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飛
【摘要】選修課的設置是實驗中學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無論在學習的方式上還是內(nèi)容上都對傳統(tǒng)的語文學習有所突破。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現(xiàn)在我就如何上好選修課的問題談談自己的感想。
【關鍵詞】選修課程 目標 教學方法
進入教學崗位后,經(jīng)過一段時間與學生的接觸,覺得輔修課也可以開拓一片新的教學天地。對于選修課,我也很有感觸。我是很喜歡上選修課的,因為可以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這就給了我們一個空間,給了我們一片沃土,能夠讓我們盡情的發(fā)揮,能讓學生在學習之余獲得更多的收獲
選修課的設置是實驗中學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無論在學習的方式上還是內(nèi)容上都對傳統(tǒng)的語文學習有所突破。選修課的開發(fā),既涉及教育思想的改觀、教育觀念的轉變等理論問題,也涉及很多諸如選題、教材、考核等具體的實踐問題,對學校、對教師、對學生,都是新事物。面對這樣一個全新的事物,我們在一線工作的教師,以前未曾接觸,確實興奮過,也迷惘過,甚至還感到無所適從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磨合鍛煉,覺得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經(jīng)驗,現(xiàn)在我就如何上好選修課的問題談談自己的感想。
什么是選修課?如何上好選修課?選修課和必修課的在教學上有什么本質(zhì)的不同?選修課的課堂應該呈現(xiàn)什么樣的?諸多的擔心和疑問困繞著我這樣年輕的語文教師。既然是選修課,就要考慮它與別的語文課的不同之處,既不能把選修課像平時上課那樣上成必修課的重復,又不能將選修課上成特別隨意自由的活動課,既要讓學生獲得知識,還要培養(yǎng)他們的樂趣。因為畢竟是上課,上語文課。我覺得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抓課程目標
這是選修課的綱,綱舉才能目張;我們要認真研究課程目標,做到目標落實,不隨意盲從,更不能想當然、漫無計劃。如“詩歌與散文”和“小說與戲劇”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可以以課本劇的形式進行演繹,“新聞與傳記”重在閱讀與理解,可以布置成記者活動,“名著閱讀”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要有所區(qū)別。
2 充分了解學生和學情
學會溝通交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不管什么時候,學情總是第一位的。選修課作為必修課的補充,應該有很強的針對性,在教學內(nèi)容上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和特點,作為教師,要能駕馭教材,對教材內(nèi)容要作適度的取舍,那就是:去粗取精,欣賞和品讀結合一起。哪篇課文適于練的就練,哪篇課文適于講的就講,適于讀的就讀,不平均使用力量。而作為一堂語文課,語言的通俗易懂是基礎。有的教師為了炫耀自己的知識,于是故作深奧,把本來簡單的內(nèi)容弄得反而更復雜了。記得我剛為人師時曾聽過一堂語文課,講的是《論語十則》,其中有一句話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老師就對這個“朋”字進行了解釋:朋,不是一般的朋友,古代多釋為“同門曰朋”,即同一老師的弟子?!墩撜Z正義》引《史記?孔子世家》言:“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yè)焉。弟子‘至自遠方即‘有朋自遠方來也。朋友即指弟子?!蹦憧?,這樣一講,本來明白的學生也糊涂了。只有讓學生能夠聽明白,學生才能有興趣,這堂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果學生連你在講什么都不明白,即使老師的水平再高,這堂課也不能算是一堂好課。
3 努力尋求合適的教學方法。課堂語言應富有情感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滿于?!?,作為選修課,區(qū)別于其他課的一個特征就是課堂語言必須有感情、有方法。不同的系列選修課在教學方法上是有區(qū)別的,有的選修課側重于實際運用,有的著眼于鑒賞陶冶,有的重在引導探索研究。在教學中,既要積累知識夯實基礎又要讓學生有興趣繼續(xù)學習,方法很關鍵;要處理好兩個方面的問題:(1)在上選修課時以興趣為主。學生沒有興趣,這樣的選修課無疑是失敗的(2)尊重和突出學生的學習個性和學習愿望。即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學習個性問題我認為上選修課是否成功,首先要看是否尊重學生的學習個性,最后,要注意方法;選修課不是必修課的延長,不要把必修課的教法套用在選修課上,因為它們的側重點不同。
4 語言要有藝術,幽默風趣
教師的語言應是優(yōu)美的語言。不但要辭藻華麗,而且要精確、形象、生動,有音樂之美,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斯維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痹谡n堂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幽默語言,可使教師的講課變得風趣詼諧,幽默睿智,使整個教學頓時生輝,并能創(chuàng)造出一種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輕松愉快的氣氛。讓學生在這種氣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記憶新知識。教師需要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課堂教學功力。否則,即使是滿腹經(jīng)綸,學富五車,也不過是“水壺煮餃子——有嘴倒不出”。作為一個教師這是再悲慘不過的了??梢?,善教者不僅應該是一位淵博的學者。而且應該是一位語言藝術大師。
5 教師要積極學習,充實自己
這種學習需要較高的自我約束力,無論是各種繼續(xù)教育活動。還是各級各類的教研、討論、培切,我們要真正的聽進去,學起來。此外,學習的途徑并不唯一,還可以自己參看、閱讀相關的書籍、論著、網(wǎng)上資料,加強老師之間的交流,形成思想上的碰撞,讓我們能從中受益。二是,不僅學習新課程的相關內(nèi)容,還要擴大自己的研究領域,仔細規(guī)劃必修課。我們要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我們的日常教學工作,用我們的知識積累來進行選修課的教學。研讀相關書籍,靜下心來做學問,
總之,上好選修課,就能給我們開拓新視野,新天地,讓同學在語文這片大天地中盡情的飛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