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鵬
【摘要】三級跳遠是中學階段的田徑教材,對中學生來說,三級跳遠相對復雜,有較多的技術細節(jié)需要學習和掌握。如何較好地幫助學生練習并掌握三級跳遠是當前中學體育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從筆者的教學實踐入手,根據(jù)中學生身體素質,建立三級跳遠教學分層推進教學模式,以期突破當前中學三級跳遠教學中存在的難題。
【關鍵詞】中學 三級跳遠 分層推進 教學模式
三級跳遠技術是一項連續(xù)性動作,具有內在“完整性”,三級跳遠各技術部分既要求在動作形式上有連貫的銜接,同時,也要求力量、速度在空間、時間上的有機結合,一系列的銜接動作最終形成在“力度”上的內在結構。三級跳遠技術結構中,任何一個因素發(fā)生變化,都會引起整個結構發(fā)生質的改變。目前,較為常見的三級跳遠技術有全程助跑起跳和中程助跑起跳,這兩種跳遠技術雖然形式相似,但二者助跑距離不同,“上板”速度差異較大,在動作完成時,人體承受的負荷強度、速度感以及節(jié)奏感等均有明顯的差別。因此三級跳遠技術較復雜,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是一個技術高度與身體素質統(tǒng)一結合的項目。隨著三級跳遠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三級跳遠經(jīng)歷了自由式跳法、高跳型、平跳型以及速度型跳法的發(fā)展歷程,目前,速度型技術是較為普遍的三級跳遠技術。三級跳遠作為我國田徑運動中發(fā)展較快、水平較高的優(yōu)勢項目,在各學校中成為體育教學的必要教材。這不僅順應了教育改革發(fā)展的趨勢,而且對未來國內三級跳遠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提供了源源動力。如何幫助學生掌握三級跳遠技能,提高學生三級跳遠水平是當前中學體育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國內外青少年三級跳遠現(xiàn)狀,找出教學突破點,改革原有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三級跳遠水平。
一、分析三級跳遠現(xiàn)狀,找出三級跳遠突破點
1.國內三級跳遠水平。三級跳遠是我國田徑運動中一個發(fā)展快、水平較高的優(yōu)勢項目。近年來,隨著我國對三級跳遠運動的重視,國內多個運動員躋身于三級跳遠世界前列,為祖國爭得了榮譽。雖然如此,我們仍然要認識到國內三級跳遠水平依然較低,國內前10名三級跳遠水平與世界水平仍存在較大的差距。國內三級跳遠尖子不突出,后繼無人的局面成為當前困擾國內三級跳遠發(fā)展的重要問題。
2. 我國青少年三級跳遠存在的問題。我國青少年三級跳遠基礎薄弱,主要表現(xiàn)為對三級跳遠的基本技術及速度素質認識不足,重視度不夠。另外,較早地開展三級跳遠專項或盲目發(fā)展三級跳遠素質,易造成青少年時期三級跳遠成績較好,提高較快,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因身體素質不平衡,三級跳遠基礎技術薄弱等,青少年三級跳遠發(fā)展受到了限制,這不僅阻礙了一些年輕人三級跳遠專項水平的增長,而且造成了一些三級跳遠健兒的早衰。
三級跳遠作為一個技術性極強,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的運動項目,每個青少年從基礎訓練至熟練掌握三級跳遠,需要較長的系統(tǒng)訓練,而我國多數(shù)的青少年因年輕時訓練不當,同時,受傳統(tǒng)意識的影響,青少年的三級跳遠運動壽命較短,以目前我國一線三級跳遠隊員為例,多數(shù)運動員的年齡在25歲以下。據(jù)國外相關文獻報道,愛德華茲創(chuàng)世界紀錄18.29米時僅29歲,獲26屆奧運會亞軍時為30歲,2000年獲奧運會冠軍時已34歲;康利則在30歲時跳出最好成績18.17米,獲25屆奧運會金牌。國外這些三級跳遠明星在相對較大年齡還取得了傲人的成績,這一方面說明我國運動員出成績時年齡較小,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些實例也反映出我國三級跳遠運動員青黃不接、早衰的現(xiàn)象。
鑒于我國青少年三級跳遠存在的上述問題,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可以從中學教學入手,在中學三級跳遠教學中施行分層推進教學模式,能解決當前我國中學體育教學中三級跳遠存在的相關問題,可以有效提高中學生三級跳遠水平。
二、三級跳遠教學中的分層推進教學模式
1. 教學思路。中學三級跳遠教學要將“跳出沙坑來教三級跳遠”作為總體教學思路,將這一思路貫穿于整個三級跳遠教學中。在三級跳遠教學中,將學生熟悉的“跳房子”游戲,改編為“跳呼啦圈”游戲,借此組織學生進行三級跳遠練習。三級跳遠教學要通過循環(huán)練習三級跳遠提高練習密度,采用分層推進的方法提高目標達成度。這種分層推進教學模式不僅簡化了教學的難度,同時,使得學生通過推進的練習復習、鞏固了先前的學習內容。教學實踐證明,采用分層推進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三級跳遠的動作結構,而且可以為后面三級跳遠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2.練習方法
