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Givón語法化連續(xù)統(tǒng)觀證偽

      2013-06-28 06:49:06巫宏梅
      山東行政學院學報 2013年3期
      關(guān)鍵詞:詞法詞素歷時

      巫宏梅

      (貴陽學院外國語學院,貴陽 550005)

      一、引言

      語法化是自然語言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它與語言學諸多問題及語言自身都密切相關(guān)。語言學家們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了深入研究與探討,如功能學派,認知語言學派和生成學派都分別提出了其獨特見解。Givón[1]從認知角度提出語法化鏈(語法化連續(xù)統(tǒng))觀:“今天的詞法是昨天的句法。”,隨后[2]又指出:“今天的句法是昨天的章法?!币嗉凑Z法化的過程形成一個連續(xù)統(tǒng):章法﹥句法﹥詞法﹥詞素音位﹥零。以Givón 為代表的功能和認知語言學家們試圖通過語法化研究來證明只有語法化而沒有語法,語言的各個級階通過語法化形成一個連續(xù)統(tǒng),各級階之間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只是突顯的側(cè)面不同。然而Givón 的語法化連續(xù)統(tǒng)觀從立論、理論依據(jù)與語言理據(jù)都有諸多值得再思考與商榷的地方,本文試圖對Givón 的語法化連續(xù)統(tǒng)觀進行證偽,嘗試還原語法化屬于詞匯變化(演化)的研究范疇,語法化不能生成語法,語法與語法化分屬不同的研究范疇。

      二、語法化發(fā)展及研究

      (一)語法化的定義及其發(fā)展

      我國學者很早就注意到漢語虛詞與實詞的關(guān)系,元代周伯琦《六書正偽》云:“大抵古人制字,皆從事物上起。今之虛字皆古之實字?!辈贿^古代語文學家沒有充分認識到虛詞多由實詞發(fā)展而來。西方學者如孔狄拉克和洪堡特也對“實詞虛化”現(xiàn)象有所涉及和論述。而Meillet[3]最早明確提出“語法化”這一術(shù)語,認為語法化指的是獨立的詞向詞素的轉(zhuǎn)變他指出產(chǎn)生“語法形式”的兩個過程即類推和語法化,語法化的運行機制之一是單向性(unidirection)[4]。

      隨著語用學和語篇分析的盛行及人們對語言本質(zhì)等的探求,語法化研究也在復興。Givón 從非洲語中得到證據(jù),提出“今天的詞法是昨天的句法?!奔啊敖裉斓木浞ㄊ亲蛱斓恼路ā!庇纱吮憬Y(jié)束了語法化研究僅限于對意義演化,詞義轉(zhuǎn)換機制探討的傳統(tǒng)詞匯范疇研究路徑。在此過程中,功能、認知語言學派和形式(生成)語言學派的觀點不相容。譬如Harris &Campbell[5]拒絕“形式”派基于句法自治的觀點,而認同句法變化中兼有語義和語用變化的“功能”派觀點。我們從Givón 語法化連續(xù)統(tǒng)的觀點中便可對認知語言學的語法化觀點有一定的了解。

      (二)認知語言學的語法化觀點探討

      功能和認知語言學家都試圖找到語言形式與功能演化的動因,認為語法化于人類的認知能力及隱喻規(guī)則緊密相連,從而證明語言不是自治的,句法不是獨立的[6]。Langacker[7]將語法化定義為詞匯源向語法成分演進的過程。Sweetser[8]認為語法化是實義詞向語法詞素演化的結(jié)果。Taylor[9]則指出語法化是先前的詞匯項逐漸意象化而失去豐富概念內(nèi)容的過程。Dirven &Verspoor[10]將語法化看作是自由詞素變成詞法和句法中從屬的語法標記。Unger&Schmid[4]強調(diào)詞匯、詞法和句法現(xiàn)象是基于同樣的概念結(jié)構(gòu),不同的是它們所突出的方面不同,這與Givón 的語法化連續(xù)統(tǒng)觀不謀而合。而Hopper 則因許多功能中心詞或短語由實義詞語法化(演化)而來,聲稱只有語法化而沒有語法。認知語言學家們從各個角度方方面面來證實語法化是語言各級階(詞素、詞、句、篇章……)的動因和實質(zhì)。

