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
摘 要:教師要注意從學生的身心特點、人生經歷、個人興趣等特點出發(fā),充分調動學生的個性、情感、思維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學生主動參與到作文教學活動中來,最重要的是構建開放的作文氛圍。在語文作文教學實踐中,應努力探索,勤于實踐。
關鍵詞:作文;寫作興趣;賞識教育
一、話題開放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感興趣的作文教學,才能讓學生產生交流和寫作的欲望,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開啟學生的想象力,使他們說真話、抒真情,崇尚真善美,摒棄假丑惡。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所以語文教師的作文教學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產生寫作激情。
話題開放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入手,允許學生不用寫教師規(guī)定的題目。也不局限于寫一日一事,可以將昨日的事和今日的事連在一起寫,甚至還可以想象遙遠的古代。作文不單單要記事,還可以抒情、寫景。如寫家人間的濃濃親情,同學之間的深厚友情,寫大自然的美景等。初中孩子開始接觸社會、網絡,自然會對種種社會現象有了自己的看法,筆觸雖稚嫩,但涉及社會各個領域。如周寧同學寫在超市看到一個母親帶著孩子偷東西,引起了她的思考:這樣的行為對孩子的身心帶來怎樣的影響?并由此聯系到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引發(fā)的一些社會問題。這篇文章選材新穎,再巧用修辭,語言誠懇,觀點可圈可點。
二、用賞識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可當前也有部分學生,語言貧乏、枯燥,一到作文課就無話可說,怎一個“憋”字了得。給學生營造一個開放的寫作氛圍能開啟學生的想象力,拓展他們的思維。如何做到這一點呢?重要的一點是要學會賞識學生。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地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稟賦是被賞識的渴望。“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也是說賞識教育的獨特魅力。特別是作文水平一般的學生,老師精心設計的一兩次別開生面的欣賞,不啻是沙漠里的綠洲,久旱的甘霖,無形中將會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潛能,讓學生在充滿鼓勵與期待的土壤中成長,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我發(fā)現有價值地賞識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一改過去怕寫作文竟變得盼寫作文、愛寫作文了,我想是因為在作文課上同學們收獲的是喜悅、自信、成功。
三、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開放
在教學中,我們鼓勵學生作文在思想內容思維形式上富于創(chuàng)新和開放,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教師教給學生開放的思維的方法,在話題作文的訓練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開放性思維能力。
我們的學生長期以來思維僵化,作文常依賴《中考滿分作文》,上網查資料等拐杖,仿寫范文,步人后塵。我在話題作文訓練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打破常規(guī)思維,敢于反彈琵琶,從問題的相反方向深入地進行探索和挖掘,寫出人人心中皆有,而個個筆底全無的文章。一學生在以“春”為話題,運用逆向思維擬題《丑陋的春天》,在其他同學都寫春天美景,象征希望,他卻客觀寫到每到春天,各種蟲子出來,細菌開始搗亂,危害人類社會,果然立意不凡,效果驚人。有一女生在以“草”為話題的作文《自信的小草》中講到,許多小草都把參天大樹作為自己的目標,拼命地生長,而這棵小草依然自在地搖擺著。它說:“大樹是很偉岸,可我也有我的風采啊。”這樣的立意新穎,獨到,高人一籌。在古代被稱為“反彈琵琶”,指與通常情況下的普遍習慣的單向思維完全相反的思路,從對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問題的思維方式,看似荒唐,實際上是一種很好地打破常規(guī)非常奇特的思維方式。
三、作文批改的開放性
葉圣陶曾對學生每學期寫七、八篇作文這樣評價過:“就學生作文能力的鍛煉說,實在太少了;就教師改作業(yè)的辛勞來說,實在太重了。”傳統的作文教學把修改當成教師的事,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新課程理念下的話題作文的批改方法,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改和互改的能力,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成為整個作文教學的主人。例如:以“保持”為話題,學生寫好后,先自改,后互改,有位同學根據內容給同桌的文章“動了個大手術”,換了一個題目:《常喝心靈雞湯》,這樣的修改費了一番心思,令人刮目相看,贏得了全班同學的好評。學生的內在潛能遠非我們所想象的,學生的獨到見解有時我們是難以預測的。因此,教師指導學生寫作時應充分培養(yǎng)學生作文素養(yǎng),無論在立意、結構或者語言,甚至某個詞語的恰當運用,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
在作文教學中,我將以課程標準的新理念為指導,構建開放的作文教學氛圍,詮釋新的作文教學理念,實施新的作文教學和評改的新策略。從而更好地鼓勵學生放飛青春的想象,收獲明天的希望,激發(fā)學生的激情和靈感,讓他們寫出激情飛揚、文采斐然、血肉豐滿的新作文、好作文。
(作者單位 江蘇省金壇市白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