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肌鈣蛋白T(cTnT)作為肌鈣調(diào)節(jié)蛋白復合體中的一個亞單位,對心肌組織具有高度的特異性,近年來已倍受臨床重視。常用肌鈣蛋白測定方法有電化學免疫發(fā)光法和超敏肌鈣蛋白測定法,本文采用ROC曲線,比較兩種方法的敏感性,并進一步探討ROC曲線的臨床應用。通過對同一疾病的多種診斷試驗分析比較,ROC曲線及ROC曲線下面積可以作為方法準確性評價的指標,并可以幫助臨床醫(yī)生篩選出最佳診斷方案[1]。
1 檢測對象 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心內(nèi)科的心肌梗死與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147例。病例組:入院后按WHO診斷標準診斷為心肌梗死,共90例,男71例,女19例,平均年齡63歲;入院時主訴為“胸痛”經(jīng)WHO診斷標準確診的穩(wěn)定型心絞痛組,共57例,男36例,女21例,平均年齡59歲。對照組:50例排除心臟疾病的人群,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齡45歲。
2 標本采集方法 患者均為發(fā)病4~6h內(nèi)入院,抽靜脈血3ml,分離血清后于2h內(nèi)完成超敏cT-nT和cTnT的測定。
3 試劑與儀器 羅氏2010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及配套原裝超敏肌鈣蛋白、肌鈣蛋白診斷試劑。
4 測定方法 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嚴格按說明書操作。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結(jié)果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 各組血清超敏cTnT和cTnT的測定結(jié)果進行t檢驗,AMI組與對照組的有顯著性差異(P<0.05),SAP組與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 <0.05),見表1。
表1 各組間超敏cTnT、cTnT檢驗結(jié)果(±s)
表1 各組間超敏cTnT、cTnT檢驗結(jié)果(±s)
分 組 超敏cTnT cTnT AMI組SAP組對照組1.19±2.10 0.016±0.013 0.009±0.003 0.95±1.86 0.054±0.067 0.012±0.007
2 心梗組與穩(wěn)定型心絞痛組超敏cTnT、cTnT的綜合ROC曲線分析(附圖)。
附圖 超敏肌鈣蛋白、肌鈣蛋白綜合ROC曲線
2.1 從附圖可見,超敏cTnT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916,cTnT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856。
2.2 超敏cTnT、cTnT臨床診斷分界值、敏感性、特異性、診斷準確性和預測值:超敏cTnT的最佳診斷臨界點為左上方最高點,此時濃度為0.035ng/ml,超敏cTnT在該截割點診斷的敏感度+特異度值=174.9為最大,cTnT的診斷最佳閾值為0.079ng/ml,此時診斷的敏感度+ 特異度值=162.9為最大,見表2。
表2 超敏cTnT、cTnT臨床效能評價各指標
本實驗中,通過ROC曲線可以進一步證實超敏肌鈣蛋白在診斷心肌梗死時比肌鈣蛋白更靈敏,診斷性能更高。在歐洲心臟病學會和美國心臟病學會重新修訂的AMI診斷標準中已將檢測到心肌鈣蛋白的異常變化作為診斷心肌梗死急性發(fā)病的必要條件[2]。1995年美國國家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正式批準了應用ROC曲線圖評價實驗室檢驗項目的臨床準確性的指導原則[3]。本實驗結(jié)果顯示,心梗組的超敏cTnT和cTnT水平與對照組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這兩種方法在臨床上均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均可用來對心肌梗死進行診斷。cTnT濃度與心肌損傷范圍正相關,可用于判斷病情輕重,指導治療[4,5]。在本實驗結(jié)果中,根據(jù)表2可知,超敏cTnT在鑒別心肌梗死與穩(wěn)定型心絞痛時比cTnT有更好的診斷性能。鑒于ROC曲線將縱軸的靈敏度即陽性率與橫軸(F)的1-特異度即假陽性率以圖示的方法結(jié)合在一起,曲線越偏向左上角,ROC曲線下面積越大,診斷價值越大,準確性越高,即診斷效率越高。所以,計算ROC曲線下面積可評價診斷效率。根據(jù)Swets[6]報道,面積在0.5m2以下時無診斷價值;面積在(0.5~0.7)m2時有較低的準確性;面積在(0.7~0.9)m2時有較高的準確性;面積在0.9m2以上時準確性最高。在本實驗的ROC曲線圖中,超敏cTnT的AUC為0.916,而cTnT的AUC為0.856??梢姡鬰TnT在診斷心肌梗死時比普通cTnT更優(yōu)越。
綜上所述,超敏肌鈣蛋白在診斷心肌梗死時比肌鈣蛋白有更好的診斷性能,兩者優(yōu)越性的比較可通過ROC曲線來進行判斷??梢员绕胀ǖ腸TnT更早地檢測診斷出心肌梗死(AMI),并可以診斷出輕微心肌損傷。
[1] 張克堅,楊振華.應用ROC曲線圖評價檢驗項目的臨床準確性[J].臨床檢驗信息,1998,5:105-111.
[2] 潘柏申.心肌損傷標志物的研究進展與心肌梗死診斷標準的修訂[J].臨床檢驗雜志,2002,3 :122-131.
[3] 王家良.臨床流行病學[J].中華醫(yī)學雜志,1998,78(12):941-943.
[4] 胡 敏,廖可宏,陳新瑞,等.CK,CK-MB與hs-CRP聯(lián)合應用在心血管疾病診斷中的價值[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5,12(3):498-500.
[5] 陳 平,林肇得,劉 健,等.血清超敏C 2反應蛋白、肌鈣蛋白I聯(lián)合診斷早期急性心肌梗塞[J].醫(yī)學檢驗與臨床,2006 ,17(3):14-15.
[6] Swets JA.Measuring the accuracy of diagnostic systems[J].Science,1988,240:1285-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