(1)熱身運動。在進行三級跳遠練習之前,可讓學生練習單足落地跳跑,累了可以換腳,通過這樣的練習,一方面為后續(xù)教學內容做足鋪墊,另一方面可全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導入新課。三級跳遠訓練前的熱身活動結束之后,選用呼啦圈作為教學輔助工具,將“跳房子”游戲改編為“跳呼啦圈”游戲。安排四組游戲形式的三級跳遠練習內容,具體練習如下:第一組,單腳跳進圈;第二組練習,雙腳交換地跳進圈;第三組練習,學生先單腳跳進第一個圈,再換腳跳進第二個圈,接著雙腳并攏跳進第三個圈;第四組練習同第三組練習,但比第三組適當拉長圈與圈之間的距離。四組練習結束后,鼓勵學生循環(huán)練習。這種練習方式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練習三級跳遠的積極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練習過程中,所有學生排成一路縱隊進行練習,只有等前面學生跳過三個圈后,后面的學生才能開始跳,以免學生擠在一起發(fā)生沖撞。
(3)知識探究。通過上述的跳呼啦圈練習,學生們熟悉了“跳呼啦圈”游戲的練習方法,將學生集中起來,傳授三級跳遠具體的教學內容:熟悉、掌握三級跳遠的三跳方法及三跳節(jié)奏,詳細向學生講解三級跳遠技術,必要的時候要出示小黑板。三級跳遠技術分為如下:第一跳單足跳,要求用有力的腿完成單足跳;第二跳跨步跳,強調做出跨步跳的前跨和前擺;第三跳雙腳跳,要求學生要屈膝緩沖,分步講解完成后,向學生示范一次完整三級跳遠動作,之后指導學生自主練習。
3.能力提升。在三級跳遠能力提升階段,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與能力,設置8塊練習場地,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自由選擇練習區(qū)域,這樣可以更好地實施分層推進,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三級跳遠學習、練習的興趣和斗志。在能力提升階段,允許學生自己動手調節(jié)呼啦圈之間的距離,練習較好的學生會越跳越興奮,練習積極性越來越高;一些跳躍能力稍弱的學生,練習積極性較差,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將所有學生集合起來,將能力較強的學生與能力稍弱的學生混合成組,由組內成員推舉小組長,在小組長帶領下練習,并制定較高規(guī)格的要求標準,要求所有學生均達到某一水平的跳躍后,才能進入到下一水平的練習。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加強了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指導、練習的氣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互幫互學、集體主義的精神。
實踐證明,分層推進教學模式各技術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在增強學生的信心,提高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的同時,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中學三級跳遠教學中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作為三級跳遠教學的基礎,各中小學校要建立系統(tǒng)化的培養(yǎng)體質,科學化訓練青少年三級跳遠運動員,建立一套三級跳遠運動員的科學選材標準,根據(jù)三級跳運動員的專項成績增長規(guī)律和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特點安排訓練,在基礎訓練階段不宜過多安排專項強、負荷大的練習,而應充分發(fā)揮少年兒童自身潛力,并及時給予定向引導,使青少年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發(fā)展。發(fā)展三級跳遠的速度素質要從少年兒童抓起,貫穿于三級跳遠訓練的全過程。重視青少年三級跳遠運動員的基本技術訓練,力求在運動員進入成年之前就形成穩(wěn)固的專項技術,為以后的訓練打好技術基礎。
參考文獻:
[1]臧繼斌.體育教學的跳遠技術綜述[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03).
[2]楊愛華,李英,徐林紅等.我國男子三級跳遠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04).
[3]潘艷.分層推進的三級跳遠教學設計[J].中國學校體育.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