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閆秀玲
張家口學院河北張家口075000
高血壓一般是指體循環(huán)動脈血壓增高,成人收縮壓等于或高于21.3 kPa(160mmHg)或舒張壓等于或高于12.6kPa(95mmHg)為高血壓[1]。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高血壓病有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種[2]。原發(fā)性高血壓多發(fā)生在中年以上的人,以腦力勞動者居多;繼發(fā)性高血壓是其他疾病的一種癥狀,如腎臟、腦、血管及內分泌疾病可引起血壓升高。
過度肥胖:人體肥胖主要由于全身皮下脂肪增多使體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使心臟負擔加大和血管阻力增加,故此易發(fā)生高血壓。
不良飲食習慣:食鹽含有鈉,吃咸多,攝入的鈉就多,鈉把身體內的水分牽制住,使血的容量增大,從而造成高血壓。喝白酒每天超過二兩,久之會造成酒精在體內損害動脈血管使動脈硬化,血壓升高,如果同時又吸煙則加重血壓的升高。
精神緊張:長期給不良刺激,如精神緊張、情緒激動、焦慮過度、噪音等,加上體內生理調節(jié)不平衡,大腦皮層高級神經(jīng)功能失調,空易發(fā)生高血壓。
遺傳因素: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又有不良嗜好和不良的刺激,常容易發(fā)生高血壓。隨著年齡增加,血管彈性差,小動脈阻力增加,因而血壓隨之增高。持久的高血壓會使動脈壁損傷和變化又加重動脈硬化,二者互為因果關系,故老年人容易發(fā)生高血壓。
高血壓早期多無明顯癥狀,常見的有頭痛、頭暈、耳鳴、眼花、失眠、乏力等。嚴重時出現(xiàn)煩躁、心悸、呼吸困難、視力模糊等。因此,出現(xiàn)上述癥狀時,應及時去醫(yī)院就診。
適度鍛煉減輕體重:高血壓患者要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適當?shù)膮⒓右恍w育鍛煉,不僅有利于增強體質,提高身體免疫力,而且有助于控制體重。但切忌空腹運動,以免發(fā)生低血糖。對于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來說,最基本、必要、安全、有效的運動方式就是走路。要按照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最好每天走,至少隔日走;一旦開始走,終身都要走”從不走路到每天慢走500米,逐步增加慢走的距離。運動過程中需注意:①走路姿勢:身體重心均勻移動,腳掌均勻受力,邁大步,擺動雙臂,餐后半小時之內以慢走為宜。②配合呼吸:邊走邊做大幅度的腹式呼吸“三步鼻一吸,五步嘴一吐”。③變換坡度:平路和坡路交替走。④選擇環(huán)境:在新鮮空氣中、斜陽下和植物旁健步走最佳。⑤合適的裝備:鞋小于體重1%,鞋內面與地面夾角約30°寬松、彈性好;衣著要透氣、吸汗。
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有大量的事實證明,高血壓患者的情緒變化對血壓的升降有很明顯的影響作用。高血壓患者的情緒突然變化導致心腦血管事件者在生活中屢見不鮮。①首先高血壓病人必須保持自我心理平衡,正確認識疾病的病因、藥物治療、自身保健情況,減輕思想壓力。②其次,工作和生活中,要建立一個和睦的家庭及良好的人際關系,處事寬宏大度,使自己處于安逸、輕松、樂觀的良好心態(tài)中,保持血壓正常穩(wěn)定。③再次,保持輕松愉快的情緒,避免過度緊張。在工作1小時后最好能休息5~10分鐘,可做操、散步等調節(jié)自己的神經(jīng)。心情郁怒時,要轉移一下注意力,通過輕松愉快的方式來松馳自己的情緒。最忌情緒激動、暴怒,防止發(fā)生腦溢血。
應節(jié)制日常飲食:①飲食以清淡為主,食鹽攝入量每日不超過6g,鹽能使水分潴留,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臟負擔。②限制脂肪的攝入,烹調時選用植物油,多食用海魚,海魚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亞油酸,可以減低血漿膽固醇并增加微血管彈性,對防止高血壓并發(fā)癥有一定的作用。③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高血壓病人每日蛋白攝入量應為每公斤體重1g為宜,多食魚類蛋白質,可改善血管彈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鈉排出,從而降低血壓。如高血壓合并腎功能不全時,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④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適當增加海產(chǎn)品的攝入。見表1。
戒煙少酒:煙堿(尼古丁)可收縮微細血管,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少量喝酒可使微循環(huán)擴張,增加血管彈性,有一定好處,提倡戒煙少酒。
勞逸結合:如從事高度緊張的工作,要掌握好對自己情緒的調節(jié),注意勞逸結合,爭取多休息,避免有害的慢性刺激(如噪音)的影響。高血壓患者夏天夜間睡眠質量下降時,會出現(xiàn)夜間血壓升高,加重心腦血管的損害,因此,夏天可選用長效而對正常血壓影響不大的生理性降壓藥物,確保夜間血壓正常。但輕體力勞動是可以的,長期臥床并無好處。
堅持服藥:對中、晚期高血壓病,堅持服藥治療是十分重要的。如一種藥物產(chǎn)生耐藥性而失效時,應及時更換其他藥物。不遵醫(yī)囑,隨意停藥,會使血壓急劇升高而發(fā)生危險。平時應經(jīng)常測量血壓。
定期監(jiān)測血壓:把血壓控制在目標水平以下(<140/90mmHg,糖尿病患者<130/85mmHg),如需調整藥物劑量,一定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
高血壓病患者在服藥時要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藥物劑量一般從小劑量開始,多數(shù)患者需長期服用維持量,但注意降壓不要過低、過快,尤其是重度高血壓多年的病人和老年人。因此,要注意開始藥物治療后有無不適反應,以調整藥物的使用;還要監(jiān)督病人遵醫(yī)囑服藥,不可根據(jù)自己感覺來增減藥物;服藥要準時,也不可忘記服藥或以下次服藥時補上次的劑量,更不能自行突然撤換藥物。
高血壓的并發(fā)癥主要是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在平時要注意觀察預防,如注意頭痛性質、精神狀態(tài)、視力、語言能力等腦血管疾病的表現(xiàn);觀察有無呼吸困難、咳嗽、咳泡沫痰、突然胸骨疼痛等心臟損害表現(xiàn);觀察尿量變化、晝夜尿量比例、水腫,并參考血肌酐等腎功能檢查,以便及早發(fā)現(xiàn)腎功能不全等。此外,還要定期門診復查。
高血壓患者在某些情況下,如精神創(chuàng)傷、過度疲勞、過度興奮、寒冷刺激等很易引起復發(fā),表現(xiàn)癥狀為頭痛、煩躁、心悸、出汗、惡心嘔吐、面色蒼白或潮紅、甚至視力模糊、抽搐昏迷,要讓病人立即臥床休息,平臥、抬高頭部45°,并給予降壓藥物利血平、復方降壓片、硝苯地平10~20mg,待病情穩(wěn)定后,送醫(yī)院治療。如意識不清或昏迷的病人應把他的頭偏向一側,取出口內假牙,及時清除嘔吐物,保持吸呼道通暢,并立即送醫(yī)院治療。在搬動病人時動作要輕,尤其不要隨意搬動頭部,以免加重病情。
1 劉力生,龔蘭中.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高血壓雜志,2000,8(1):94.
2 王馨,自惠芙,馬克敏.高血壓防治相關知識對患者血壓控制狀況的影響[J].中華流行流學雜志,2003,24(12):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