      三、Givón 語法化連續(xù)統(tǒng)觀

      Givón 總結(jié)到“在歷時句法中大量的主題由松散、并列和‘語用化’的篇章結(jié)構(gòu)發(fā)展成緊致,‘語法化’的句法結(jié)構(gòu)?!比欢Z言不總是以語篇的結(jié)構(gòu)呈現(xiàn),而是通過“句法化”(syntacticization)變?yōu)榫浞ńY(jié)構(gòu),而隨時間推移,句法結(jié)構(gòu)又通過詞位化或詞匯化過程變?yōu)樵~匯層面的結(jié)構(gòu)。這一語法變化過程可以概括為:篇章—句法—詞法—詞素音位—零。這一觀點與以往語法化研究有天壤之別,他改變了語法化在詞匯層面的研究,而將其擴展到語言研究的各個層級,甚至是語篇或構(gòu)造之中,大大地泛化了語法化的研究范疇。

      (一)Givón 語法化連續(xù)統(tǒng)自身的缺漏

      首先,上述這一語法鏈是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而Givón 僅僅將這一語法改變解釋為各種交際需求使然。如果真如此,那么為何該語法化鏈起于語篇而止于零,有何依據(jù)?假若我們同意Givón 的觀點,語法化始于語篇,然后“句法化”成句法,“詞匯化”或“形態(tài)化”為詞,然后再到更小的單位,而這時違背人的認知規(guī)律的。根據(jù)格式塔心理學原理[11],人們分析句法有兩個步奏,即組合(compositionality)和整合(blending)。人們根據(jù)組合原則組詞成句,組句成篇,再根據(jù)語用和認知因素對組合的成分進行整合理解。再則,若Givón 顛倒語法化鏈的順序,為何篇章不可語法化為詞或其他語法單位?這些分段的語法級階又有何標準和基礎?其次,他指出該語法化鏈是一個循環(huán)過程,從而也就否認了語法化的機制之一的“單向性”。該語法化鏈倒轉(zhuǎn)過來,亦即零—詞形音位—詞法—句法—篇章,是否還能稱之為“語法化”過程?最后不得不指出,Givón 的語法化連續(xù)統(tǒng)(鏈)中術(shù)語混亂,沒有統(tǒng)一標準與范疇層次?!霸~法”、“句法”是詞匯層面、句層面的運行規(guī)定和原則,而“篇章”、“詞形音位”卻是語法單位。語法單位(層級)與語法規(guī)則術(shù)語模糊混用。

      (二)理論反詰

      1.Givón 的語法化連續(xù)統(tǒng)觀點有悖于二元對立思想及人類的基本認知規(guī)律。

      語言與世界同構(gòu)[12]。此種同構(gòu)關(guān)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斯多葛學派,萊布尼茨和羅素等語言學家、哲學家的研究。為認知語言學相似性原則做出巨大貢獻的斯多葛學派提出語言與宇宙的相似;萊布尼茨發(fā)現(xiàn)聲音與宇宙相似。宇宙是恒變的,然而它總是二元對立的,相輔相成的。這一點我們從古圣先賢的智慧中也可見一斑,如道德經(jīng),易經(jīng)中都對二元對立思想有所論述,“道”與“器”,“大言”與“小言”,“陰”與“陽”的對立統(tǒng)一。而語言結(jié)構(gòu)就正好映證了宇宙的二元對立結(jié)構(gòu),生成語言學將句子層面劃分為主語(NP)與謂語(VP)的二元對立,在短語層面依然可以劃分為中心語(head)和補足語(complement)的二元互斥與統(tǒng)一。顯然,語言與世界的同構(gòu)在于二元互斥及層級性與無限的衍生性。Givón 的語法化連續(xù)統(tǒng)抹煞了語言的層級性與二元互斥性,認為語言單位之間沒有層次的差別,詞、句子,語篇之間構(gòu)成連續(xù)的線性關(guān)系,從而忽略了語言的無限衍生潛力。

