破“這個年紀就該這樣”的限制。
明天吹明天的風:一位精神科醫(yī)師脫下白袍之后
作者:張學岑
出版社:有鹿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3月
兒童精神科醫(yī)師、亞斯伯格癥候群專家張學岑醫(yī)師,脫下白袍,今天不寫病歷。取而代之的,是支感性的筆,帶我們看見病童面對困難時的堅強、幽默與釋懷,教我們?yōu)⒚摰孛鎸頃r路上無所不在的無奈、挫折與陷落。
臺灣小野放
作者: 李盈瑩
出版社: 圓神
出版日期: 2013年4月
當同齡的年輕人汲汲營營于學業(yè)、事業(yè),或當個遠征海外的背包客時,李盈瑩卻選擇走進臺灣的自然與曠野,深入了解這塊土地的美好與真實。這趟旅程,從十八歲開始。她與同伴一起度過無數(shù)次的登山與海洋流浪,如此荒唐又充滿野性,卻是往后人生最重要的滋養(yǎng)。
呷菜:肉食者也會大滿足的百變蔬食譜
作者:Winnie(張瑋玲)/著 林怡秀/采訪撰文
出版社:本事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4月
雖說蔬食健康,但常覺得滋味不夠,花樣少又單調(diào),天天餐桌上總是那幾道,誰受得了?《回家吃自己》主廚Winnie再次大展身手,結(jié)合專業(yè)廚藝與獨門巧思,大大顛覆你對蔬食的刻板印象。連食肉控也大呼過癮的蔬食料理,讓你與家人樂于每天回家呷菜吃自己。
空間劇場
作者:蔡穎卿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6月
談到空間,我們總是習慣以容積尺寸、裝修花費、設(shè)計者的名氣來建立對它的價值印象。但對蔡穎卿來說,空間是容器,收納我們的作息記錄與情感,提供我們所需要的安全感與奮斗力。人們對于空間的種種安排,使自己的生活信念與審美眼光不言而喻,比穿著打扮或飲食主張更全面性地展現(xiàn)思想與性格。
全球單一純麥威士忌
一本就上手
作者:黃培峻
出版社:啟動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5月
第一本由臺灣威士忌權(quán)威專家撰寫的中文專書,囊括全球單一純麥威士忌酒廠及單品介紹,并詳細解說如何在日本、兩岸三地找到適合的威士忌酒館和最佳的威士忌收藏,是愛酒人士必備的實用威士忌寶典。
文具病
作者:沈昶甫
出版社:平裝本
出版日期:2013年4月
出沒在日常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文具,傳達了一種個人生活態(tài)度,也開啟了美好生活的想象。在文具收藏中,我們封存記憶的溫度和永不褪色的經(jīng)典之美。這是一部耽溺文具的病歷表,也是一本獻給美好文具的溫柔情書。想要更好的生活,就從文具生活出發(fā)。
跟著梁旅珠教出好孩子
作者:梁旅珠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4月
如果5歲的孩子管不動,你還能指望他15歲時與你好好溝通嗎?梁旅珠的“分齡教養(yǎng)”,讓你輕松教出好孩子。從2歲到20歲,全臺灣父母對教養(yǎng)的焦慮與苦惱,化成一篇篇心急的提問。這些提問,梁旅珠在深刻思索后,延伸書寫成這本兼具理念與方法的教養(yǎng)書。
樂觀的孩子才好命
作者:吳淡如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4月
因為四十歲以后才當媽,因為看過許多人生風景與遭遇過許多挫折,所以對于教養(yǎng)這件事,吳淡如不同于時下媽媽的焦慮,反而有一股成熟與自信。這不是一本教人如何教小孩的書,而是一本談尊重,談愛,說的是媽媽和孩子如何在互惠中成長的書。
小雨麻的副食品全記錄
作者: 小雨麻
繪者:陳怡今
出版社: 天下雜志
出版年: 2013年4月
為了心愛的高度過敏兒小雨,小雨麻從零廚藝的廚房災難制造者、燒壞名牌鍋、將廚房的強化玻璃炸碎成千萬片,成長為“副食品天后”??此品睆偷牧侠磉^程,其實只要選對工具,就能“一指”搞定,做出寶寶開心、大人安心的天然媽媽牌副食品。
大小一起玩:光的游戲
作者:Herve Tullet/圖文
譯者:郭建華
出版社:青林
出版日期:2013年4月
《光的游戲》是需要使用手電筒共同操作的游戲書。頁面間的挖洞設(shè)計,讓手電筒的光線穿過紙板后,呈現(xiàn)出不同的光影變化。透過不同主題,大人也可以找出生活中可運用的素材,利用“光、影”現(xiàn)象,創(chuàng)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創(chuàng)意劇場。
重訪保安村:漢人民間信仰的社會學研究
作者:丁仁杰
出版社:聯(lián)經(jīng)
出版日期:2013年5月
保安村是人類學家焦戴維(David Jordan)1960年代末期對臺灣西南部進行過村落田野民族志書寫的地方?!吨卦L保安村》重訪保安村進行田野追蹤,將時間向度納入考慮,并結(jié)合漢人研究的最新文獻,試圖將聚落民間信仰研究延伸為更具有理論整合性的“民間信仰社會學分析”。
點子都是偷來的:10個沒人告訴過你的創(chuàng)意撇步
作者:Austin Kleon
譯者:張舜芬、錢佳緯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3年4月
不是只有天才才能想出有創(chuàng)意的好點子,只要做你自己就可以了。這本書是數(shù)位時代中的創(chuàng)意宣言,用正面的訊息、活潑的圖表和插畫、實用的練習與實例教導讀者,讓每一個人都能直接碰觸到自己藝術(shù)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