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國金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實驗過程中,要不斷地通過實驗觀察和實驗測量來搜集實驗證據,以此分析問題,歸納和總結物理規(guī)律.其中彈簧測力計是初中階段一個非常重要的力學實驗儀器,了解并掌握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非常必要.
彈簧測力計主要由彈簧、秤鉤、指針和刻度盤組成.其工作原理是:在彈簧的彈性形變范圍內,作用在彈簧上的拉力越大,彈簧被拉得越長(即在彈簧的彈性形變范圍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有:
1.估計所測力的大小,選擇量程(可測量的范圍)和分度值(刻度盤上每一小格的數值)合適的彈簧測力計.
2.觀察指針是否指在刻度盤的“0”刻度線,若不在,應先校零(通過調節(jié)調零螺母或者上下拉動刻度盤使得指針對準“0”刻度線).
3.測量時,要使彈簧測力計的受力方向沿彈簧的軸線方向,秤鉤不能和外殼產生摩擦(彈簧測力計可以豎直、水平、傾斜進行測量,但是通常不倒置使用).
4.讀數時,視線要平視指針(如果指針不正好指在刻度線上則要估讀).
例1 如圖1所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該彈簧測力計 (能/不能)直接用來測力的大小.需先 ,否則會使測得的值比真實值偏 (大/?。?
解析 了解彈簧測力計的構造,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使用測量儀器前,必須觀察刻度板,了解刻度的單位、量程和分度值,為使用時正確讀數打下基礎.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還必須了解測量儀器的構造、作用、原理以及使用方法,這樣才能正確解答有關測量的問題.
使用彈簧測力計前首先應觀察它的量程(測量范圍):0~5N,再觀察每一大格又分成5小格,每一小格(分度值)為0.2N.由于彈簧測力計未受拉力時,指針已指在0.2N的位置,所以彈簧測力計不能直接用來測量力的大小.需先校零(移動指針或刻度盤,使指針對準零刻度線),否則記錄測量結果時要把未測量時指針所在的位置當做“零”,因此,測得的結果比真實值偏大.
答案 5N 0.2N 不能 校零 偏大
思考 若測量前指針對準零刻度線上方,則測得的結果相比實際值偏大還是偏小?
例2 如圖2所示,為某同學自制的彈簧測力計.他發(fā)現彈簧測力計下不掛物體時,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指在A處,當彈簧測力計下掛2N重的鉤碼時,其指針指在B處.根據以上內容,請你給他的彈簧測力計標上刻度.要求:(1)每一大格表示1N且標上數值;(2)每一小格(即分度值)表示0.2N;(3)標明該彈簧測力計的單位.
解析 本題要求同學樣知道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會根據工作原理在刻度板上準確地標注它的刻度及單位.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是:在彈簧的彈性形變范圍內,作用在彈簧上的拉力越大,彈簧被拉得越長(即在彈簧的彈性形變范圍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所以制成的彈簧測力計刻度板上的刻度是均勻分布的.
在A處標上0;在B處標上2(即最大測量值);在0刻度線上面標上N(單位);在0和2刻度線的中點處畫刻度線并寫1;把0與1、1與2之間五等分,標上更小的刻度線,使最小分度值為0.2N.
例3 某同學在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一個物體的重力時,錯將物體掛在拉環(huán)上,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3N,則物體的重力( ).
A.一定大于3N
B.一定小于3N
C.一定等于3N
D.以上判斷均不正確
解析 測量時,要使彈簧測力計的受力方向沿彈簧的軸線方向,秤鉤不能和外殼產生摩擦.(彈簧測力計可以豎直、水平、傾斜進行測量,但是通常不倒置使用).錯將物體掛在拉環(huán)上測量物體的重力,實際上就是把彈簧測力計倒置使用.
