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奕云
口語作為英語語言聽說讀寫譯等五個方面的活動形式之一,是一種重要的語言運用能力。近年來,很多專家學者著手探索適合于中國國情的英語口語教學,學校和相關教育部門也高度重視對學生英語口語的培養(yǎng)。然而,“啞巴”英語現(xiàn)象在我國普遍存在,很多學生學了英語,最終不敢開口就熟悉的日常話題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更不用說講一口相對正確和流利的英語。這些問題歸結起來受語言、社會文化差異和學習者心理障礙等因素影響,本文將從以上這三個方面分析闡述造成英語口語障礙的成因,并探討相關的解決策略,使英語教學工作者在英語教學的活動中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從而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
一、英語口語教學的障礙
1.語言的因素
首先,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的教材仍然采用涉及科技、生物、政治、社會和制度等領域的語篇,這些側重書面語、難度極高的語篇讓大部分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背單詞和句型,理解和學習語法,翻譯中文意思,對付各級英語筆試,努力在考試中取得高分便于升學和就業(yè)。其次,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并且大部分學生的母語還可能是方言,母語對第二語言英語的習得產(chǎn)生了很強的負遷移,阻礙了英語的良性學習。例如,在語音發(fā)音方面,廣東籍的學生在[v]和[w],[s]和[z]兩對音發(fā)音不分,而湖南籍的學生在[l]和[n]兩個音上也很難發(fā)準,這都是母語對英語習得的影響,給英語口語教學帶來一些阻礙。再次,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多以書面語為主,教師與學生接觸的基本上是純正的英語書面語。在這樣的教學理念下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講的是正式的書面語,不地道、太古板。這給英語口語埋下了很大的隱患。
2.社會文化差異的因素
一方面,我國歷來重視語言知識的學習,不重視英語口語的培養(yǎng)和運用。不管是中考還是高考,都不考英語口語,英語教學只重視筆試能力和聽力的培養(yǎng)。基礎階段對于英語口語的忽視是造成大部分學生口語貧乏的重要原因,高級階段對英語口語的回避更加重學生口語表達的負擔。另一方面,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很大,英漢文化所蘊含的世界觀、價值觀、民族風俗習慣等都不盡相同。西方人常常直截了當?shù)乇磉_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而我們總喜歡謙虛、委婉地表達一些跟自己心里想法完全相反的話語。這給日常的溝通交流造成不可避免的文化歧義與誤解。
3.心理障礙的因素
首先,受儒家嚴師出高徒思想的影響,在我國的課堂里,基本上都是教師為主導者,教師通常板著一副很嚴肅的面孔對待學生,學生一犯錯,教師就馬上指正和糾正,而往往因為教師的嚴肅和過多的糾正,使學生羞于開口、失去信心、沒有勇氣說英語。其次,長期生活在母語環(huán)境下,缺少真實語言操練環(huán)境,使學生沒有機會用英語進行交流,長期不說、沒機會練習導致學生越來越?jīng)]有信心說英語,即使說出來也總覺得怪怪的,最后不敢再開口講英語了。再次,學生用英語交流時不能直接用英語思維和表達,總想把漢語翻譯成英語,導致在眾人面前頻頻出錯,產(chǎn)生羞澀心理,意志不堅定者,知難而退,慢慢地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失去信心。
二、英語口語教學的策略
1.始終堅持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首先,教師要樹立學英語為交際的目標。從教材內(nèi)容的編寫、選擇、課堂設計到課堂教學,始終圍繞側重口語來開展。把日常的招呼問候、工作學習、求職工作、消遣娛樂、飲食起居、旅游咨詢話題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中來。這些領域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詞匯、句式以及英語國家的人們使用的習語,成為口語課上教授的主要知識點。此外,生活中時常出現(xiàn)的感情或情緒的變化,例如高興、忐忑、羞愧、愛慕等,所有這些心情該如何運用英語的句式進行表達也成為口語課上的主要內(nèi)容。教師應該回避嚴謹拘束的書面語言,運用日常通適、通俗的句子或表達法,甚至是網(wǎng)絡流行語言和表達法,教會學生用英語表達。生動活潑、直截了當、簡單明了、豐富多彩的習語和感嘆語是口語課上追求的內(nèi)容,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思考和思維的習慣,能夠使用簡單通俗的詞語編輯話語,從而自然說出英語,便于溝通和交流。其次,消除母語的負遷移作用。消除母語的負面影響這需要學習者具有很強的意志力和毅力,因為學習者長期生活在母語環(huán)境下,稍不注意就會用母語翻譯英語,呼吁學習者充分利用無意識的記錄,在每天的所聽所聞所看中不自覺地學到一些表達法。
2.始終堅持導入西方文化習俗為教學內(nèi)容
