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文人與賞石之石不能言最可人

      2013-07-03 13:11:51胡建君
      檢察風(fēng)云 2013年24期
      關(guān)鍵詞:太湖石賞石奇石

      文·圖/胡建君

      文人與賞石之石不能言最可人

      文·圖/胡建君

      開辟鴻蒙,人們在安如磐石的大地之上休養(yǎng)生息,在高山峻嶺之中筑巢而居,也揀用散落的石塊打制琢磨成各種石鉞、石斧、石刀、石杵等謀生工具,善莫大焉。石不能言,而無情物往往有大愛。中國神話傳說,女媧還拿五色石去補(bǔ)了缺漏的蒼穹,使天地圓滿如初。

      古代文人與賞石,余以為石不能言最可人,所以奇石很早就納入了人們的視野?!渡胶=?jīng)》中記錄了百余處礦物奇石的產(chǎn)地。春秋時(shí)期孔子又將君子比德于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便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浪漫主義詩人屈原,更將奇石作為不離不棄的陪伴,“明月寶璐”嵌為帽飾,“昆侖玉英”佩為衣飾,玉石制為車輪,玉石精粉磨成干糧,最后竟抱石投江,真與石相隨終身了。

      山石厚重

      山石厚重而不遷,人們一開始對石懷有崇敬之心,甚至將山水神格化。但隨著物資的富足,見識(shí)的發(fā)揚(yáng),漸漸從靜觀自得的從容生活態(tài)度中體會(huì)到了山水的美感。《詩經(jīng)》即有描繪壯美山河的詩句,如:“泰山巖巖,魯邦所詹”、“崧高維岳,駿極于天”等,天開圖畫即江山,更蘊(yùn)藏著萬物運(yùn)行的人間秩序。而《楚辭》則在自然山河中醞釀發(fā)抒個(gè)人情志,可謂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也。

      南朝宗炳在《畫山水序》中說,人們寄情山林的緣由,是由于諸多客觀條件的限制,人們不能終日徜徉于山水之間,于是“豎畫三寸,當(dāng)千仞之高;橫墨數(shù)尺,體百里之迥”,將崇山峻嶺一一納入畫境,或縮龍成寸,用同質(zhì)的石頭來模擬大山大水,借“百仞一拳、千里一瞬”的縮景來寄托江湖之思、林泉之意,開啟后代賞石文化之源流。

      東晉末期,詩人陶淵明歸返田園以后,以耕作賞菊賦詩為樂,閑暇之時(shí)把酒東籬,身邊有巨石如砥、縱橫丈余,相傳他每醉輒坐臥其上,覺此石有醒腦提神之功效,便鄭重其事地名之為“醒石”,因此被奉為開創(chuàng)賞石先河的鼻祖。后世程師孟曾為詩云:“誰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淵明入醉鄉(xiāng)”,盡寫旖旎風(fēng)流之態(tài)。

      (清)陳洪綬 華喦《西園雅集圖卷》局部

      雅石禪境

      雅石經(jīng)過魏晉之風(fēng)的啟迪,又受唐詩的深化,既可以“以小觀大”臥游山水,又能托情寄閑,廣受歷代文人喜愛。逮至唐代,賞石蔚然成風(fēng),在文人士大夫中最有盛名的當(dāng)屬白居易,堪稱唐代賞石鑒賞之專業(yè)人士,日本見村松勇所著的《中國庭園》,贊譽(yù)他是真正開辟中國庭園的祖師。

      白居易深愛太湖石,曾作《太湖石記》,其存世詩文有多首詠太湖石的詩句。他在《草堂集》中寫道:“聚拳石為山,環(huán)斗水為池,其善山水,疲癡如此?!蓖砟昃幼÷尻枺恰伴w前疊石,堂中藏石”,曾在杭州得一方“天竺石”,在蘇州得五方“太湖石”,運(yùn)到香爐峰北遺愛寺西,周遭遍植松竹,作垂暮安身之地。他的摯友牛僧孺,曾題詩奉和白居易的五方太湖石,曰“太湖石奇狀絕倫”。牛亦深諳個(gè)中趣味,乃石癡之寫照。

