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不久前,我公開執(zhí)教四年級《黃河的主人》一課,課堂上幾處“小風波”,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尊重學生必須重視他們的發(fā)展需求,重視他們的表達權利。而尊重學生的第一要義是傾聽,只有傾聽學生的聲音,才能讓小語課堂煥發(fā)出德性之美。
一、 傾聽翅膀的拍打聲
在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的時候,有一位男生主動舉手,站起來朗讀了這一段文字,他讀得很投入,試圖表現(xiàn)作者當時發(fā)現(xiàn)羊皮筏子上竟然有人的驚訝感覺??赡苡悬c緊張,讀到“六”這個字的時候,他分不清聲母是邊音還是鼻音。這個“六”字在該段中出現(xiàn)了三次,連續(xù)的讀音混淆引起一陣騷動,有不少同學捂嘴在偷笑,還有幾個膽大的甚至交頭接耳,他們邊笑邊學著這位男生的錯誤發(fā)音。男生的臉刷的一下紅了,他勉強繼續(xù)讀下去,卻變得有些結巴,當他哆嗦著讀完最后一句時,幾個膽大的同學“哄”的一下發(fā)出了笑聲,剛才課堂營造的讀書氛圍蕩然無存。我突然想到,應該先鼓勵一下這個有點尷尬的小男孩,于是,我微笑著向他點點頭,對他說:“聽得出來,你剛才的朗讀很努力。老師相信剛才的朗讀與平時的朗讀相比較,一定有進步,是這樣嗎?那我們就應該給他——”頓時,班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于是我再次面對他說:“剛才讀到第二個‘六的時候,讀的就是正確的。其實,只要你站起來放松點,老師相信你還會有更大的進步,是嗎?”他再次讀了一遍,果然好多了,雷鳴般的掌聲再次響起。
我很慶幸當時讓同學們鼓了兩次掌,這兩次掌聲,肯定了別人的進步,是對別人的鼓勵;同時蕩滌著鼓掌者的心靈,是對自己的警示。當學生做出了超乎我們想象的事情時,不要一味地責怪他們,而要試著鼓勵他們多努力。如果一味地約束與管教,學生剛張開的翅膀就會被迫收起來,得不到應有的鍛煉,試飛的結果就是失敗。
二、 傾聽生長的拔節(jié)聲
當教學到體驗乘客感受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我拋出一個話題:“坐在這羊皮筏子上會是什么感覺?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乘客的感受吧!”話音剛落,就看到一只小手迅速揮舞起來,同時伴隨著激動的聲音:“老師,我坐過,我坐過,一點也不……”“你坐過的感受等會兒再說,我們先來看看文中乘客的感受?!蔽耶敿创驍嗔嗽撋牟遄欤驗槲覀湔n時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曉得現(xiàn)在黃河上的羊皮筏子成了一些旅游景點的漂流項目,從安全角度考慮,漂流的河段水勢都非常平穩(wěn),根本沒有讓人害怕的感覺。要是請這個插嘴的學生發(fā)言的話,必然會沖談文中艄公的形象,違背我課前制定的核心教學目標。
看到該生悶悶不樂的樣子,在課堂行將結束的時候,我決定臨時改變自己的結束語。我說:“古來多少筏子客,空留白骨在河灘。隨著交通運輸業(yè)的發(fā)展,古老的羊皮筏子已經(jīng)不再成為渡河的交通工具,而變?yōu)橐恍┞糜尉包c的漂流項目,那艄公還能稱得上是黃河的主人嗎?這個問題留給大家先思考,下一節(jié)課我們再討論,屆時;請我們那位已經(jīng)體驗過‘黃河第一漂的同學現(xiàn)身說法,談談自己的感受。”當說完這一番話宣布下課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那位插嘴被打斷的學生的眼中,又開始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師生對話所要求的并不是形式上的平等,而是實質(zhì)的平等,對話共同尋求的是理解、移情或者贊賞。它總是始于對某種不確定性的東西的探討,而學生本身就是不確定的,充滿了可能性,正如課堂上那個插嘴的同學的表現(xiàn)。
傾聽學生生長的拔節(jié)聲就是要傾聽不一樣的聲音,傾聽充滿個性的聲音,傾聽思考的聲音,這些聲音才是同學們真正的訴求。
三、 傾聽自由的呼吸聲
課堂上,學生自己讀書思考,小組交流過后,一位男同學積極地站起來要求代表小組發(fā)言,他讀的句子是: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還有人哩!不只一個,還有一個……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個人!當讀到省略號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這個男孩子發(fā)出了“嗯——”的聲音,引得全場師生忍俊不止。讀完后我相機問道:“你為什么在讀到省略號的時候‘嗯呢?”“因為作者看到上面有人后很吃驚,他很想看清到底有幾個人,可是一時又看不清,于是他就努力地看,這里的‘嗯就表明他在努力去看?!痹捯魟偮洌珗鰩熒鷮υ撋木驶卮鸾o予了熱烈的掌聲。我接著說:“是啊,作者此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定睛去數(shù)到底有多少人,越數(shù)就越——”“吃驚!”我相機請其再讀讀這段文字,果真在讀“一、二、三、四、五、六”的時候,他朗讀的聲音越來越大,朗讀的速度越來越快,讀畢又一次博得大家的掌聲。
我終于明白,課堂上放手給學生,還他們一片廣闊的天地,他們會給我們無限可能的精彩。放手,源于對學生最誠摯的愛。只有本著對“生命自由”的渴望,帶著滿腔的真愛與寬容,才能傾聽到學生自由的呼吸聲。
(作者單位:南京市宇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