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遠
【摘要】我國作為一個悠久歷史的古老國度,擁有豐富多彩的民間音樂文化,這些活歷史文物不僅包含著豐厚的文化深蘊,還承載著我國民族淵源文化基因,高校音樂教育作為文化歷史的傳承者,有必要承擔起民間音樂文化的歷史重任,弘揚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音樂文化,讓民間文化在現(xiàn)代世界音樂文化中永葆生機,本文以松陽高強進課堂為例,分析了高校音樂教學與民間音樂文化間的有機融合措施。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學;民間;音樂文化;有機融合;松陽高腔
民間音樂文化所指的是按照文化地域所給予的分類,當?shù)厝嗽诼L生活軌跡當中,逐漸形成了含有地域特色的音樂,是當?shù)剜l(xiāng)土知識與民間智慧的有機結合,所反映的是特定地域、特定時代下的民俗、宗教、民風與社會意識等。民間音樂文化血脈中,不僅繼承了我國民族音樂文化之共性,還形成了自身發(fā)展的個性。高腔音樂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受到了廣泛關注,松陽高腔作為浙江地區(qū)現(xiàn)存的一種最古老劇種,已成為國家首批的非物質文化保護項目,為了有效保護該劇種,將其融入高校音樂教育是必要的。
一、松陽高腔及其現(xiàn)狀
松陽高腔源自宋元時期的南戲,在明朝時期興起在松陽白沙崗村與周安村,曾在歷史上稱為白沙崗之土調,而當?shù)厝朔Q為高腔,現(xiàn)今已傳承了23代,廣泛流傳在浙南山區(qū),為浙江省八大高腔的一種,松陽高腔有機融合了當?shù)孛裰{、山歌、永嘉雜居及道教音樂等,稱為極具當?shù)靥厣囊魳穭》N,目前松陽高腔存有的劇目有《三狀元》、《金殿鬧朝》、《耕歷山》與《夫人傳》等代表作,它對戲曲原始狀態(tài)進行了保留,樣式質樸,曲調優(yōu)美,唱腔為曲牌的連綴體,不過在演唱的詞格及句式上依據(jù)需要進行隨意變化,并用呀、哈、衣及啊等詞襯托,松陽的高腔所采取的是管弦伴奏,在高腔戲中屬于較特別的一種,其樂器主要包含鼓、板、二胡、笛、大小鑼及嗩吶等。松陽高腔角色在早期分為生、凈、丑、旦及貼、小、外、夫等八個行當,到清末之后,又添加了老外、作旦、二旦及二四花等行當。松陽高腔含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在上世紀50年代與80年代,各級部門就對松陽高腔給予了繼承恢復及挖掘整理等工作,并獲得了初步的成果。在2006年,松陽高腔獲得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首批的保護遺產項目,隨著時代變遷,現(xiàn)今松陽高腔僅保留在發(fā)源地,并面臨著后繼乏人之困境。為了有效保護松陽高腔文化遺產,讓松陽高腔進入高校課堂,作為高校音樂教學的重要構成,可有效保護民間音樂文化,促進我國高校音樂教育及民間音樂文化的有機融合,從而豐富我國的音樂文化事業(yè),讓民間文化活躍于世界歷史舞臺,并永葆生機。
二、高校音樂教育與民間音樂文化有機融合的必要性
高校音樂教育作為音樂文化的傳承者,有義務擔負起民間音樂文化傳承的重任,并且高校在民間音樂研究及保護方面,資源豐富,且具有各方面的優(yōu)勢,其傳承優(yōu)勢具體表現(xiàn)在下列方面:
(一)科研隊伍強大,經費具有保障性
作為高等教育學府,高校人才濟濟,具有專業(yè)知識扎實、科研力強與科研經驗豐富的人才隊伍,能運用科學方法實施科研活動,將松陽高腔音樂融于當?shù)馗咝.斨?,可有效加強松陽高腔音樂的傳承??蒲泄ぷ髯鳛楦咝V匾墓ぷ?,其科研成果對高校學術水平進行衡量的重要指標。所以,每所高校均會給相關科研工作一些經費保障,確保了科研工作的延續(xù)性與長期性,這是其他部門無法比擬的,并且大量的實地考察、社會調查與文獻資料查閱等,無經費保障是不行的。高??蒲薪涃M的充足,能有效解決松陽高腔音樂保護中的經費問題。
(二)科研工作的持續(xù)性優(yōu)勢