      著名詩人柳宗元在柳州任職期間,也喜歡當(dāng)?shù)氐钠媸鴮ⅰ傲莅司啊敝坏摹褒埍诨貫憽?,即柳江河底的一種墨石制成墨硯送給好友劉禹錫。據(jù)《素園石譜》介紹,詩圣杜甫也曾收藏一方奇峰突兀、意境幽遠(yuǎn)的“小祝融”,而祝融峰本為南岳七十二峰之最高峰和主峰,可見詩人對奇石的寶愛之心。另外,張祜、陸龜蒙、皮日休、杜牧等文人,也都是奇石愛好者或收藏者,留下了一些贊詠奇石的詩文。張祜當(dāng)時(shí)以收藏太湖石著名,而身后所藏名石風(fēng)流云散,自號(hào)“天隨子”的“江湖散人”陸龜蒙,還為之哭道:“一林石筍散豪家”,痛惜不已。

      東坡藏石

      蘇東坡玩石隨性投入,并形諸文字,頗多趣事。在《前怪石供》中記述道,元豐三年,他在黃州發(fā)現(xiàn)江邊多美石,“溫潤如玉,紅黃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精明可愛”,“雖巧者以意繪畫有不能及”,江邊游泳的小孩經(jīng)常可以摸到,他便“戲以餅餌易之”,不久就“得二百九十又八枚”,“大者兼寸,小者如棗、栗、菱、芡”。

      隨后在揚(yáng)州又獲得兩塊罕見的奇石,白色“正白可鑒”,綠色“岡巒迤邐”,質(zhì)地、文理、色澤均為上乘。禁不住又題詩贊頌,詡之為“稀世之寶”。他善于把手中玩物與自然山川相結(jié)合,所思甚遠(yuǎn)。他還記錄下了朋友王詵的幾次奪石經(jīng)歷,表面上頗有微詞,其實(shí)描繪出元祐友人之間充滿詼諧機(jī)趣的日常交往過程。

      蘇軾往惠州,經(jīng)湖口之時(shí),在李正臣家中看中一塊怪石,其形制宛轉(zhuǎn)盤旋,如納九華山于壺中,便名之“壺中九華”,題詩曰“念我仇池太孤絕,百金歸買碧玲瓏”。八年后,蘇軾再經(jīng)湖口,不料“壺中九華”已入他人囊中。東坡嘆惋道:“尤物已隨清夢斷”,悵然不已。第二年,黃庭堅(jiān)過湖口,李正臣持蘇軾詩二首覲見。此時(shí)人與石俱已不在,山谷慨嘆不已,步蘇詩韻作七律一首,無限悵惘。

      東坡的藏石還有雪浪石、小有洞天石、沉香石、石芝等。自認(rèn)為雪浪石有孫知微的水澗奔涌圖之貌,心下歡喜,當(dāng)即將書房題名為“雪浪齋”。他首創(chuàng)了以水供養(yǎng)紋理彩石的方法,并提出以盤供石,后世文人多效仿之。東坡還就奇石鑒賞發(fā)表了獨(dú)特的見解,曰:“石文而丑,一丑字則石之千態(tài)萬狀皆從此出。丑而雄,丑而秀也?!标P(guān)于丑而美的美學(xué)理念也被后人一再闡發(fā)。

      賞石名家

      米芾更可謂“古今第一賞石名家”,他也喜歡丑石。在安徽就任無為軍知州時(shí),米芾初入官署,見署衙庭院中立一塊大石,“狀奇丑”,而“憨然無邪,有君子之氣”。立命仆從更衣長袍,整理帽冠,對著奇石下拜。

      蘇東坡也曾對他為一塊收藏的雪浪石賦詩道:“畫師爭摹雪浪勢,天工不見雷斧痕。”雪浪石有石破天驚的形態(tài),雖鬼斧神工亦不能辦也。在東坡的基礎(chǔ)上,米芾更提出“瘦、縐、漏、透” 的賞石四要領(lǐng),至今仍是玩賞太湖石的圭臬。

