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紅
摘 要:在教學中,許多老師提出:“如何把握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的教學?”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對這一問題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他指出:“精讀課文擔任著授之以‘法的角色,而略讀課文則為用‘法服務?!?/p>
關鍵詞:略讀;指導;方法技巧
略讀課文的教學要側重于閱讀知識和方法技巧的指導。因此,教師教學略讀課文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要重視略讀課文在單元中的位置
略讀課文的教學,一是把握好課文在整個單元中的地位。略讀課文應該是精讀課文的有機延伸,是將精讀學習所習得的方法進行實踐運用。二是要把握好方法上的“粗放”。略讀課文只有一課時,因此,絕不能求全、求深,抓住一點,一課一得就可以。教師在課前要細細研讀,這樣才能做到該“精”的精,該“略”的略。
二、略讀課的設計應以大板塊、大框架的設計為主
略讀課的設計避免精讀課的線性設計,教學流程不宜過細過精,要給學生留出整塊的自主閱讀空間。
如,教《好漢查理》一課時,先讓學生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找出查理原來是個怎樣的孩子;再讓學生細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查理后來是個怎樣的孩子;最后小組合作討論,談談查理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從而凸顯這個單元“愛”的主題。
教學應從閱讀技能的鞏固、運用著眼。閱讀活動前,應讓學生明確閱讀的目標,并在閱讀活動之后評價一下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閱讀活動的設計也要避免精讀課的講析,應以練習設計為主,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在自主的言語實踐中提升語文能力。
那么,教學略讀課文時要不要拓展?我認為教學中拓展資料,不是要不要拓展的問題,而是朝哪個方向拓展的問題。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如,教學《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課時,學生收集到以下資料:香港的歷史、香港是航運中心、香港是貿(mào)易中心、香港是金融中心。
因為,后面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書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所以,沒必要拓展,第一方面的內(nèi)容就應該展示出來,讓學生了解香港的歷史,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
因而,從哪個方向拓展,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定論和標準,關鍵要看學生的理解和承受能力以及教師對教材的整體把握和駕馭能力,需要教師的智慧。不論是否拓展,希望最后的提升對學生的心靈和精神成長有更高的引領作用。
(作者單位 江西省吉水縣青少年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