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曉娜
欣賞教學是音樂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欣賞教學,可以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開闊音樂視野,從音樂中獲得情感的體驗和理性的認識。筆者就上好音樂欣賞課的幾種方法進行簡要論述。
一、提供欣賞內容的興趣點
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愛因斯坦的“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即是一句至理名言。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興趣決定著學生欣賞音樂的成敗。因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敞開學生的音樂心靈至關重要。音樂教材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興趣點,教師必須先從課本中提煉學生感興趣的素材。比如:交響童話《彼得與狼》和《龜兔賽跑》等,這些交響性的音樂很形象、很生動、很逼真地把故事中的情景表現(xiàn)了出來,學生在仔細地聆聽、辨別各種樂器的音色,有的同學還畫出圖畫,有的跳起舞蹈,還有的為音樂配上了旁白。通過這些熟悉的故事吸引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而這些又與他們將來所從事的幼兒工作息息相關,與崗位對接也是教學活動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中專生生活范圍擴大,接觸的事物增多,其情感情緒也日益豐富,雖然這種情感還不穩(wěn)定,但對了解各種情感的音樂已經(jīng)有了興趣,如:描繪美好愛情的中國作品《梁山伯與祝英臺》,表現(xiàn)節(jié)日歡慶之情的《春節(jié)序曲》,歌頌對大自然熱愛之情的《藍色多瑙河》,表現(xiàn)作者個人感情的《二泉映月》,廣闊地展現(xiàn)了抗日戰(zhàn)爭的壯麗圖景的《黃河大合唱》等等。
以上欣賞內容只是我個人的理解,欣賞的內容應是豐富的,應更加能夠提高學生對欣賞音樂的興趣。
二、以多樣的方法進行欣賞教學
長期用幾種固定教學方法來給學生上課,就會使學生逐漸對音樂課堂失去興趣,所以我們要經(jīng)常變通。不能只停留在聽的過程中,還要培養(yǎng)學生傾聽、聯(lián)想、想象、分析、模仿、比較等能力。同時,利用其他如舞蹈、繪畫、戲曲等藝術形式進行輔助性欣賞。比如,欣賞管弦樂組曲《動物狂歡節(jié)》,通篇欣賞完了之后,挑出其中幾個片段仔細欣賞,比如:《獅王進行曲》,學生模仿獅子的吼聲、走路,以及以簡筆畫展現(xiàn)獅子的形象;再比如:《天鵝》,優(yōu)美舒展的旋律,白天鵝在湖面上優(yōu)美典雅的姿態(tài),表現(xiàn)出音樂與舞蹈融為一體的場面,學生隨著音樂自編一段舞蹈,雖然芭蕾的舞步還比較稚嫩,但是學生表演得很盡興。在欣賞《黃河大合唱》的時候,每段的朗誦詞都留給學生來演繹,尤其《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朗誦,學生感受到了黃河母親的磅礴氣勢,感受到了祖國母親的偉大,音樂與文學的結合,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情感。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敖虩o定法”指的就是教學的藝術性,教學活動的多因素作用,要求教學方法隨機應變?!百F在得法”指的是恰當?shù)剡x擇教學方法,爭取最大限度地優(yōu)化教學效果。
三、對比欣賞,指導學生分析理解
任何形式的作品,不管是作品與作品之間,還是同一作品,我認為有了對比就有了發(fā)展的空間和美的享受。在對比欣賞中,找些可比性強、富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可以從旋律、節(jié)奏、體裁、力度和音色上進行對比欣賞,同時要明確對比的目的和意義,更應突出重點、難點,以便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欣賞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還可促進學生音樂素質的提高。概括地說,用對比欣賞教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yōu)點:
1.培養(yǎng)學生分析的能力,提高審美素質;2.降低聽辨難度,易解決重難點;3.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和記憶。如:在欣賞《趕圩歸來啊哩哩》這首歌時,我選擇了民族、美聲、通俗三種唱法,讓學生對比欣賞,經(jīng)過學生的聆聽探討,很快就對比出三種演唱在音色、旋律、節(jié)奏、以及力度、情緒等方面都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表現(xiàn)力。通過對比欣賞,學生就學得很輕松,聽起來不枯燥,掌握得較快。
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上幾種不同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在欣賞過程中,體驗、理解音樂,提高音樂鑒賞力、表現(xiàn)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作者單位 遼寧省大連瓦房店市職業(yè)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