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剛
無論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教育原則,還是我國的教育方針,無論是當今教改的宗旨,還是當今著名教育家魏書生的教育思想,都把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放在了教育教學的首位。然而,我覺得有些課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成分還有些匱乏,沒有把思想教育落到實處,這樣不能達到很好的教育教學目的。
例如,在學生不能很快坐好去聽課時,少數(shù)教師熟視無睹,個別教師強令其“坐好”,較好一些的教師也僅以簡單的說教、鼓勵——“看誰坐得好!”去“教育學生”。這沒有把思想教育落到實處。“熟視無睹”者沒有把思想工作落實;強令其“坐好”,沒有與學生商量,沒有講清為何要“坐好”的原因,沒有真正地貫徹魏書生老師的教學民主的思想,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盲從、武斷、恃強凌弱、奴性的思想;簡單的“說教”、“鼓勵”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做事動腦的習慣,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以及尊重他人、嚴于律己的思想(當然,老師不必在課堂上就“如何坐好”長篇大論,只是以此現(xiàn)象為例說一說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視程度)。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再如,“課堂小結”過程中讓學生談收獲,不僅可以讓學生談在知識方面的收獲,更可以讓學生談在思想方面的收獲。即使像《色彩的冷暖》這樣的美術課,也可以引導學生從“冷暖是相對的”得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做人要謙虛,不要驕傲”及“什么事都不能太絕對”的結論。類似上述發(fā)生在課堂上的情形是屢見不鮮的,我們要抓住時機,恰當?shù)貙W生進行思想教育。我們身邊的教育家魏書生老師是十分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思想教育的。如,他談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說得有理有據(jù),令人信服。說他當年在他的工作和學習受到影響時,他說‘他從不抱怨,而是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對待。他說,‘你抱怨,時間又浪費在抱怨上了,還不如利用這抱怨的時間學點什么、做點什么。這不是對學生進行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教育嗎?對學生進行務實精神和頑強不屈的品格的教育嗎?魏書生老師還在學生懶惰、不愛學習及不守紀律時,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人都有兩個自我——一個新我,一個舊我”,這兩個自我是經(jīng)常斗爭的,要讓“新我”戰(zhàn)勝“舊我”,這樣人才能‘形成習慣、逐漸加速、控制時空、進入軌道,自覺地進步,。當然,這是學生在魏老師通過天長日久地引導而懂得“真、善、美”的前提下進行的。
上課的過程是師生在一起、同學在一起相互合作、共同研究(當然以老師為主體)、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本領、學做身心都健康的真正的人的過程,期間有很多看似平常的現(xiàn)象、環(huán)節(jié)都為我們提供了思想教育的“素材”。再則,我們所使用的教材是經(jīng)過教育專家精心研究設計的,其所包含的內容也是十分豐富的,只要我們稍加細心發(fā)掘,也能找到很多思想教育的“素材”(魏書生老師在課堂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所講的時文名篇等為我們探明了教書育人的好路子),所以說,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內容是無處不在的的,不必非利用語文課中典型的課文或思品課來刻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不可。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把“學生的學習”形象地比喻成“機器的工作”,把學生的思想形象地比喻為機器的動力部分,他說如果‘學生的思想出了問題,也就是機器的動力部分出了問題,機器的動力部分出了問題,機器是不能正常工作的。同理,學生的‘思想出了問題,學生的學習也是不可能學好的??梢?,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不僅有助于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而且也有利于學生高效地掌握知識、形成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