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標
詩意課堂是語文教學應(yīng)有的境界,是實現(xiàn)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境界,是一種洋溢著情感、彌漫著想象、充滿著浪漫精神的境界。為什么要倡導詩意課堂?原因不乏有三:
其一,語文的生命是詩意的。《語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其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工具,而是不能脫離思想、情意,為著表情達意而存在的工具。不要說一篇課文、一段話,往往一個句子、一個詞語,甚至是一個字,都反映了一定的思想,表達了一定的情感。一句話,它是這樣的神奇,這樣的富有詩意!至于經(jīng)過編者千挑萬選錄入教材的課文,自然更是意蘊豐厚、意境優(yōu)美了。語文沒有了詩意,就等于沒有了活力,沒有了靈魂,沒有了生命。
其二,學生的天性是詩意的。在學生的眼里,山、水,一切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活的,會跑也會飛,會說也會唱。兒童的眼睛,就是喜歡瞧著這陌生的世界。所以,學生在聽了《艾滋病小斗士》一文后,會傷心地流淚;春天杏花開了,他們會說杏花睡了一個冬天,現(xiàn)在打一個哈欠醒來了……
其三,教師的勞動是詩意的。教師的勞動,可以使學生受到美好意境的熏陶,產(chǎn)生自然愉悅的體驗,達到情感的升華和心靈的凈化。同時,教師在勞動過程中也享受著詩意,和學生一樣,心理上和生活中得到滿足,要求和愿望得到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得到彰顯,產(chǎn)生幸福的感悟,呈現(xiàn)積極的狀態(tài)。
那么,如何讓語文課堂真正插上“詩意”的翅膀呢?
一、 順應(yīng)學生天性:洋溢溫馨,充滿情趣
課堂上,我用熱情洋溢換來學生激情似火;我用眉開眼笑換來學生眉飛色舞:我用歡聲笑語換來學生鶯歌燕舞;我用柔情似水換來學生情深似海……力求在語文課堂上給我和學生的生命鋪上一層溫暖、純凈的底色,那種心與心交流的撞擊,帶給我和學生共享合作學習的快樂,帶給我和學生一段曼妙豐盈的詩意歷程。
二、 構(gòu)建詩意環(huán)境:珍視個性,充滿童真
珍視個性就是要給思想松綁,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最能展現(xiàn)獨特個性的課堂。語文是兒童的,語文是為了兒童的,語文只有融入了兒童的精神世界才是具有意義的。我們要幫助學生沖破各種無形的束縛,徜徉在語文那色彩斑斕的天空,釋放自己的本真,在自由的空間里,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用各自的心靈感受生活,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問題,用自己的智慧質(zhì)疑發(fā)現(xiàn),大膽地表達自己帶著稚氣的童真,卻充滿想象靈氣的心聲。
有一次,在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文,理解“孤帆”一詞時,大家都說是孤零零的一條船,而一位女同學卻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說:“我從‘孤帆這個詞,體會到了李白對孟浩然的一片深情。大家想想看,這時候的江面肯定會有許多船,可作者為什么說是‘孤帆呢?這是當時作者的整顆心、滿腔情都在好朋友孟浩然身上,即使其他的帆船進入他的視線,也好像沒看到一樣,真可謂‘千帆駛過皆不見,唯見浩然一扁舟啊?!睂W生那精彩、個性、詩意的發(fā)言,令我不禁為之喝彩。
三、 拓展課堂空間:放飛夢想,流淌詩意
語文課堂不應(yīng)只在幾十平方米的教室里,更應(yīng)該關(guān)注自然、社會、生活。我們應(yīng)該努力將課堂向自然拓展,往社會延伸,與生活鏈接,讓學生投身自然,接觸社會,融進生活,放飛夢想,流淌詩意!做夢的學生會有許多奇思妙想,一旦我們用理性代替想象,就會禁錮語文課的醇濃韻致,就會掃蕩語文課的絕美風景。缺夢的學習是乏味的,缺詩的學習是單調(diào)的,我們得讓他們在特殊的精神生命旅程中充滿夢想,懷揣詩意,讓兒童詩意地棲居,是語文教師的天職。
教學《雪兒》這篇課文時,我問學生:“你眼中的雪兒是怎樣的?”一個同學說是蔚藍色的,我一愣,“為什么是蔚藍色的?”“鴿子飛翔在蔚藍的天空中,它向往蔚藍色,當它飛向天空時,它和蔚藍色的天空已融為一體了,所以它是蔚藍色的?!倍嗝锤挥性娨獾南胂?,這樣的情景不就是一首美麗的小詩嗎?如果我們的課堂上能多點詩意的空間、多點夢想的期待,學生那與眾不同的創(chuàng)造思維火花將被我們點燃,美麗而富有詩意的想象翅膀?qū)槲覀冋归_。
(作者單位:鹽城市濱海縣東坎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