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所謂“板塊式教學”,就是在一節(jié)課或一篇課文的教學中,從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幾次呈“板塊”狀分布的教學內容或教學活動,即教學的內容、教學的過程都是呈板塊狀分布排列而又逐步逐層的深入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我國許多地方都得到了應用和推廣,其中較為出名的是余映潮老師的“板塊式教學”。余映潮“版塊式教學”課堂設計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大有不同,是一套較為系統(tǒng)而全面的課堂教學設計方法,是全面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論,為傳統(tǒng)語文教學開拓了新視野,對實現語文教學科學性與藝術性的有機統(tǒng)一開辟了一條有效的路徑,對目前的語文課改有較大啟示。
[關鍵詞] 余映潮;板塊式教學;課堂設計
一、前言
余映朝“板塊式教學”設計是在指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在運用學習方法的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其核心是學生主體理念得到全方位的落實;設計的教學過程與方法堅持了簡潔實用的原則;設計思路追求的境界是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和諧統(tǒng)一,合乎語文素質養(yǎng)成的特有規(guī)律。
他提出了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三要素論”——“誦讀,品析,積累”,進而概括出中學語文閱讀教學“20 字訣”——“思路明晰,提問精粹,品讀細膩,活動充分,積累豐富”。這為后來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提供了新依據。集中體現了“版塊式教學”在語文教學設計思路方面的追求與創(chuàng)新。
二、余映潮“板塊式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應用中的作用
余映潮“板塊式教學”模式中,要求每一個“板塊”都著重于某一角度、某一層次的內容,教師可以充分運用自己的教學技巧與教學智慧,對課堂教學進行設計加工,從而增強了語文教學的目標意識、指向意識,知識傳授、能力訓練方面有效進行了集約,大大減輕了師生的負擔,學生也易于接收。它的基本流程是三至五板塊前后有機勾連,分層推進,學生由認讀感知到逐步理解,再到思維發(fā)展,是一種線條分明的教學思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學生閱讀思維的方法和習慣。從教材方面來看,余映潮“板塊式教學”中要求重視對教材的整體把握,從一篇課文的整體出發(fā),安排教學結構,系統(tǒng)、完整的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樣教師就能從教材中選擇最能表現課文主旨或課文特色、而又有內在聯系的板塊組織教學活動,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感知、把握教材信息的能力。從學生角度來看,“板塊式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感性到理性,步驟清晰,可操作性強,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閱讀與思維的能力。
三、如何巧用余映潮“板塊式教學”模式進行有效教學
余映潮“板塊式教學”模式中的策略有很多。1、師生互動式的討論。在學習新內容之前,老師引導學生思考一些問題并與學生展開討論,這些問題本身的獨特性和表述的新穎、優(yōu)美,使人耳目一新,使學生樂于接受并易于接受。他的教學設計自覺地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如教學《七顆鉆石》一文中,余映潮老師是這樣導入的:“咱們今天來學習《七顆鉆石》,這是一節(jié)閱讀活動課。什么是閱讀活動課呢?就是又要閱讀、又要說話、又要探討、還要想象的課”。然后他會具體帶領學生去完成這些任務,讓學生在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中學習知識。2、問題引導策略。提問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余映潮老師的問題總能從整體上把學生深深引入課文,發(fā)現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因為這些問題是經過高度概括提煉的,是經過精細閱讀課文與精心思考教學的結果。3、注重學習方法引導。余映潮老師很重視對學生的學法指導,他曾說:“從語文教學現狀看,學法指導課實實在在是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弱勢群體……”。4、激趣引導策略。在余映潮老師的課堂上,學生們積極性很高,都很樂于學,這與余映潮老師善于激發(fā)學生興趣是密不可分的。
四、“板塊”這種簡而實用的教學模式將是語文教學方法中的一次巨大跨越
在語文課堂教學藝術研究方面,想讓藝術的教學設計走進千萬個一線語文教師的課堂,特別是農村基層語文教師的課堂。要做好這一點,需要關注兩個關鍵性的問題:一是所謂的教學藝術必須很簡單,必須便于操作;二是所謂的教學藝術在實用中一定要有很好的效果。由于簡單,大家能夠去實踐;由于有實效,大家都會喜歡。這樣的“藝術”就容易被大家所接受。而這就是余映潮“板塊式教學”模式理念,近年來余映潮的“板塊式”在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推廣,說明了這種教學模式是深得學生喜歡的,是眾多一線教師認可的。在新課改背景條件下,余映潮“板塊式教學”已然成為教學方法中一種必然趨勢。在我們今后的語文教學中也會被越來越多的應用于課堂上。要想讓“板塊式教學”這種教學藝術得到更大發(fā)展,筆者認為需要結合下面幾種藝術:1.教師認真研讀材料的藝術,從科學的藝術的角度多樣地研讀教材。2.教學思路清晰的藝術,也就是“板塊式教學思路”的設計藝術。3.簡化課堂提問的藝術,也就是“主問題設計”的藝術。4.善于進行教材處理的藝術,也就是“選點精讀”的教學藝術。5.對學生進行有效訓練的藝術,也就是“學生活動設計”的藝術。只要很好的貫徹了上面藝術教學的方法,“板塊式教學”模式必將獲得更大的活力。
四、結束語
余映潮“版塊式教學”模式,適合教師輔導,利于學生自學,方便師生互動,體現了為學生自主學習服務,科學的確定教學板塊,有效的安排板塊教學,再輔以良好的學習支持服務,一定能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成麗君.初中語文板塊式教育再探.江蘇教育研究.[J]2011年06期
[2]王素娟.余映潮語文教學設計思路探析.首都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10月30日
作者簡介:劉璐,常州市河海中學,研究方向:中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