      (傳宋)趙昌《歲朝圖》

      (明)唐寅《西園雅集圖》

      趙孟頫的文字交張雨,生平最慕米芾為人,也以蓄石為樂,他的一方“玉恩堂研山”石,“峰巒起伏,巖壑晦明,窈窕窳隆,盤屈秀微”,后為《素園石譜》作者林有麟祖上所得,傳到有麟,珍愛有加,題銘曰:“奇云潤壁,是石非石,蓄自我祖,寶茲世澤?!?/p>

      后來宰相杜衍之孫、號(hào)稱“云林居士”的杜綰,在文人賞石、玩石的基礎(chǔ)之上,總結(jié)撰寫了品石專著《云林石譜》,后被收入《四庫全書》,載石品達(dá)116種,對每種奇石都說明其出產(chǎn)地區(qū)、采集方法,還描繪其形狀、色澤,品評(píng)等第高下,在歷代賞石界享有很高聲譽(yù)。更加難得的是石譜中還對魚類化石和植物化石的成因作了介紹,充滿大膽的猜測和科學(xué)的思維。

      元代的文人學(xué)士秉承宋人雅好奇石之遺風(fēng),賞石既可以用來遙念故國山河,并且借以抒發(fā)積郁之情,因此廣受知識(shí)分子所喜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趙孟頫、管道昇夫婦、倪瓚、朱德潤、張雨等。元四家之一的倪瓚,將丹青之法施用于園林經(jīng)營,曾參與“獅子園”的規(guī)劃工作,以逸筆草草的手法化平淡為神奇,各式“盆景石”畫意宛然,把傳統(tǒng)盆景石創(chuàng)作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將中國園林之美,盡納于素盆之中,直接影響了明清二代玩石的審美。

      明清時(shí)期由于園林藝術(shù)的發(fā)展,推動(dòng)了奇石文化的繁榮,并在文獻(xiàn)整理與理論研究上漸趨成熟。最有代表性的著述有明代林有麟的《素園石譜》、文震亨《長物志》的相關(guān)章節(jié)、毛奇齡《后觀石錄》、諸九鼎《石譜》等,以及清代宋犖《怪石贊》、沈心《怪石錄》、梁九圖《談石》、周棠《石譜》等。

      林有麟家世代藏石,到他這一代已數(shù)量頗豐。他尤喜變化多姿的“六合石”(即雨花石)等卵石,并一一惠以嘉名,甚至將奇石“青蓮舫”的名字作為自己的齋名。過眼奇石既多,又廣搜博討,他的著述《素園石譜》堪稱最完備的一本圖文并茂的石譜。內(nèi)容上起南北朝而止于明代,囊括明前書籍中有關(guān)于雅石的各種記錄。一方面保留原圖的風(fēng)貌,并且詳細(xì)轉(zhuǎn)敘雅石的產(chǎn)地、采石狀況、命名由來、造型特征,以及文人墨客間的贊詠詞句等。

      明代愛石文人之中,大名鼎鼎的有“千古奇人”徐霞客。這位志存高遠(yuǎn)的旅行家在用雙腳丈量大地的行程中,也對所遇的奇石情有獨(dú)鐘,并形諸文字。大理石即因他的記述傳播久遠(yuǎn),名揚(yáng)至今。他贊嘆奇石上的天然風(fēng)景:“從此丹青一家皆為俗筆,而畫苑可廢矣?!?/p>

