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職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本文就如何將“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談了自己的看法,這樣做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職 任務驅動法 教學方法 計算機網絡安全
與普通高校的學生相比,高職高專的學生起點較低,而社會對于大學畢業(yè)生的計算機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計算機課程時改進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队嬎銠C網絡安全》課程涉及的內容較多,尤其是理論多,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往往以教師為中心,導致有些學生喪失了對網絡安全方面的學習興趣,壓制了學生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忽視了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抑制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通過數(shù)年的《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的教學實踐,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筆者認為,“任務驅動法”可以在《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教學中取得較好的效果,是一種適合《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教學的方法。
1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特點
它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注重學習的循序漸進和積累的老套路,是一種以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加以引導的一種教學方法,是以完成一個任務作為驅動來進行教學,不再按照教學內容的從易到難的順序,它是一種以“任務”為中心,促使學習者主動吸納、調整、重組自己的知識結構,從而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教學方式。采用這種學習方法,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任務”, 在完成“任務”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典型的所要處理“任務”的驅動下展開教學活動。
2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將“任務驅動”教學法分為以下四個階段來組織教學:
2.1 提出任務。任務的設計是否合理是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關鍵,它將決定學生是主動學習還是被動學習。教師在課前應當仔細研究教學內容,將其設計成一些具體、可操作的任務。要將學過的知識和即將要學習的知識包含到任務中去,使學生能夠在完成任務時既學到了新知識,又復習了舊知識,同時還學會了綜合運用知識。任務的設計不僅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而且要注重實用性。同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的、具有顯而易見的實用任務,往往能強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設置任務順利完成。在這些實用性任務完成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認識到計算機網絡安全的作用,加深對這門課程應用前景的認識,從而增強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任務還要有創(chuàng)新性,給學生留下可以創(chuàng)新的空間。例如,在講授網絡嗅控章節(jié)時,可以要求學生自已架設FTP服務器,通過Sniffer,ethercal等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包的截取和分析,提取出FTP用戶名和密碼。這個任務就包含了以前已學過的知識,如網絡操作系統(tǒng)的使用,F(xiàn)TP服務器的架設,Sniffer,ethercal軟件的使用等,也隱含了新的知識,如TCP數(shù)據(jù)報的格式,網絡卡的工作方式等,然后對QQ通訊內容進行截取,要求嘗試分析能否得到聊天內容,使學生認識到在網絡環(huán)境下通訊時對信息加密的重要性。學生完成這個任務的同時,也學會了知識的綜合應用。再如在講解病毒和木馬時,要求學生將木馬上傳到服務器,了解木馬可能帶來的危害,并進行查殺。這里就用到了如何對木馬進行隱藏,如加殼或花指令等;如何對計算機可能受到病毒和木馬的侵害進行分析;如何加
強防護,保護計算機網絡的安全等,給學生充分的發(fā)揮空間。
2.2 分析任務。教師在提出任務之后,要注意引導學生分析任務,分析任務處于整個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具體任務的不同,得出完成該任務的思路、完成任務的方法及具體操作步驟??刹扇《嗝襟w演示、講解、學生自己探索等多種分析方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一般處于中心地位,發(fā)揮主導作用。為最終達到完成任務的目的,可以遇到較為復雜的任務時,將任務劃分為若干個子任務,這些小任務在解決起來就相對而言容易一些。
2.3 學生完成任務。教師利用這段時間巡回指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共性問題。老問題學生自己解決,新問題即新知識點,問題提出后,就需要開始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了,要通過師生的共同探索來解決,或采用啟發(fā)式的提問一步步來幫助大家解決,教師也可讓完成任務較好的學生給大家統(tǒng)一示范,對學生的個別問題則可進行單獨輔導。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此過程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培養(yǎng)、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讓學生親身感受認知的過程。
這個階段時間比較長,占整個教學進度的一半時間左右。教師應該讓學生自己選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嘗試,在教師的引導啟發(fā)后,許多學生都想動手實踐,使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慢慢體會、感受和領悟。教師可以采取選擇多種學生完成任務的方式,根據(jù)學生的掌握程度不同和教學任務的難易程度不同,可以僅提出任務沒有提示,讓學生按任務要求獨立完成;或給出與課堂同類任務及有關提示,讓學生完成相應任務;也可以將課堂“教學任務”讓學生照葫蘆畫瓢,重做一遍。
2.4 評價學習效果。教師要組織學生對完成任務的過程和結果進行歸納、總結和評價,對知識點進行總結,查漏補缺,對部分難點進行示范,使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能夠跟上教學的進度。要注重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的評價,實行鼓勵性評價,同時要注意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激勵學生的成就感。如果教師僅僅發(fā)揮個人權威,憑借自身的經驗評價學生,往往有失公正,容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因此,評價方式應該靈活地采用個人自評、組內互評、組間互評和教師點評等多種評價形式。
3 使用“任務驅動法”應注意的問題
3.1 采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時,為使教師對知識進行講解、演示后,學生馬上就能動手實踐,最好在具有交互式的電子教室或多媒體教室中進行,從而使其在實踐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從而使任務驅動法的四個步驟環(huán)環(huán)相扣。
3.2 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時,一定要注意任務的設計,一是設計任務必須目標明確、編排合理;二是設計任務時應面向全體學生,在難度上有層次性;三是設計的任務要有意義和深度,利于探究;四是應根據(jù)教學內容、學生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
3.3 教師要及時進行角色轉換。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的知識不是靠教師的灌輸被動接受的,要明確自己所擔當?shù)慕巧?,“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才是“任務驅動”法的基本特征,它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主動建構起來的。
3.4 任務驅動法不是對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中的所有內容都有效。在教學中應對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的內容進行深刻細致分析,采用任務驅動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對于操作技能要求較高的網絡攻防軟件的學習,對于理論性較強的密碼學等知識則不宜采用。
4 總結
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是具有明顯信息時代發(fā)展特點的課程,使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計算機技術知識和技能,根本改變了知識的傳輸方式,以由表及里、逐層深入的學習途徑,在教學中開展“任務驅動法”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每個學生都有嘗試成功和創(chuàng)新的機會,尤其重視個性化教學,把靜態(tài)的教學變成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的開放式教學。實踐證明,“任務驅動法”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協(xié)作精神均有很大幫助,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遲國棟.“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高專計算機基礎課教學中的應用.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5.
[2]蔣友明.計算機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初探[J].現(xiàn)代技能開發(fā),2003(6)38-39.
[3]陳建新.任務驅動法在計算機實訓課中的實踐與探索[J].邢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5)68-70.
[4]孫玉坤.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任務驅動教學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劉曉梅.參與式教學在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2(36).
[6]魏桂梅,劉曉梅.面向醫(yī)學院的醫(yī)療低值易耗品管理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J].科技信息,2010(03).
[7]周巧婷.基于XML與Web Service的分布式數(shù)據(jù)查詢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科技資訊,2009(20).
[8]胡國勝,王荻,余愛民,周巧婷.帶形狀參數(shù)的2m+2次Ball曲線構造及應用[J].工程圖學學報,2009(05).
[9]潘宏斌,李偉,容會.基于行動導向的高職計算機類課程開發(fā)探索[J].價值工程,2012(33).
[10]蔣曉川,潘宏斌.基于中國移動CMPP的短信平臺的設計與開發(fā)[J].價值工程,2012(03).
作者簡介:
遲國棟(1974-),男,黑龍江哈爾濱人,黑龍江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信息應用技術系副教授,從事計算機網絡安全、網絡數(shù)據(jù)庫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