彈簧測力計校零后倒置,當我們手提秤鉤時,發(fā)現指針不再指在零刻度線,此時指針的讀數為彈簧測力計自重大小.當把物體掛在拉環(huán)上時,彈簧測力計現在的示數實際上是彈簧測力計自重和物體重力之和(即F示數=G秤+G物),所以物體的重力小于彈簧測力計的讀數3N.應選B.
例4 兩手沿水平方向分別用F1、F2為2N的力拉一彈簧測力計,當彈簧測力計靜止時,則其示數為( ).
A.4N B.5N C.2N D.0N
解析 用彈簧測力計測拉力或重力時,實際上都是在向兩邊拉彈簧.只不過通常是將其拉環(huán)處固定,其實固定端仍然對彈簧有拉力,而彈簧測力計測量的是其另一端的拉力(即測拉力時實際上也就是測物體對秤鉤的拉力).
當兩手各用2N的力對拉彈簧測力計時,多數同學往往會誤認為彈簧會向兩端各伸長相當于2N拉力的長度,故得出其示數為4N;還有同學誤認為彈簧兩邊的拉力互相抵消,使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零.實際上,此時彈簧的伸長量仍然應該是2N拉力的伸長量,其示數為2N.應選C.
例5 2008年春的大雪造成很多房屋垮塌,小明想知道屋頂的雪到底有多重,他找來彈簧測力計和小桶進行了測量.(g
=10N/kg)
(1)①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空小桶的重力為0.2N;
②將小桶里裝滿水,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總重,如圖4所示,大小為 N;
③將小桶里裝滿雪的樣品,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總重為1N.桶中雪的樣品體積是
cm3,雪的樣品密度是 kg/m3.
(2)若屋頂面積為100m2,雪的厚度為30cm,則屋頂雪的總重力是 N.
解析 本題是一道綜合題,涉及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和讀數、重力的計算和密度公式的運用,對同學們的能力要求較高.同學們在認真審題后可做如下分析:
(1)②根據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2N和指針所指刻度即可讀數:2.2N.
③根據空小桶重力和小桶里裝滿水的總重求出水重,根據裝滿水和裝滿雪可知水和雪的體積是相等的,都等于小桶的容積,即求出水的體積就為雪樣品的體積,再根據雪的重力,求出其質量,然后利用密度公式即可求出雪的樣品密度.
(2)根據屋頂面積為100m2,雪的厚度為30cm,求出屋頂雪的體積,再利用密度公式變形即可求出其質量,然后求出其總重力.
(1)②G總=2.2N.
③G水=G總-G桶=2.2N-0.2N=2N,
V雪=V水=■=■
=2×10-4m3=200cm3,
ρ雪=■=■
=0.4×103kg/m3
(2)V雪總=S×h=100m2×0.3m=30m3,
G雪總=ρ雪gV雪總
=0.4×103kg/m3×10N/kg×30m3=1.2×105N.
例6 小華在課外活動中探究彈簧的長度跟外力的變化關系,利用圖5甲所示實驗裝置記錄了相應實驗數據如下.(g取10N/kg)
(1)這項探究在實際中的應用是
(2)分析實驗數據你可得到的結論是
(3)小華作出了如圖5乙所示的三個圖像,其中正確的圖像是 (填序號).
解析 (1)首先要把鉤碼的質量對應成鉤碼對彈簧的拉力.由相應的實驗數據分析得到:在0~2.5N范圍內,鉤碼對彈簧的拉力每增加0.5N,彈簧伸長1cm.即在彈簧的彈性形變范圍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根據這一結論在實際中的運用就是彈簧測力計.
(2)結論就是彈簧測力計原理:彈簧的彈性形變范圍內,作用在彈簧上的拉力越大,彈簧被拉得越長.
(3)由圖看出是拉力-伸長量圖像,應滿足正比關系,圖像必須過原點,所以選擇A、B圖像可以反映拉力和彈簧長度的關系,當拉力為0時,彈簧的原長為2cm.所以圖像過(2,0)點.由拉力增大到3N以上后,彈簧幾乎不再伸長,所以B圖像能反映拉力和彈簧長度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