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捷
摘 要: 對館藏文獻進行二次加工和研究,往往能使文獻發(fā)揮出較大的社會影響,作者根據(jù)北方民族大學(xué)圖書館收藏的上?!渡陥蟆酚坝”?,對早期《申報》報載短篇小說作家進行分析。
關(guān)鍵詞: 館藏文獻 《申報》 報載小說 作家群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終結(jié)了幾千年的封建制度,腐朽的封建清王朝被民國代替,辛亥革命也就成了中國歷史的一個分水嶺,故筆者以辛亥革命為界將1872年至1919年《申報》報載短篇小說的搜集工作分為兩段進行:一是1872年4月《申報》創(chuàng)刊至1911年2月;二是1911年9月《申報》自副刊“自由談”出版開始至1919年6月五四運動截止,所以作家群的分析分為兩個時期。
1. 1872年4月——1911年2月的作家群
《申報》最初的辦報理念是以新聞事件的真實性和時效性為主,以小說創(chuàng)作為有益補充,從而吸引士農(nóng)工商等各個階層的人閱讀報紙。但是這種努力很快便淺嘗輒止,因為人們認為小說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所以在此后長達三十五年的時間里,《申報》從未聲明要刊登小說,直至1911年《申報》副刊“自由談”出版,《申報》報載小說才真正開始發(fā)展起來。所以,1911年之前的作家能夠確定身份的很少,大多數(shù)作家只能靠相互印證判斷出他們是報館報人而已。
1.1可確定身份的作家
由于這一時期《申報》沒有小說專欄,且短篇小說的作者基本上是使用筆名或有些根本沒有注明作者,因此這一情況給研究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如這一時期已查實的77篇短篇小說中只有12篇的作者得到了確認,且只有5位作家,即王鐘麟5篇、張叔通4篇、程瞻廬1篇、張春帆1篇、王鈍根1篇。
1.2未能確定身份的作家
由于資料匱乏,筆者無法對剩余的65篇短篇小說進行具體到個人的辨析,但小說刊登的某些情況仍透露了一些值得探詢的信息。
首先,署名相同的作者的幾篇小說,發(fā)表時間非??拷?,甚至是連日依次刊發(fā)。如1908年1月11日至24日,《申報》連續(xù)刊登了署名為“無術(shù)”的6篇短篇小說,署名為“無術(shù)”的一篇短篇小說在連載過程中又曾署過“賢”的名字,極有可能為同一作者的兩個不同署名。
其次,一些小說作者的署名與該報論說稿件的署名相同,如“春”、“庸”等,這些作者也很有可能是該報主筆。
2. 1911年9月——1919年6月的作家群
1911年8月24日《申報》“自由談”創(chuàng)刊,小說有了固定欄目。《自由談》創(chuàng)辦的初期思想是游戲消閑的“自由筆談”,它的欄目分為“游戲文章”、“海外奇談”、“豈有此理”、“博君一粲”等,其內(nèi)容為滑稽文、詩詞曲、談叢、說部并加傳奇、彈詞、劇評等?!渡陥蟆ぷ杂烧劇返膭?chuàng)刊,繁榮了小說的創(chuàng)作,也增加了小說作家。
2.1可確定身份的作家
1911年9月至1919年6月《自由談》上共刊登短篇小說233篇,有79篇的作者得到了確認且有22位作者,分別為李定夷1篇、王鈍根9篇、鎖尾生1篇、李涵秋1篇、沈嘉鳳8篇、劍秋3篇、劉半農(nóng)2篇、周瘦鵑10篇、徐卓呆1篇、馮叔鸞2篇、程小青3篇、胡寄塵2篇、陳小蝶9篇、陳蝶仙7篇、李常覺8篇、吳覺迷4篇、范煙橋1篇、聞野鶴2篇、陳承祖1篇、陳景韓1篇、劉麟生1篇、陳小翠2篇。
縱觀以上22位作者,基本上都是鴛鴦蝴蝶派的作家,所以《自由談》在這一時期可以說是鴛鴦蝴蝶派的大本營。但它不是單純地以描寫“才子佳人”為主,而主要表現(xiàn)了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思想意識,表達了病態(tài)社會中小市民階層的藝術(shù)趣味,抨擊了當(dāng)時社會的黑暗面,揭示了當(dāng)時社會的種種弊端。
2.2未能確定身份的作家
無法確定作家身份的還有164篇(含沒有注明作家),其中以“嘉定二我”為筆名的小說有17篇,以“龍”為筆名的小說有12篇,可謂高產(chǎn)作家。他們投身小說創(chuàng)作,并通過報紙這一全新的傳播媒介迅速發(fā)表作品,在客觀上促進了晚清小說的繁榮。
因材料匱乏,本文只是對早期《申報》報刊短篇小說作者進行的一個大致的分類,無法進行具體到個人的辨析。
3.作家群出現(xiàn)的原因及作用
通過本文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早期《申報》報載短篇小說作家群是隨著《申報》主筆的更替、辦報風(fēng)格的不同而變化的,早期《申報》第一階段的小說作家多為科舉制度廢除后的晚清文人,而第二階段的小說作家多為鴛鴦蝴蝶派的作家,同時還出現(xiàn)了很多翻譯家和女作家。
究其原因主要是:清朝末年,科舉制度的廢除切斷了普通文人從政的途徑,迫使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權(quán)衡利弊,在社會的變革中捕捉新的立足機會;而小說在“小說界革命”的號召下,地位空前提升,為文人進行小說創(chuàng)作鋪平了道路;小說稿費的普及與制度的建立,又直接刺激了文人的寫作熱情,因為這些酬勞足可以養(yǎng)家糊口,為那些從科舉中脫離出來的文人開辟了新的謀生之路,于是大批文人開始聚集于各大報紙,投身報載小說創(chuàng)作,形成了晚清最具特色的報載小說作家群??傊?,科舉制度的廢除、小說地位的提升、小說稿費的產(chǎn)生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使得更多的文人投身小說創(chuàng)作,成為了近代的職業(yè)作家。
他們的小說創(chuàng)作一方面為報紙贏得了讀者,提高了報紙的發(fā)行量,另一方面擴大了小說的傳播范圍,使小說步入了大雅之堂,成了人人了解且關(guān)注的文學(xué)形式,啟迪了民智,促進了社會文化的繁榮,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本文為北方民族大學(xué)2011年校內(nèi)課題,課題編號為2011Y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