      人類思維的三大定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13]。亞里士多德區(qū)分了事物的本質(zhì)和屬性。本質(zhì)即使得一事物成其為自身的充分必要條件,而屬性則是可有可無的附帶特征“Accident”means that which applies to something and is truly stated,but neither necessarily nor usually[14]。亞氏的經(jīng)典范疇表明事物之間的界限是明晰的,即使表面現(xiàn)象是模糊的。人類認識事物時,總是在做二分的選擇,因此事物之間的界限是明晰的,只可能有“中間項”,而不構(gòu)成界限模糊的連續(xù)統(tǒng)。模糊的連續(xù)統(tǒng)只是事物的表象,而非實質(zhì)。Givón 的語法化連續(xù)統(tǒng)中各語言單位之間沒有明晰界限,它們之間沒有本質(zhì)差別,只是突顯的側(cè)面和屬性不同。這似乎和人類的認知規(guī)律不相符合,再則消隱了詞、句子和語篇等概念,于是語法化在各級階的變化也就成為一事物內(nèi)部的邊緣屬性的變化。

      2.Givón 的語法化連續(xù)統(tǒng)觀點有違語言的級階,以歷時替代共時

      語言學有史以來都將語言研究分為語音、詞匯、句法、語義及語用等分支,語言的層級性才使得語言具有無限的遞歸性與生成性。而Givón 的語法化觀點將語言的層級性模糊成一個連續(xù)統(tǒng),將其看作一個事物不同的側(cè)面,而語言的各層級看作一個線性結(jié)構(gòu)的。Kathy et al[15]等指出結(jié)構(gòu)依賴原則和語言的級階是人類語言基本的本質(zhì)特征。這一點可以從兒童語言習得獲得證據(jù)。兒童在出生后的第二年便開始習得最小的語言單位——詞,然后逐漸創(chuàng)造短語,再到類似小句的單位。當然,這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語言的“結(jié)構(gòu)依賴原則”而非“線性順序的依賴”[16]。Cook[17]也指出“……語言的知識在于句子中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而非成分的線性順序?!盙ivón 在共時層面模糊語言級階,究其原因在于其以歷時的理據(jù)替代共時語言單位。Givón 聲稱語篇語法化為句法,句法詞法化為詞法,詞法再語法化為其他語言單位,因此語篇、句法、詞法、詞形音位結(jié)構(gòu)等均由一個語法單位演化而來,因此所有語言級階都被看作是一個語言單位,只是處于歷時演化的不同階段,不同狀態(tài)。由此我們可以比擬一下蝴蝶的蝶變過程,卵—幼蟲—蛹—成蟲,我們可以從表征上清晰地看到每一步的變化。蝴蝶是由卵經(jīng)過不同階段變化而來的,每個階段都會在我們頭腦中形成特殊的、獨立的概念,我們會將蝴蝶與卵劃等號么?Saussure[18]認為歷時與共時研究在各方面都是相互對照的,但是很清楚的一點事共時的觀點優(yōu)于歷時,這對于語言使用群體來說是個事實。對于語言學家來說亦是如此。如果語言學家在研究歷時觀點,他就不是在研究語言,而是修飾語言的一系列事實。而語法化觀點是公認的歷時過程,而認知語言學家試圖從共時視角研究歷時的語法化過程是不太合理的。

      (三)語言論據(jù)反證

      70年代以來,隨著語法化研究的復興,有的語言學家已經(jīng)認識到語法化單向性的問題。1979年,Givón 自己也承認語法化是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這與語法化的基本屬性和運行機制的單向性產(chǎn)生沖突。

      Givón 從功能認知角度對語法化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論證,其中也存在一些不符邏輯之處。例如在“語篇——句法”的語法化過程中,他給出未受過教育的美國人英語實例:

      1.My ol’man,he rides with the Angels.TOPIC AG-V(TOPIC =AG.)

      2.My ol’man he-rides with the Angels.SUBJECT AGV(SUBJECT=AG.)

