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璐
“以美啟智、以美養(yǎng)性、以美創(chuàng)新”已成為幼兒園現代美術教育理念。教師如何引導幼兒通過美術活動,發(fā)現生活中的美,感知美、體驗美、創(chuàng)造美,促進幼兒認知、智力及創(chuàng)造性能力的發(fā)展。那么如何在美術活動中提高幼兒繪畫技巧與知識,進行美術指導呢?現就教學活動“我的青花”談談個人的做法。
青花瓷的清新脫俗、精致典雅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中國文化的象征。 “青花瓷” 也成為在幼兒園美術區(qū)域的一個活動內容,在開展活動時,更多教師們關注的是孩子是否涂上了豐富的色彩,線條是否豐富,而忽略青花瓷圖案所蘊含的構圖、造型、線條、圖案的教育價值。作為教學活動,我們應該在游戲的基礎上教給孩子一些繪畫中關于圖案的繪畫技能,豐富幼兒的知識,提高幼兒的繪畫技能,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我的青花”這個教學活動,運用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幼兒觀察、了解并認識青花的基本形狀、圖案名稱。通過經驗遷移的方法,總結圖案形態(tài)的表現方法,在已有的繪畫技法、繪畫知識的基礎上,用手中的畫筆去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完成花瓶青花圖案的繪畫創(chuàng)作。這體現了《綱要》中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精神。
活動目標:
1、欣賞、感受青花瓷上不同形狀青花紋的美,認識青花瓷上的紋飾(蕉葉紋、云紋、海紋、回形紋、纏枝花紋)
2、引導幼兒運用多種圖案、花紋、線條來創(chuàng)作,表現自己對青花的審美后的感受和體驗。
3、啟發(fā)幼兒能夠用語言表達、對傳統青花瓷藝術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不同形狀花紋的青花瓷盤圖片PPT課件
2、繪畫材料:藍色記號筆,繪畫紙等
*知識準備:
幼兒已了解二方連續(xù)圖案(有規(guī)律地重復排列的方法)的知識。
活動重點:
運用多種圖案、花紋、線條來創(chuàng)作,花紋的組合創(chuàng)意
教學難點:
紋飾(蕉葉紋、云紋、海紋、回形紋、纏枝花紋)的講解
活動過程:
一 、欣賞青花瓷瓶實物、利用課件中的圖片讓幼兒初步感受青花瓷盤的美。(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沒有形象的呈現,就沒有創(chuàng)造活動?!币磺械膭?chuàng)造都源于生活。)
1、教師出示青花瓷酒瓶(這里實物圖片無法顯示,否則效果會更好)
師:誰來給我們介紹一下,這是什么?
師:老師這里有一些這個瓶子很像的圖片資料,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瓶子、盤子是什么顏色?上面有些什么圖案?這些圖案和你生活中看到的哪些東西很像?
2、幼兒分享交流,討論青花瓷顏色特點:
幼兒:我發(fā)現它的顏色是藍色,我發(fā)現它的顏色是白色,……
教師小結:原來這些盤子清新雅致都是白色的底,藍色的花,古代人把藍色叫做青,他們又覺得這種瓷器像花兒一樣美,所以叫青花瓷,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瓷器。青花是我國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裝飾,也是我國陶瓷裝飾中較早發(fā)明的方法之一。
二、 認識青花圖案名稱、運用遷移的方法學習繪畫圖案初步感受青花圖案的藝術美。
1、幼兒經驗遷移認識圖案,并進行圖案練習
(1) 認識蕉葉紋
*觀察瓶口,教師提問:
師:瓶口的花紋像什么,我們以前畫過的什么和它很像?
幼兒:(樹葉)
*比較樹葉與蕉葉紋的區(qū)別,進行圖案練習
教師小結:蕉葉紋繪畫時蕉葉中莖留白不上色,主葉呈等腰細瘦的三角形,葉緣繪成鋸齒狀。
*幼兒在長紙條上練習蕉葉紋
(2)認識回形紋
*觀察瓶頸,教師提問:
師:瓶頸的花紋像什么,看過和它像的物品嗎?
幼兒:(像漢字:回),幼兒(像游戲走迷宮的圖)
*幼兒在長紙條上練習回形紋
教師小結:回紋是被民間稱為“富貴不斷頭”的一種紋樣。它是由橫豎短線折繞組成的方形或圓
形的回環(huán)狀花紋,形如“回”字,所以稱做回紋。有點像小朋友玩的迷宮圖。
教師示范圖案畫法,幼兒空畫練習。
(3)認識纏枝花紋,
*觀察瓶身,教師提問:
師:瓶身的花紋上有什么,這些花紋你們認識嗎?