對于音樂文化的保護,是一項長期科研工作,并且工作量大又繁重,僅靠當?shù)卣蛎耖g組織,是難以有效順利開展的,除了經費之外,科研隊伍的穩(wěn)定性也是很重要的。在高校當中,每個課題研究均是講究團隊精神的,并以科研團體形式進行工作開展的,即使存在人員調動,對整個科研工作也不會產生影響,并且有遠遠不斷的新成員充實進來,在民間音樂工作的持續(xù)性上具有良好優(yōu)勢,可有效保障民間音樂的有效研究及傳承。
(三)有益于民間音樂的推陳出新
民間音樂進入高校音樂教學中,不僅能有效保護傳統(tǒng)民間音樂,還能在傳承基礎上,對其進行推陳出新。在過去,傳統(tǒng)民間音樂文化傳承所依靠的是民間藝人通過師傅帶徒弟方式進行傳承的,或地方文藝團體的藝員招手培訓等,這些形式存在較多條件限制,讓民間音樂進入高校,走進課堂教學,不僅能培育出民間音樂人才,解決民間音樂的傳承問題,還能篩選出優(yōu)秀的民間音樂學生,其教學效果比社會形勢更好,對民間音樂的繼承更為專業(yè),其創(chuàng)新性更強,可有效保護民間音樂,因此,松陽高腔音樂有必要進入高校音樂課堂中。
三、高校音樂教學與民間音樂文化有機融合的措施
轉變觀念,加強民間音樂文化的研究及保護
學校在非物質文化的遺產保護中,具有其他部門所無法比擬的保護優(yōu)勢,為了有效保護民間音樂,高校應轉變觀念,將民間音樂保護當作重要服務事項來實施,高校音樂專業(yè)作為音樂實踐基地,對音樂事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以松陽高腔音樂為例,高校要重視松陽高腔音樂,需要對高腔音樂、松陽地區(qū)與松陽高腔音樂均有了解,并對其歷史淵源熟悉,認識到民間音樂對整個音樂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性,高校只有組織相關科研隊伍,對其深入挖掘及了解,才會清晰地認識到民間音樂的寶貴性,也才會有激情去保護該種民間音樂形式。
(一)強化民間音樂文化科研隊伍與項目的建設
高??梢罁?jù)自身實際狀況,設立科研機構,并建設起科研能力強及結構合理的科研隊伍,如浙江松陽地區(qū)的松陽高腔音樂,可與高校有機融合,并設立松陽高腔音樂文化研究中心,并將其內容當作重點的研究課題,這有益于松陽高腔民間音樂研究的持久性與完整性,可將松陽高腔音樂保護與綜合開發(fā)項目相結合,爭取到一定政策及資金方面的支持,讓教師個人科研學術與松陽民間音樂進行有機結合,以挖掘松陽高腔音樂相關內容,并按照門類進行松陽高腔民間音樂檔案的系統(tǒng)完整構建,從而加強民間音樂的傳承保護。
(二)將民間音樂與高校音樂教學目標與內容進行有機融合
在當今高校音樂教學中,有關民間音樂課程的設置較少,不論教師還是學生對民間音樂的重視性不夠,使得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對民間音樂文化或者本土民間音樂的了解甚少,誤以為我國民間音樂資源缺乏,其發(fā)展程度不高,還有些學生認為民間音樂是低速落后藝術,不是音樂專業(yè)學生所要學習的,這種思想是非常不正確的。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要轉變學生對民間音樂的不良心態(tài),需要強化民間音樂文化介紹,并改變音樂教學方法,以松陽高腔進入課堂為例,音樂教師在教學當中,可將松陽高腔理論教學及實踐教學進行結合,對松陽高腔音樂的有關知識進行介紹,并對其課堂演唱與演奏,也可讓學生到松陽高腔劇目的發(fā)源地進行實地考察,讓學生切身感受民間音樂文化的魅力與生存危機,從而讓學生對民間音樂產生興趣與保護意識。松陽高腔音樂作為松陽地區(qū)文化的載體,與松陽的生存環(huán)境、文化與社會是緊密相連的,可讓學生通過采風活動及實地考察,鍛煉學生的音樂實踐力,深切體會民間音樂和生活、社會間的緊密關系。
(三)加強高校音樂教學方式的改進