      上例中,Givón 論證到:在1 句中從功能角度看,話題即主題,而2 句中從句法形式看,主語即主題,因此2 句的主語便由1 句(語篇)的話題語法化而來。事實上,1 句和2 句從語言事實上看并無區(qū)別,只是Givón 對它的不同解讀。若1句看作語篇,只有話題而無主語,那么主語與謂語的一致性(subject-verb agreement)緣何而來?其次,單憑1,2 兩句語言表達,我們從何得知誰先誰后?是語篇(1 句)語法化成句子(2 句),還是句子(2 句)語法化成語篇(1 句)?我們完全可以反之假設,先生成合語法的句子,再演化為語篇,由此保證語篇中語法的正確性(如1 句中第三人稱單數(shù)做主語,謂語動詞加-s)。再則,若是句子中出現(xiàn)同位語,那么兩者又如何從同一話題演化而來?因此從Givón 的論證中我們無法得到語篇話題語法化為句子主語的結(jié)論,也同樣無法證明句子由語篇語法化而來。

      Givón 1971年提出“今天的詞法是昨天的句法。”亦即詞法由句法衍生而來,詞法與句法有諸多相映和之處。那么現(xiàn)代詞匯內(nèi)部的詞素結(jié)構(gòu)和機制是否與句法內(nèi)部的詞匯(短語)及其關(guān)系直接相關(guān)和映和呢?世界上的語言句子結(jié)構(gòu)大致可分為六種:SVO,SOV,VOS,VSO,OSV,OVS。在一種語言的歷時角度就有可能存在幾種語序,如古英語為SOV,而現(xiàn)代英語為SVO 為主,那么我們?nèi)绾螢樵~法找到其歷時的句法理據(jù)呢?Givón 指出詞法中的詞綴可用來重構(gòu)歷時早期階段的句法結(jié)構(gòu)。為此,Givón 給出了兩個語言證據(jù)。一個是班圖語(Bantu)的動詞后綴產(chǎn)生于與當代班圖語句法語序(OV)相反的時代。再則就是賓格代詞在斯瓦希里語(Swahili)中作為前綴,因此原始的或早期的班圖語的某個時期語序必定是OV。他進一步用語料佐證該論點如下:

      3.John gave a book to Mary.

      4.John gave her a book.

      5.John gave a book to her.

      6.* John gave a book to her.

      7.John gave it to Mary.

      8.‘~’John gave Mary it.

      Givón 以動詞前綴和動詞后綴作為主語一致和賓語一致的結(jié)果。由此證明句法語法化為詞法。

      Givón 此環(huán)節(jié)的論證是循環(huán)的、個別的。如Givón 從班圖語當今的詞法構(gòu)造推測出其原始句法構(gòu)造為OV,那么為何烏克蘭語(Ukrainian)存在動詞前將來時詞綴,而在句法中烏克蘭語的將來時時態(tài)標記為后綴而非前綴呢?因此,Givón 從詞法可倒推句法結(jié)構(gòu)的論證是極個別的,不是普適的。詞匯是否能倒推句法,我們不得而知。

      Givón 語法化鏈中的詞法到詞素音位到零的這些環(huán)節(jié)的語法化研究符合傳統(tǒng)語法化研究層面,屬于詞層面探討,本文不再贅述。而Givón 在其論述中未提到的從“語篇到詞法”的語法化過程,其它語言學家認為這一過程是可能的。如Traugott & Heine[19]解釋到:

      9.I think that your mother will permit this.

      10.I think()your mother will permit this.

      11.Your mother will permit this,I think.

      以上9 至11 句中,“I think”從句子的主要部分演化為狀語。它的內(nèi)容和意義均已丟失,這一過程是語篇因素驅(qū)使的。據(jù)此,語篇可以語法化為詞匯。然而,若是我們以語義丟失或者是否有逗號來辨識語篇的話,似乎語篇的定義和外延較為隨意,不具有剛性原則,語篇本身值得我們慎重思考。在此我們試以下圖1 代換Givón 的語法化鏈(章法﹥句法﹥詞法﹥詞素音位﹥零):

