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英
摘 要:《蝶戀花》的取材,亦是從自然中攝取,從而有了構想中唯美自然地倩影,筆者的思緒也如莊周夢蝶般,“將身化蝶入壺天”了。
關鍵詞:紫砂壺;花貨;筋紋;蝶戀花;意境
1 前言
宜興的鐘靈毓秀給紫砂藝人提供了無限的取材空間,這里是紫砂的發(fā)源地,不僅深藏著神奇的五色土,也曾誕生動人美麗的傳說故事。陶祖范蠡與西施隱跡于此,梁?;膼矍閭髡f凄婉動人,千百年來多少男女為此感懷不已。江南的山水風情,也賦予了錦心巧手的紫砂藝人無限的創(chuàng)作靈感,發(fā)揮著創(chuàng)造力,展露著才華,創(chuàng)造了許多賞心悅目、品用皆美的紫砂藝術精品,蕊映壺魂,自然馨香。
2 《蝶戀花》的造型藝術與意境
筆者素來愛花貨淺淺地勾勒,生動地形象,自然的唯美,形美、功到的無限魅力,追求把自然萬物美景融入紫砂造型的藝術之中;也愛筋紋的奇思妙想,紋理自然、節(jié)奏鮮明和韻律得當,筋紋重復、變化著,于簡樸中見自然,典雅中見風姿的獨特形態(tài)。
筆者的這把《蝶戀花》壺,成形工藝雖有不同,但坯體都是在紫砂花器和筋紋器的基礎上制作的,制作工藝較為復雜。沒有善于發(fā)現(xiàn)自然之美的眼光是無法體會壺藝生命的活力的,沒有好的對自然形體塑造的心得和手工技藝,也是無法做出美麗的花器來。萬物生靈皆是心中最愛,而《蝶戀花》的取材,亦是從自然中攝取,從而有了構想中唯美自然地倩影,筆者的思緒也如莊周夢蝶般,“將身化蝶入壺天”了。
從壺體表面特征來看,壺身就如一朵悄然綻放中的郁金香,花開四瓣,內又有重瓣,整個器形飽滿豐潤,以筋紋形體構造,筋紋深淺清晰,明暗處理到位。規(guī)則的紋理組織,等分勻衡又不失花朵的自然生動之性,線條的走線紋理清晰描繪出花朵的形紋花脈、邊沿,凹凸有致,協(xié)調而順暢。壺身腹部凸出,上下呈收斂之勢,從上到下一順而至壺底收勢,壺身上半部分又一順而至肩頸部,肩頸矮短弧形自然過渡。壺身外壁口沿,也就是花朵的邊緣,微咧、外撇,邊緣走線波浪起伏,呈現(xiàn)花開之勢。
壺嘴自壺身腰腹之上蓄勢而出,壺流三彎,修長順勢,走線流暢,壺嘴與高挑的壺把,呈兩相對望之勢,曲韻悠然,耳把纖細,內圈自上而下協(xié)調收勢作翻云裝,接合巧妙,把握舒適,形美利落。壺蓋嵌在壺身之內,壺蓋以凸鼓圓聳的花蕾形成,花蕾上有筋紋走線分割。蓋內嵌“準縫無紙發(fā)之隙”,準合嚴密。壺蓋之上有塑造一只巧飾精雕的蝴蝶作為壺鈕,無論從哪個角度欣賞這把壺,都惟妙惟肖展現(xiàn)一派“蝶戀花”的生動美景。蝴蝶翩翅,傾斜停歇于花蕾之上吸食花蜜,蝶戲花叢,嬌花因蝶艷,花因蝶戲羞紅面,動靜相宜,形象而逼真,小雅的蝶戀花也就悄然而生了。以此表現(xiàn)《蝶戀花》的主題,花為蝶開,蝶因花舞,切題切景。
3 總結
紫砂是一種藝術,而紫砂藝術就是紫砂藝人的靈魂,此壺以筆者女性之視角,在意境上展現(xiàn)自然動人之美,一曲蝶戀花,讓紫砂遇見了化蝶,構筑詩情畫意的奇妙緣分。在獨具個性的構思空間里,定格為最美的一刻,是文化與文化的碰撞,景與壺融,從而給紫砂增添了一抹浪漫主義色彩,升華了壺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