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要:隨著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提高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是財務管理教學工作者一直關心和重點思考的問題。對高職院校財務管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剖析,提出了完善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職教育;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3)05-0134-01
財務管理是高職會計專業(yè)的核心課程,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由于其理論抽象,涉及的知識鏈長,公式多,計算繁雜,也是教學難度較大的課程之一。如何貫徹高職院校的教學理念,改革現(xiàn)有的財務管理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對財務管理課程教學進行了一些思考。
1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現(xiàn)狀
1.1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效果不理想
長期以來,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教學仍存在重分數(shù)輕素質、重理論輕應用、重方法輕思想的問題。許多財務管理教師在制定專業(yè)教學計劃時,往往只注重財務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傳授,很少考慮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財務思維模式、財務素養(yǎng)、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現(xiàn)實財務問題的能力。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大多數(shù)學生在財務管理課程的學習中習慣于以書本為準,以教師為準,學生的主體意識薄弱,求新、求異思想欠缺,致使教學效果不理想。
1.2教學內容陳舊,應用性不突出
從高職財務管理教學現(xiàn)狀來看,教學內容比較多,理論性強,前后內容聯(lián)系較密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將教材上基本的理論與例題從頭到尾一章一章講解一遍,對于如何運用財務管理知識去分析具體公司的財務狀況、如何進行財務評價,如何利用分析的結果指導實際工作等應用性問題卻很少講授,學生理解起來比較繁雜難懂,導致很多學生學完財務管理之后只能背住幾個概念和公式,而不能將財務管理轉化為分析財務問題的工具,運用到實際生活工作當中。
1.3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單一,教學質量不高
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忽視了對多種教學方法、現(xiàn)代教學設施的有效運用,基本采用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以系統(tǒng)知識傳授為核心”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教師比較強調理論知識的學習,很少講解理論在實踐中的具體運用。雖然改變了過去“黑板+粉筆”的教學手段,普遍制作PPT課件,采用多媒體教學,但從教學實踐看,財務管理課程對于多媒體的運用在某種程度上還停留在“媒體播放器”的水平上。而且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不寫板書,課堂教學的信息量過大、教學進度太快,學生很難把前面講到的內容記住,將致使學生沒有充分時間思考問題,不利于學生邏輯推理和論證能力的提高。許多便于學生在實際分析中運用的工具,例如用于計算財務比率的EXCEL軟件,相關模擬軟件如ERP沙盤模擬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十分有限。
1.4實踐教學薄弱,與實際相脫節(jié)
長期以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財務管理課程雖然安排一定比例的實訓,但由于條件的限制,實訓的條件難以仿真,多采用教師授課時輔以例子、例證或通過布置一些課后思考題和習題來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另外,課程集中實訓,也就是讓學生在教室做大量的案例分析題和計算題,而這些題通常是練習性的,學生僅需要運用書本上的公式對所給的數(shù)據(jù)進行簡單演算,使得理論與實際相脫節(jié),難以達到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目的。
2高職學生學習財務管理課程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是高職會計專業(yè)學生,文理兼收,所以普遍基礎較為薄弱,尤其是數(shù)學基礎較差,看到財務管理教材充滿公式和計算,很容易對財務管理產生“先入為主”的恐懼,有些學生對財會理論缺乏深入理解,甚至認為學財務管理就是學數(shù)學,因此對財務管理課程望而生畏。二是因為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學生只注重書本上理論知識的學習,大多數(shù)學生只是死記硬背了許多現(xiàn)值、終值等的計算方法、財務比率的計算公式,對財務管理知識在企業(yè)財務活動中的具體運用缺乏認識。
3完善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的建議
3.1轉變教學理念