      圖1

      如圖1 所示,詞匯的歷時演化可分為語法化和詞匯化兩種途徑,但是這兩個過程都只作用于詞匯層面,而不影響語言的其他分支和級階單位,屬于詞庫內(nèi)的變化。詞庫的詞又通過句法原則(如短語結(jié)構(gòu)phrase structure)進行運作,然后在句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構(gòu)建語篇。

      四、結(jié)論

      Givón 的語法化觀點自身存在缺漏和不符合邏輯之處,語法化鏈的各環(huán)節(jié)也缺乏有力的剛性證據(jù),對個別語言事實的發(fā)現(xiàn)只能是冰山一角,不足以運用于整個語言世界。該論點忽視語言級階,混淆術(shù)語,以歷時的發(fā)展替代共時的研究。將語言單位看作線性的連續(xù)統(tǒng)不符合語言的結(jié)構(gòu)依賴原則,也不符合人類的認知原則。語言之間的區(qū)別及其語言內(nèi)部的演化只是語言參數(shù)的調(diào)變和語言表征的演化,語法化不會對語言自身和語法機制產(chǎn)生任何威脅和改變。語法化屬于詞庫內(nèi)部的變化,是詞匯演化的過程之一。

      [1]Givón,T.Historical syntax and synchronic morphology:an archaeologist’s field trip[M].Chicago:Chicago Linguistics Society,1971:394-415.

      [2]Givón,T.On understanding grammar[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9:207-240.

      [3]Meillet,A.L’évolution des formes grammaticales[M].Paris:Champion,1912:130-148.

      [4]Ungerer,F(xiàn).& Schmid,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256-257.

      [5]Harris,A.& Campbell,L.Historical syntax:a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14.

      [6]王寅.認知語法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114-128.

      [7]Langacker,R.W.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0:296,306.

      [8]Sweetser,E.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27,148.

      [9]Taylor,J.Possessives in English — an exploration in cognitive grammar[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349.

      [10]Dirven,R.& Verspoor,M.Cognitive exploration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8:62,206.

      [11]Wilson,R.A.& Keil,F(xiàn).C.The MIT encyclopedia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s[M].Massachusetts: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99:344-348.

      [12]趙彥春.音律與宇宙同構(gòu)[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17(5):66-68.

      [13]Dorsch,T.S.Metaphysics[M].Penguin Books,1965:66-76.

      [14]Tayloy,J.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22-29.

      [15]Kathy,H.P.& Roberta,M.G.The origins of grammar:evidence from early language comprehension[M].Massachusetts:MIT Press,1996:15,19.

      [16]Chomsky,N.Studies on semantics in generative grammar[M].The Hague:Mouton,1972:63-130.

      [17]Cook,V.J.Universal grammar theory and the classroom[J].System,1989,17(2):169-182.

      [18]Saussure,F(xiàn).d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89.

      [19]Traugott,E.C.& Heine B.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1:5.

      猜你喜歡
      詞法詞素歷時
      量詞“只”的形成及其歷時演變
      常用詞“怠”“惰”“懶”的歷時演變
      對《紅樓夢》中“不好死了”與“……好的”的歷時考察
      紅樓夢學刊(2019年5期)2019-04-13 00:42:36
      詞素配價理論與應用
      亞太教育(2018年5期)2018-12-01 04:58:23
      古今字“兌”“說”“悅”“?!睔v時考察
      應用于詞法分析器的算法分析優(yōu)化
      從詞素來源看現(xiàn)代漢語詞素同一性問題
      辭書研究(2017年3期)2017-05-22 14:04:16
      談對外漢語“詞法詞”教學
      詞素溶合與溶合詞素
      俄語詞素及其意義探究
      成都市| 屯门区| 房山区| 石嘴山市| 泊头市| 称多县| 杂多县| 阳原县| 河北省| 宁海县| 曲水县| 宜昌市| 富源县| 东源县| 开阳县| 清镇市| 进贤县| 郎溪县| 伊通| 汪清县| 广宗县| 临城县| 沙雅县| 武夷山市| 阿克陶县| 渭源县| 巴南区| 平定县| 南城县| 西盟| 合川市| 屏东市| 高密市| 海门市| 项城市| 镇远县| 恩平市| 海盐县| 石门县| 墨江| 淮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