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淑梅
我們知道,幽默的本質(zhì)是有趣,其最大特點是讓人在笑聲中達到輕松愉快的目的。課堂上,我們老師可以有意識地來一些即興幽默。
2008年12月22日上午第一堂課,我走上講臺,學生們便習慣地翻開了課本。開講之前,我要同學們猜一猜我下面一句話的意思。一聽說“猜”,同學們便將好奇的目光投向了我。我緩緩地說:“明天,熊夢楠(本班學生)的一個弟弟,一個妹妹要到臺灣去了。”
我的話音剛落,許多同學便將目光轉(zhuǎn)向了熊夢楠。熊夢楠旁邊的同學有的開始嘀咕:“熊夢楠,你怎么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呀?”片刻之后,大多數(shù)同學又將目光投向了我,臉上露出迷惑的神色,因為熊夢楠沒有弟弟妹妹。迎著同學們的目光,我悠悠地說:“大家想一想,明天誰要到臺灣去了?”有同學反映很快,說:“熊貓團團、圓圓要到臺灣去了?!?/p>
?。⊥瑢W們恍然大悟,接著便哄堂大笑。有的甚至打趣說:“熊夢楠,你也成國寶了啊?!?/p>
很顯然,這是我有意識地借助2008年12月23日熊貓團團、圓圓到臺灣這一新聞事件來和學生們開一個玩笑,猜一猜,讓學生高興。在笑聲中,這節(jié)語文課學生們學得很輕松活潑。
前不久,在給學生們講到詞語變化的意味時,我便給學生說起了金庸《天龍八部》里四大惡人的綽號。我要學生想一想。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慢慢地在我的提醒下,終于找到了答案:“惡”貫滿盈、無“惡”不作、兇神“惡”煞、窮兇極“惡”。接著,我要學生們看一看“惡”所處的位置。學生們恍然大悟。原來,四大惡人的排序是依據(jù)“惡”所處的位置來定的。學生們由此便理解了詞語位置所能帶來的特別意味。隨即,我趁熱打鐵,由詞語變化的“變”,要學生們想一想,仿照“惡”的語言形式找4個成語。同學們一聽便樂了,大家在歡聲笑語中很輕松便找到了變本加厲、處變不驚、風云變幻、隨機應變這四個成語。當要指明講“萬籟有聲”時,我滿臉堆笑地說:“萬籟有聲,我找我們班頭發(fā)最長的同學來回答?!币徽f頭發(fā)長,同學們便都笑了,隨即便紛紛掉頭尋找。當被找到的同學從座位上站起來后,我說:“中國有句諺語叫頭發(fā)長——”同學們馬上接著道“見識短”,說完便大笑。這時,站起來回答問題的同學聽到后臉紅了,很有些窘迫。我說:“不過,我們今天回答問題的同學卻是頭發(fā)長——”同學們馬上領(lǐng)會了我的意思,大聲地接著說:“見識長!”說完,又相互之間打趣地笑了起來。隨后,接下來的教學任務便因為這些歡快的笑聲而完成得異常順利。在這里,我實際上是在有意識地逗一逗我的學生。
營造輕松活潑的氛圍,讓課堂多一些笑聲,這是我上語文課所一直追求的境界。我以為,課堂上多一些猜一猜、想一想、逗一逗,來一些即興幽默,甚至和學生開一開玩笑,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能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老師的親切,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從心理學角度來說,輕松活躍的氛圍,也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值得倡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