在高校音樂教學中,要有效融合民間音樂文化,需要實施音樂教學課程改革,尋找恰當?shù)囊魳氛n堂教學方式,讓民間音樂教學更有效,促進民間音樂文化傳承與保護。在高校音樂教學中,充斥著大量的西洋音樂,而民間音樂教學不足,對于多家較短的國家來說,對民間音樂文化傳承也許并不重要,可對于具有幾千年文化的大國來說,若民間音樂文化未得到及時傳承,其文化會在短時期里消失,這相當于我國沒有了自身文化,也沒有國度特色。高校音樂教學對民間音樂的不重視,會讓傳統(tǒng)民間音樂文化流于表面形式,并不利于其傳承及保護。要改變這種狀況,需要加強音樂教學方式的改革,以松陽高腔進入課堂為例,教師在教學當中,不能將其當做表面工作,對松陽高腔音樂并未深入了解,只是大致提及高腔音樂的基本內容,未對其深入研究及了解,那么學生對該民間音樂形式還是了解不深入的,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對松陽高腔音樂形式進行有效了解,并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民間音樂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松陽高腔的保護現(xiàn)狀,激發(fā)學生保護欲望與傳承積極性,讓民間音樂有機融合到高校音樂教學中,可有效充實高校的音樂教學,促進我國音樂事業(yè)發(fā)展的豐富多彩性。
(四)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普及民間音樂文化保護觀
高校音樂專業(yè)作為音樂知識分子集聚地,高校生是未來社會音樂發(fā)展及文化傳承的主力軍,高校加強民間音樂文化成果開展、挖掘、整理及演出,不僅能有效展現(xiàn)高校的音樂文化保護成果,還能體現(xiàn)大學生的音樂才華,促進大學生對民間音樂文化的了解與認識,以喚醒高校學生的傳承保護意識,同時,高校還可組織學生到社區(qū)或者廣場給予音樂文化保護的宣傳,讓廣大市民觀看民間音樂演出,如松陽高腔音樂本身來源于民間,民眾對其具有良好的情感因素,而城市居民的觀看,可加強市民對民間音樂的憂患意識。高校作為科研與教學相結合的教育場所,在民間音樂文化保護中,可將松陽高腔音樂寫入教材當中,利用課堂教學形式進行傳播,并實地采風,對音樂素材進行挖掘與整理,加強民間音樂藝術的生存發(fā)展現(xiàn)狀研究,構建民間音樂文化展覽館或者博物館,并采取各種宣傳活動與展覽等,有效宣傳民間音樂文化的重要性,將高效音樂教學與科研進行有機結合,以促進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五)培養(yǎng)民間音樂文化教師
音樂教師作為音樂文化的直接傳承者,其素質高低直接關系著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yǎng),因此,加強音樂教師素質的培養(yǎng)是非常必要的。以松陽高腔進入課堂為例,高校音樂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高腔音樂文化觀,并結合高校自身實際狀況,深化高校音樂教學的課程改革,提高教師自身對高腔民間音樂的了解。其次,學校也可從當?shù)孛耖g高腔音樂人士中,選擇德高望重及高腔音樂技能超群的人士,進入高校課堂中,向學生講解有關松陽高腔音樂的相關內容,讓這些音樂人士培養(yǎng)成專業(yè)音樂教師,或者客聘教師,以解決松陽高腔音樂的教學問題。再者,高??蓪iT培養(yǎng)教師的民間音樂素養(yǎng),讓教師充分了解民間音樂的內容,或者在教師帶領下,讓學生進行實地考察,這樣教師自身民間音樂文化素養(yǎng)得以提高,還能讓學生對民間音樂進行有效學習,對民間音樂進行有效傳承與保護。
四、結語
民間音樂文化是傳統(tǒng)音樂文化當中最重要、最基礎的構成部分,在音樂教學中,應占據(jù)重要的教育地位,松陽高腔是高腔音樂的一種,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一種劇目,為了更好地傳承松陽高腔音樂,或者傳承民間音樂文化,高校有必要讓這些民間音樂進入課堂,使其成為搞笑音樂教學中要的構成,以豐富音樂教學內容,讓高校學生充分認識與了解民間音樂,以解決像松陽高腔等民間音樂的傳承及創(chuàng)新問題,讓我國的民間音樂文化在世界舞臺上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