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云
湯龍:
1967年生于上海,1987年在聚興酒家入行,師從本幫師傅佘建南,打下扎實基礎(chǔ)。又因悟性好,有許多創(chuàng)意,1991年入香格里拉大酒店工作。1993年在乍浦路中華大酒樓、粵味館、七星酒家、21世紀大酒店等餐館當廚師。1994年10月加盟來天華,先后擔任廚師長、行政總廚、出品總監(jiān)等職。2012年9月起,和朋友開出“敏敏海鮮酒店”,幾個月下來,已深受周圍食客青睞。
我和搭檔大俠時常交換信息。那天我問他:“有什么新人新店?”他開金口吝嗇地吐出三個字:“湯乃軍?!薄吧度??”我一下子反應(yīng)不過來。他牛眼一眨,又提示一句:“他的粉絲煲,你吃了要中毒!”啊——記憶一下子回轉(zhuǎn)來,吃了他的粉絲煲會“中毒”,那只有湯龍!對,他原名就是湯乃軍。
那是上世紀90年代中葉,我離開原單位,在廣州一家報社上海記者站當站長,常到乍浦路、黃河路美食街去“領(lǐng)市面”。我那時還處于“青春的尾巴”,堅牙利齒,又為“三不高”而自豪,一天到晚追求“舌感和齒感俱佳”。那天去黃河路的“來天華大酒店”,乘電梯上樓,在包房坐下,幾樣冷菜吃過,等到熱菜上桌,基本上道道好吃。尤其是水晶河蝦仁的“彈牙”、嫩脆,叫人欲罷不能。還有“特色粉絲煲”,挾一筷進嘴,燙得說不出話來。然后是鮮得味蕾震撼,再就是越嚼越有味。后來每次去,這兩道菜必點。我還對酒店的副總老朱說:“你們的粉絲煲太好吃,我已經(jīng)中毒了!”老朱嚇一跳:“老師別開玩笑,我們可是守法經(jīng)營,絕對沒有違法亂紀的添加劑,沒有罌粟殼的。”我正想說,您誤會了,我是說菜好吃得會上癮。門口出現(xiàn)一位廚師,笑著說:“老師是太喜歡這個菜了,每次必點。單子一到廚房,我們就知道老師光臨了?!敝链?,我才知道,這是酒店大廚湯乃軍。
在沒有門面的餐館掌勺
這樣吃吃贊贊,贊贊吃吃到了世紀交替的2000年,偶而發(fā)現(xiàn)在離家不遠的四川北路福德廣場五樓有一家“來天華”。不過,第一次去,號碼沒錯,“吉祥物”——遠古神獸非洲虎也有,就是找不到門上樓。費盡周折找到上樓電梯,到五樓一開門,豁然開朗,市面大得很。經(jīng)理席上端坐著繆黎莉經(jīng)理,幾道菜一吃,感覺來了——湯乃軍一定在此??娊?jīng)理說:“沒錯,如今他是這里的廚師長。”一語未了,留著光頭和標準笑臉的乃軍出現(xiàn)在門口??娊?jīng)理說:“現(xiàn)在得叫他湯龍了?!焙冒。菛|方一條龍吶!他的菜好像更好吃了。“鯊魚兩吃”,椒鹽味和鯊魚羹,非常爽口?!芭N察摇蹦z質(zhì)多,粘唇。還有雪菜粉皮、雪菜肉絲、雪菜青豆、雪菜墨魚等“雪家門”的靚菜。至于梅干菜烤黃豆、香炸藕夾(茄夾)、面拖苔條小黃魚,味美價廉。
因為菜好吃,離家又近,我們一家常去來天華虹口店吃飯。兄弟姐妹聚會,也喜歡到虹口店去。不過,此后許多年,和湯龍聯(lián)系少了。他當集團總廚和出品總監(jiān)后,一度坐鎮(zhèn)七寶店、青浦店,太遠了,也就少去了,以至一度找不到他了。這次大俠相邀,便擇日前往他自己開的敏敏海鮮酒店(安龍路500號)。
老板不好當
車子剛在店門口停穩(wěn),湯龍已迎上前來?!吧砼摺边€是那個身胚,光頭還是那個光頭,多年不見,他都一點不顯老。不過,眉宇之間,好像有點凝重,剛開言,見有人進店,馬上迎上前去。
等到在包房坐下,大俠將照相機架在三腳架上,撐開拍照的“陽傘”,像報幕一樣瀟灑一揮手,說一聲:“審問開始——”我們終于坐下來開始談話。
好像預(yù)知我會提什么問題,阿湯一開頭就說:“在來天華干了18年,快50歲了,想換個活法,和朋友合開了這家餐廳?!?/p>
湯龍是2012年8月離開來天華的,9月1日就開了這家餐廳。店堂沒重新裝修。開張前一天,將冰箱里存貨全部燒成菜,讓員工大啖一頓。然后進銅川路市場,熟門熟路進貨,店就開出來了。幾個月開下來,慢慢走上正軌。
望著陸續(xù)進店的客人,我問:“廉政和禽流感就沒一點影響嗎?”湯龍說:“怎么沒影響!2013年春節(jié)前后,我就被退訂了100多桌,禽流感倒影響不大,不吃雞鴨吃海鮮呀。而且我做的是小海鮮,本來就不貴。公款吃喝少了,老百姓來得多了,而且是剛性需求,來過一趟就成為回頭客了?!蔽抑浪編偷鬃雍?,多點了本幫菜?!按罂矩i尾”,就像當年牛尾煲的感覺,粘嘴巴,36元一例;“自制香腸”絕對好吃,是湯龍自己的配方委托太倉加工的,齒感、舌感都和別人不一樣,26元一例;還有“懷舊烤子魚”,真吃出小時候“媽媽的味道”,條條有子,也就28元一例;“熗小蟹”,濃濃的寧波味,48元一例;“土匪豬肝”,是他稀有的湘菜中一味,豬肝不是土匪,燒法非常豪爽,但也不是太辣;“濃湯臭豆腐”,真是奇鮮,打耳光不肯放;“酸菜肺頭湯”,倒是防流感良菜了,他用自己特有方法整,非常干凈,酸鮮恰到好處;當然不能沒有我們當年“中毒”的“特色粉絲煲”,燙、鮮、糯一步到位,只賣19元一例。5人進餐,255元,人均51元。湯龍又上了一道“金牌鮑魚豬手”,令我想起了唐魯孫68年前抗戰(zhàn)勝利,在泰州宴請黃伯韜將軍時,廚師誤燒,將海南紫鮑和紅扒豬臉燒在一起出來的豬頭奇酥,奇“黏”,而鮑魚只只溏心——這段公案,這段佳話。這道“金牌鮑魚豬手”要168元,攤到每人頭上,加起來人均不足85元,但已經(jīng)是吃到喉嚨口了,又有許多菜可打包,真是太便宜了。湯龍問我:“老師有什么意見?”我據(jù)實回答:“只只好吃,真不容易?!?/p>
湯龍說,是不容易。自家做老板,“立場”不一樣。本來可以不管經(jīng)營,不動腦筋,現(xiàn)在看見小區(qū)門口散步的老太太,要上前問好。旁邊一位服務(wù)小女生“掩口葫蘆而笑”。問她笑什么,小女生說,人家說老板是“師奶殺手”。
哈哈笑聲中,湯龍眉頭舒展說:“一個人實現(xiàn)自己夢想,吃力點沒啥,多動腦子只有好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