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霞
【摘要】新課標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不但要求教師必須有較高的業(yè)務水平,還需要教師更新觀念,加強指導。尤其要抓好課堂設計,把握教材內容,讓學生學會理解、學會自主學習,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并注重情感體驗,讀寫結合,真正讓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關鍵詞】閱讀教學 教材 表達技巧 角色 讀寫結合
隨著語文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舊的語文教學方法越來越不適應學生的發(fā)展,只有認真研究教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尤其在閱讀教學中狠下功夫,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所以,要提高學生閱讀的整體水平,教師必須從自身的業(yè)務素質抓起,同時要更新觀念,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以便研究出適合學生實際的新的教學方法。下面簡單談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幾點做法,以供大家商榷。
一、抓好課堂設計,提高閱讀教學水平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課程目標是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的。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币虼耍Z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設計時,要注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提高,注重對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的改變,注重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首先,在教學思想上,要把握住三維目標的有機統(tǒng)一、協(xié)調配合,在閱讀教學中起到恰當作用。其次,要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蓜?chuàng)設情境進行探究閱讀,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體會到無窮的樂趣,真正落實三維目標,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第三,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評價時,要避免只從分數看結果的評價方法,應采取多種評價方法,使學生能盡快提高。例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得積極向上、思維活躍、活潑可愛或者低沉冷漠、呆若木雞等,都可以看作“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評價標準。第四,加強閱讀訓練,提高課堂效率。初中語文閱讀課應加強閱讀訓練,“以知識為先導,以實踐為載體”,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所以,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要以閱讀訓練為重點,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分析綜合的能力,進一步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二、抓好教材,注重實際
教師如何使用教材,充分發(fā)揮教材的引領作用,還需要教師認真把握,細致研究,這樣才能更好地選擇適合學生實際的內容,有的放矢,發(fā)揮重大作用。有些教師在使用教材時沒有認真研究,沒有有目的選擇,而是面面俱到,或者以單純傳授基礎知識為目的,沒有以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為前提,讓學生按部就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沒有很好地利用和開發(fā)教育資源,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很好地發(fā)揮。
三、加強語言品味,體會表達技巧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對課文語言進行揣摩品味,提倡學生誦讀,讓學生在誦讀中感悟文章內容,體會文章主題,從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在學習《蘇州園林》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在多讀、多品味的前提下,自然地找出中心句,然后指導學生細致品味重點詞語在文章中的作用,從而體會作者運用語言的獨具匠心,也能使學生很好地把握教材,體會文章的表達技巧,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掌握。
四、轉變角色,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還需要各位教師不斷探討。但是,總是有些教師改變不了以前那種“滿堂灌”的做法,總怕學生沒有掌握好,面面俱到,越俎代庖,教師非常疲勞,學生卻收效甚微。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應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探究、學會自主學習,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勤學善思的能力,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尤其是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自由朗讀,細細品味,“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這樣,學生會深深感覺到讀書的樂趣,也能很好地理解課文內容,課堂氣氛也會變得非?;钴S。因此,要多給學生留一些自由讀書的時間,千萬不能草草了事,這樣學生不但不能很好地理解課文,讀書也會變成一種應付,時間長了,就會變得害怕讀書,理解力下降,也會對語文失去興趣。
五、讀寫結合,立竿見影
在閱讀教學中,只有讓學生在指導下多讀、多品味,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題。同時,要注意閱讀和寫作緊密結合在一起。閱讀實際上是品味和體驗作者情感、感悟作者心靈的過程,也是自我積淀、自我升華的過程,這些情感體驗只有通過寫作才能很好地表達出來。有很多學生似乎形成了一個怪圈:只要是教材選的文章,學生就很少去看,總覺得文章經過語文教師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作者在當時社會環(huán)境中的心態(tài)等等的分析,把本來非常優(yōu)美的文章分解得支離破碎,讓人感覺到索然無味,根本沒有什么美感。所以,應該讓學生在自己朗讀、品味的前提下去感受文章主題,體會文章中的優(yōu)美句子,并加強積累,這樣在寫作時才能“下筆如有神”,寫出優(yōu)美感人的文章。因此,語文學習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在寫作上,只有讓學生學會體驗情感,感悟生活、人生的酸甜苦辣,才能真正體現出閱讀教學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