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海峰
賓語從句是九年級英語的重點和難點,是歷年中考試卷考查的熱點之一,且所占分值權重較大。由于受到狀語從句、定語從句的干擾,不少同學因弄混三種從句在中考時丟分。對于賓語從句,筆者總結了一套獨特的學習方法,愿能給中學生帶來幫助。
首要問題是怎樣辨別賓語從句,先觀察下面三個例句:
1.I know when he arrived here.
2.She told us that they were farmers.
3.Im thinking about if/ whether he is right.
上面三個例句中的劃線部分即為賓語從句。賓語從句就是一個句子做主句的賓語,在初中階段,這個句子一般是陳述句、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例子中的黑體部分為賓語從句的引導詞,除陳述句做賓語從句時,引導詞(that)可以省略,其他類型賓語從句的引導詞一般都不能省略。簡單復習后,請結合上例思考三個問題:
1.賓語從句的引導詞有哪些?2.賓語從句的位置有何特點?3.如果去掉賓語從句,會出現怎樣的現象?
我們先看第一個問題。從例句中我們不難發(fā)現,賓語從句的引導詞一般有三類:陳述句做賓語從句用“that”引導;一般疑問句做賓語從句用“if/whether”引導;特殊疑問句做賓語從句用“特殊疑問詞”引導。這三類引導詞是賓語從句的特征之一。
賓語從句的位置又有何特點呢?顯而易見,賓語從句的位置較為固定:它們或用在動詞、介詞之后;或做直接賓語,位于雙賓語之尾。賓語從句的特殊位置,也是其區(qū)別于另外兩種從句的標志之一,為便于記憶,我們可以把賓語從句的位置總結為“動賓、介賓、雙賓語”。
我們看最后一個問題。如果去掉賓語從句,那么上面的三個例句就變成了:“I know…”“Im thinking about…”“She told us…”,顯然,改變后的三句話都不能表達說話者的意圖,不是完整句子?!叭サ糍e語從句,主句不完整”是總結出來的實戰(zhàn)經驗,也是判斷賓語從句的最后一招“殺手锏”。因為狀語從句、定語從句如果被去掉后,主句的“主謂賓”結構還是完整的,不影響主要意思的表達。
如果考題里的句子同時具備以上三方面特征,就可以肯定的判斷:這個句子就是賓語從句。那么,賓語從句的考查在中考中又是怎樣呈現的呢?請看下面這道中考題,其正確答案是C選項。
I didnt understand C ,so I raised my hand to ask.
A.what did my teacher say
B.what does my teacher say
C.what my teacher said
D. what my teacher says
看后,請思考三個問題:1.從句用什么語序?2.從句的時態(tài)與主句時態(tài)有何關系?3.其他三個選項為何不對?
由正確答案C選項可知,賓語從句用的是陳述句語序。與陳述句語序相對應是疑問句語序。如果C選項用疑問句語序說,應該是這樣的:What did my teacher say ?也就是A選項。與A選項同理,B選項雖然時態(tài)有變,但也是疑問語序,故也不對。換句話說,三個干擾項中,由語序產生的干擾項占了兩個。我們不難看出“賓語從句用陳述句語序”是其重要考點之一。
那么D選項又為何不對呢?D選項語序雖然是正確的,但是時態(tài)卻出現了問題。賓語從句對于主句來說處于“從屬”地位,從句“說”(said)的動作要“遵從”主句“不明白”(didnt understand)動作“過去發(fā)生”的時間,同屬“過去時間”范疇;所以當主句為過去時,從句也要用相應的過去時態(tài)。我們可以總結為口訣“主過去,從過去”。
再思考:如果把主句變?yōu)橐话悻F在時,那從句用哪個選項適合呢?D選項適合,可理解為“我經常不明白老師說什么”;C選項也適合,可理解為“我不明白老師過去說了什么”;當然還可以用“What my teacher is saying”或“What my teacher will say ”等作從句,可以理解為“我不明白老師正在說什么”或“將要說什么”等。這些時態(tài)自然變化后的賓語從句都是正確的,由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當主句為一般現在時,從句用自然而然的時態(tài)。以上規(guī)律可以總結為口訣“主現在,從自然”。
賓語從句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在中考中也時??疾椤绻麖木涫强陀^事實、普遍真理,那么它就不受主句時態(tài)的限制。如,My teacher told us that the sun rises in the east.此例中主句雖然是過去時,但是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太陽都會從東方升起,這一客觀事實不會因時間改變而改變,所以永遠用一般現在時。
時態(tài)是賓語從句的難點,受其他兩種從句的知識干擾最大,為便于記憶,我們把賓語從句中主、從句時態(tài)的關系總結為:“主過去,從過去;主現在,從自然;從真理,永一般?!?/p>
最后,我們把賓語從句的實戰(zhàn)步驟再理順一下:第一步,從引導詞、從句位置及去掉從句后的現象三個角度判斷該句是否為賓語從句;第二步,如果是賓語從句,在“實戰(zhàn)”時主要注意兩點:一是從句用陳述句語序;二是利用三句口訣,確定時態(tài)。賓語從句的引導詞相對簡單,不再贅述。
(作者單位:河北涿州市雙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