財務管理教學工作者的教學理念跟上時代步伐,盡快實現(xiàn)兩大轉變:一是要努力實現(xiàn)傳統(tǒng)教育“重科學,輕技術;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向高職教育“理論適度,強化技能,重在應用”的轉變,增強職業(yè)技術教育觀念,提高對職業(yè)技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二是要努力實現(xiàn)“以教師為中心”向“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轉變。
3.2更新和充實教學內容
要關注會計學科發(fā)展的成果和動態(tài),力求從學科前沿的角度,讓學生掌握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同時,根據(jù)企業(yè)實際工作的需要將一些操作性強、實用性強的方法引入教學中。這樣一方面通過引進知識來剔除財務管理教材中陳舊的內容;另一方面可增加所學知識的實用性。尤其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不要求把所有章節(jié)面面俱到,而需要通過整合,達到實用、夠用的目的。例如,資金時間價值在籌資管理和投資管理中的應用,一般書中分為了兩個章節(jié),但他們都是以資金時間價值這一章為基礎。作為籌資方和投資方,用的知識要點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通過教師對教學內容及各章節(jié)關系的整合,學生會把資金時間價值的財務理念和應用理解的更深刻。
3.3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
(1)增加參與式教學。參與式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循規(guī)蹈矩、漠視學生的教學狀況,以大膽的敢想、敢說、敢質疑的勇氣,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對重點、難點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地梳理,多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和教師的思維同步變化,例如在講解資金成本和資金結構知識點時,我們可以設計一系列問題:資金成本和資金結構如何刻畫資金成本的高低?資金成本受哪些因素影響?資金成本與資金時間價值一樣嗎?公式中為什么要扣除籌資費用?如果債券溢價發(fā)行或折價發(fā)行,債券的資金成本該如何計算?為什么權益資本要比債務資本的成本高等,一步步地引導學生去思考、討論、歸納和總結,最后引導到學習內容上。在參與式教學過程中,不是教師單純的將結果告知學生,而是讓學生在“問題—思考—探索—解答”的積極狀態(tài)中學習,從而提高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效果。
(2)采用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法是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知識的基礎之上,通過剖析具體案例,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于相關的“實踐活動”,以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結合本課程應用性較強的特點,在財務管理案例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充分參與每個案例,從最初的材料收集,到資料分析,再到基本結論給出。例如,當我們在講授資金時間價值、項目投資等內容時,“假設你打算購房,開發(fā)商提出兩種方案:一是現(xiàn)在一次性付全款,另一方案是先付一部分現(xiàn)金,剩余房款分期支付,你應如何付款?!庇秩纭澳彻居媱潖你y行獲取貸款,銀行向公司提出四種貸款償還方式:每年只付利息,債務期末一次付清本金;全部本息到債務期末一次付清;在債務期間每年均勻償還本利和;在債期過半后每年再均勻償還本利和;如果你是公司總經理,你將選擇哪種還款方式。”讓學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通過知識的運用,比較分析,做出選擇。學生在復雜的案例分析與決策實踐中,經過不斷地思考、歸納、領悟,既能學到相關的財務管理知識,更能鍛煉財務管理實踐技能,并且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課程的興趣。
(3)利用“多媒體+板書”教學。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手段不可完全被多媒體教學所取代,單一教學手段的應用往往會影響教學效果。針對財務管理課程,應以多媒體為主,以“黑板+粉筆”為輔,兩種教學手段同時運用,教學效果更佳。對于學生易于接受的內容在投影上直接講授,對于學生有疑問的問題和重點內容可以寫在黑板上或者在屏幕上用熒光筆等寫出來起到強調作用。
3.4加強實踐教學
重視財務管理課程的實踐性教學并加大投入,其實踐性教學的方式應該校內和校外相結合。校內實訓可以采用隨堂模擬實訓、階段性模擬實訓、綜合仿真實訓等形式,通過實訓使學生熟練掌握財務基本技能,促進知識技能向能力轉移,培養(yǎng)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校外實訓教學也應該采取多樣的形式,校企合作無疑是一種有效的培養(yǎng)方式。學??梢耘c企業(yè)進行長期的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實踐的場所。比如學習本課程前,讓學生走出校門到合作企業(yè)參觀,體驗企業(yè)的運作,增強學生對財務管理的感性認識。學校的教師和學生還可以對企業(yè)財務管理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和建議,達到雙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邵雪梅.關于完善財務管理教學的幾點思考[J].科技信息,2009,(18).
[2]徐曉燕.《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界,2011,(15).
[3]肖文鋒,肖莉.對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方法的幾點思考[J].會計之友,2010,(13).
[4]王娟.“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