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報道 金 希
整理報道 金 希
海洋出版社楊綏華總編采訪馬志勇部長
最近,海洋出版社楊綏華總編采訪了已經(jīng)退休的海軍馬志勇部長。馬志勇部長曾在海軍裝備部任職,他向我們講述了很多中國海洋事業(yè)發(fā)展的歷史故事。筆者節(jié)選出其中的一段中國南極之行的小故事,與讀者分享。
在馬老的印象中,這是1978年的事情。去南極考察的想法,最早是海洋局科技處提出來的。當時有一篇報道,里面說南極是“無國界,誰都可以去那兒進行科學考察”,但再過一年半年的,可能就不是這樣了,不定哪一天,再去南極,南極就變成“誰占了是誰的”的情況了。這個報道一出來,在海洋局就產(chǎn)生了一定的反響,馬老就萌生了去南極考察的想法,但那時光海洋局一個單位,并不能就這么隨隨便便地去南極。首先,去南極要解決技術上的問題,也就是船只的問題;其次,海洋局解決了船的問題,還得有一個去南極的旗號,否則,去南極只能是“師出無名”。馬老就想去科學院試探一下,看看能不能以科學考察的名義去南極,我們這么大的一個國家,要到南極去,了解南極的地理環(huán)境、大氣物理的情況、磁場變化的情況,這算是一個名正言順的事情。馬老和當時科技處的袁國和就去了中國科學院。當時中國科學院的秘書長出來接待了他們,他們兩個人就提出,想去南極考察的原因一個是南極目前任意考察的局面,可能不會持續(xù)太長時間了;第二個原因是作為一個大國,要想打破當時美蘇兩國爭霸的格局,我們在方方面面都應該去做一些大國的事情。去到南極考察的行動,一方面是政治上的需要,一方面也是科學考察上的需要。如果能批準這次調(diào)查,海洋局就可以想辦法造可以去南極的船。
中國科學院聽了馬老的想法,也表示非常感興趣,得到了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他們非常高興,這就讓中國的南極之行“師出有名”了?;氐胶Q缶趾?,馬老趕緊和海洋局的領導匯報。之后,海洋局便著手開始建造“向陽紅10”號遠洋科學考察船。再之后,就有了中國首次南極考察的光輝事跡。
歷史,就是這樣陰差陽錯。誰也不會想到,去南極考察的想法,竟是海洋局科技處提出來的;誰也不會想到,馬老和袁國和會因為一篇報道,跑到中國科學院去;馬老自己也沒想到,當時他只是局機關的一個副處長,中國科學院的秘書長一個部級干部會親自接待他們;回到海洋局跟領導匯報后,他們也沒想到事情會一步一步真的開始走了下去。這種種的“巧合”,竟然促成了中國的首次南極之行。(責編:金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