幼兒(有葉子,有花,有徑)
*將幼兒平時繪畫樹葉與小花和青花瓷上的花紋做比較,讓幼兒觀察相同之處。
教師小結:這種由徑、葉、花組成的圖案叫纏枝花紋,纏枝花卉是以植物的枝干或藤蔓為骨架,向上下或左右反復連續(xù)形成二方連續(xù)圖案。用作邊飾的纏枝花卉主要表現為波線式的二方連續(xù)圖案。纏枝花紋是主要花紋,占畫面多一點。
*幼兒在長紙條上練習纏枝花紋
(4)結合幼兒已有經驗,幼兒認識:海紋、云紋
小結:青花瓷花紋精致優(yōu)美,所有的圖案和花紋都來自我們的生活,是生活中常見的,青花瓷不僅可以裝東西還給了我們美的感受。主紋是纏枝花紋,次紋:蕉葉、回紋、云紋、海水等連續(xù)花紋。
三、運用多種圖案,變化的線條、合理布局,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
1、搶答游戲:再次識別青花瓷上的圖案名稱。
2、拼圖游戲:幼兒利用之前練習的各種花紋紙條,在教師提供的花瓶圖形上,進行花紋圖案組合粘貼,成為一個完整的作品,目的讓幼兒學習畫面布局,即主要圖案、與次要圖案在畫面的布局安排。
3、幼兒繪畫(背景音樂:青花瓷)
(1)教師向幼兒介紹繪畫工具(花瓶圖形和筆)。
(2)提醒幼兒合理布局主要圖案與次要圖案。纏枝花紋是主紋,占畫面多一點,回形紋、云紋是次紋,占畫面小一點。
(3)鼓勵幼兒選取多種圖案進行裝飾繪畫。瓶口、瓶底多采用連續(xù)圖案,指導幼兒注意連續(xù)花紋排列有規(guī)律、間隔要均勻。
四、幼兒作品展示,欣賞,引導幼兒用語言介紹自己的繪畫作品。
將幼兒繪畫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幼兒模仿電視拍賣會形式介紹自己的作品。
五、延伸活動:生活中的青花瓷PPT欣賞
在生活中青花不僅可以運用在瓶子、盤子上,還可以運用到很多生活用品中,如今,我們日常用的碗筷、茶具等物品上也都能看到青花的影子,足見“青花”在國人心中的地位和情結。作為小小設計師的你們,希望等你們長大,能將我們中國的青花瓷發(fā)揚光大,得到全世界的認可!老師很期待看到你們的作品。
六、活動反思:
一位臺灣的學者曾經感慨說:“幼兒園美術教育是一把雙刃劍!教得多了,幼兒易成為教學內容與教師偏好的奴隸,難以掙脫,有幸掙脫,亦已身受傷害;教得少了,期待自然花開的結果,卻常見兒童為技巧不足的挫折感所苦,學習的過程有刺激而沒有收獲?!?/p>
1、我們在對幼兒進行美術教學活動時候,即不能讓幼兒一味地模仿學習,成為被動的學習者,沒有范畫,就不知道該怎么畫;也不能讓幼兒盲目地創(chuàng)造,想畫什么就畫什么,放任自由片面強調個人情緒情感的抒發(fā),這樣會使幼兒失去美術的興趣,因為他們沒有一定的表現技能,難于用美術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2、為了讓幼兒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許多幼兒園都創(chuàng)設了以青花瓷為主題的美術區(qū)域,作品展示區(qū)。但是,孩子的作品基本以簡單線條畫或者模仿圖案為主,教師們更多關注的是孩子否涂上了豐富的色彩,圖案是否對稱,畫面有沒有畫滿。“我的青花”這節(jié)教學活動,從專業(yè)的角度給幼兒傳授了“青花”的專業(yè)知識,,將青花瓷中較復雜的圖案,運用化繁為簡的方法,讓幼兒掌握了繪畫的方法與技巧,既擴大了孩子的視野,又豐富了他們的審美情趣。
3、在教學中,教師激活性啟迪和引導性啟發(fā)的指導方式,既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又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拼圖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非常有成就感,激發(fā)幼兒再次創(chuàng)作的欲望。
4、本節(jié)美術教學活動設計,充分挖掘了幼兒已有經驗,將復雜的圖案教學內容變?yōu)橛變喝菀捉邮苷莆盏闹R。比如:蕉葉紋——聯想到樹葉;纏枝花紋——聯想到葉子和花等等,活動注重發(fā)揮兒童繪畫的自主性,使幼兒許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鍛煉。
5、本節(jié)教學活動,教師傳授了一些必要的技法知識,教給幼兒觀察事物的方法、分析概括事物形狀的技法、合理安排構圖的技法。體現了《綱要》中,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