      一些愛石的畫家亦將畫筆用到實(shí)處,如清代大畫家石濤,與前輩畫家倪瓚一樣,將畫法與園林構(gòu)造之法融會(huì)貫通,在揚(yáng)州用太湖石親手疊成一個(gè)章法奇好的“萬石園”,雖由人作,宛若天工。而“揚(yáng)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亦劍走偏鋒,才情過人。他深諳“厲與西施,道通為一”的辯證之理,對于米芾的賞石四則首先做了肯定,認(rèn)為他已“盡石之妙”“知好之為好”。同時(shí)又指出他“不知陋劣中有至好也”,進(jìn)一步發(fā)展了蘇東坡和米芾等人的“丑石觀”。認(rèn)為石丑,“丑而雄,丑而秀”,方臻佳品,從而“一塊元?dú)饨Y(jié)而石成”,看似凹凸不平,崎嶇險(xiǎn)怪,卻是“陋劣之中有至妙也”,絕難以尋常審美觀視之,如同現(xiàn)世之奇人。

      文學(xué)與石

      清代文人最值得一提的是曹雪芹和蒲松齡。曹雪芹的《自題畫石》,書中涉及不少關(guān)于“玲瓏山石”的專業(yè)描繪,說明作者本身也是奇石研究者與收藏者。史載曹雪芹還會(huì)畫石,其好友敦敏留下一首《題芹圃畫石》詩:“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見此支離;醉余奮掃如椽筆,寫出胸中傀儡時(shí)!”想來畫筆與文筆,都是殊途同歸的吧。

      蒲松齡一生寫下賞石詩存40余首,并將他摯愛的10方佳石稱為“十友”。他的聊齋名篇《石清墟》就描寫了人與石的一番奇情:一位愛石之人邢云飛,在捕魚時(shí)偶獲一奇石,四面玲瓏,峰巒疊秀,便日日供諸案頭,以命相許??墒呛髞韺覍以夂缽?qiáng)達(dá)官搶奪,邢云飛矢志不移,終于覓石歸家。蒲松齡為此嘆道:“卒之石與人相終始,誰謂石無情哉?古語云:‘士為知己者死。’非過也!石猶如此,何況于人!”把人與石融為一體,撥響絕妙的石文化樂章。蒲松齡曾長期在故鄉(xiāng)同里,畢際有家設(shè)館教書,畢家有石隱園,奇石林列,蒲松齡稱“石丈擾堪文字友”,并效仿米芾,“我具衣冠為瞻拜,爽氣入抱痊沉疴”。

      蒲松齡曾感慨“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間乎?”那青眼知己,或在紛紛擾擾的紅塵之外,別有天地非人間。那里還有扶蘇的草木,靜穆的山水,有如奇遇一般的奇石,不離不棄,快慰人心。石不能言最可人。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歡
      太湖石賞石奇石
      李衛(wèi)平作品
      大眾文藝(2021年17期)2021-09-29 03:03:24
      李衛(wèi)平作品
      大眾文藝(2021年15期)2021-08-25 09:15:24
      奇石共欣賞,雅石相與識(shí)——黃巖博物館館藏奇石賞鑒
      收藏界(2019年4期)2019-10-14 00:30:56
      賞石·人
      寶藏(2018年5期)2018-05-26 07:21:41
      賞石·圖
      寶藏(2018年5期)2018-05-26 07:20:38
      賞石·景
      寶藏(2018年5期)2018-05-26 07:03:02
      九仙山奇石 等
      賞石拍賣新觀察
      寶藏(2018年1期)2018-01-31 02:05:09
      近期拍賣成交的太湖石精選
      寶藏(2017年7期)2017-08-09 08:15:18
      太湖石記
      寶藏(2017年6期)2017-07-20 10:01:06
      乌拉特中旗| 苍山县| 太康县| 新乡县| 甘孜县| 舟山市| 富阳市| 漳平市| 军事| 手游| 谷城县| 青阳县| 乌苏市| 黑山县| 房产| 乐陵市| 东乌珠穆沁旗| 孝义市| 梁山县| 晴隆县| 濉溪县| 高碑店市| 瓮安县| 玉屏| 康定县| 仁化县| 闽侯县| 长岭县| 化德县| 望都县| 潞西市| 四会市| 寻乌县| 石景山区| 安阳县| 绿春县| 湘阴县| 宿松县| 红原县| 平谷区| 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