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很大,要消除英語口語交流過程中的文化障礙,教師需要在口語教學中導入大量的文化知識與背景。第一,詞語文化的導入。各種文化中對具體的事物在概念上存在差異,如龍在我國與西方國家中的不同象征意義;語面意思相同的詞匯在文化上的不同含義,如farmer、capitalist與漢語中的“農(nóng)民”,“資本家”在文化含義上的差異;詞匯在文化意義上的不對等,如“weekend”與“周末”的不等值;體現(xiàn)一定文化內(nèi)涵的習語,例如Pandorasbox潘多拉的盒子含義是災禍之源。這些中西方在詞語文化上的差異和錯位便是教師在口語教學上必須講述的內(nèi)容,從而使學生消除文化障礙。第二,話語文化的導入。話題的選擇,例如談論天氣、收入等話題在不同國家文化中有不同社會含義;語碼的選擇,選擇何種方言、口語、俚語、風格來談論某一話題同樣受文化因素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jù)每堂課的教學目標,結合交際主題,向?qū)W生介紹一些與之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擴充其文化知識信息。第三,措辭和表達法的導入。不同場合下,因?qū)υ捳吒鞣降纳矸?、社會地位、情緒、關系的差異而有所不同,有時嚴肅莊重,有時活潑隨便,有時含蓄委婉,有時直截了當。這些都要求教師在教學內(nèi)容設計上應該有步驟、有計劃、層層推進地導入西方的禮儀文化、語用背景,使學生在正確理解英語的同時,恰當自如地使用英語,而不會出現(xiàn)所問非所答的尷尬境地。
3.始終堅持激勵學生、強化信心的情感路線
美國著名教育學家Bloom說過:“一個帶著積極情感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熱情、樂趣或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習得更加輕松、更加迅速[1]”??梢?,消除障礙,激發(fā)興趣,強化信心是英語口語教學的關鍵策略。要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設計好每堂課的教學活動,變課堂上教師為中心為學生為中心,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參與到英語口語的操練中來。鼓勵學生大膽說、大聲說、清楚地說,即使犯錯,也不要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樹立學生說英語的信心。教師適時播放一些其他學習者在英語口語訓練中犯錯的短片或視頻,讓學生明確不是他一個人犯錯,初學者都會犯錯,以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時在學生猶豫是否參與,或者干脆說不會時,鼓勵他們,即使是糾錯也先肯定其成績,再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學生真的有困難時,及時給予提示。同時,尊重學生的個性,實行因材施教。個性化地設計教學內(nèi)容,對于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通??商嵋恍╇y度大、有創(chuàng)新性的問題;對于英語基礎不牢靠的同學,教師盡量提一些簡單、基礎性的問題。讓學生都能答對所問的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就感,從而培養(yǎng)其自信心。
4.創(chuàng)新運用學生體驗英語的實訓演練模式
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現(xiàn)代化的學生體驗英語的實訓演練模式成為很多英語教學工作者探討的熱點話題??梢詤⒄针娨暸_現(xiàn)場直播的計算機軟件和硬件布置的設計方案,應用現(xiàn)代的攝影機、電腦、電腦軟件和網(wǎng)絡技術,設計英語情景演練實訓室,供學生現(xiàn)場體驗英語。也就是說,學生在特定的區(qū)域進行模擬角色對話,背景事先做好放置在實訓室的計算機里面,演練者可以根據(jù)話題的情景選擇適當?shù)谋尘啊@缭谶M行訂飛機票的情景對話中,演練者就可以打開計算機上售票中心背景軟件,通過攝影機錄制下來,并實時轉(zhuǎn)換到電視上現(xiàn)場直播,那么在電視上直播出來的畫面就是演練者在售票中心接聽訂票的情景了。這樣一來,演練者自己能夠?qū)崟r地看到自己在這個對話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的表現(xiàn),其他同學就像在看現(xiàn)場直播的節(jié)目一樣可以欣賞演練者的表演。同時轉(zhuǎn)存在計算機的硬盤上,便于體驗者進行翻看,總結和提高。每個口語對話視頻每隔一段時間轉(zhuǎn)放在校園網(wǎng)的網(wǎng)絡空間上,供全校師生點播。通過這種全新的體驗英語的實訓演練模式,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隨著對外交流的進一步深入和素質(zhì)教育的廣泛開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成為英語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針對口語教學策略,我們提出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導入西方的文化習俗的教學內(nèi)容,激勵學生、強化信心的情感教育,創(chuàng)新運用學生體驗英語的實訓演練模式等4個教學策略,以期對英語教師的教學實踐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美]布魯姆.教育評價.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
[2] 王嘉毅.課程與教學設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