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君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聯(lián)系與溝通日益加強,中國與英語國家之間的關系也日益密切,社會需要越來越多的英語人才。因此,大學英語教學應順應形勢,豐富教學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英語實用能力。
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大學英語教學要加強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訓練,應在一定程度上淡化語法。重視語言功能,強調(diào)交際能力,是教學的首要目標。學習大學英語的學生將語言主要作為一門工具來學,為的是今后能夠用英語進行書面交流。他們不同于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對他們來說,交際能力是第一位的,語言知識是第二位的。但對學生來說,不了解語言的基本結構,沒有一定量的語言知識的積累,語言交際便無從談起。在設計大綱、編寫教材、組織教學時,教師充分注意到教學對象的這一特殊性,一方面不斷沖破中國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以語法為綱的傾向,另一方面也盡力避免英語國家原版教材忽視語法的做法。淡化語法教學,是指盡量避免繁雜的語法結構分析,盡可能簡化語法理論講解;同時盡可能將傳統(tǒng)教材中常見的詞匯和句子層面的練習提高到語篇層面上,盡量避免單調(diào)枯燥的語法練習,使得學生在輕松有趣的練習中學習語言的形式、意義和用途。
外語是一門交際語言。為了達到更好的交流效果,外語教學中不能缺少文化輸入。近些年來,我國外語教育界提出了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目標,這也是新形勢下外語教學應該達到的新要求??缥幕浑H意識就是在向學生介紹異國文化的同時引導他們也反思自己國家的文化,對其進行比較,以此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語言差異的敏感性,引導他們不輕易按母語文化的主體認識及思維方式或價值標準加以取舍以符合本國文化的模式。這種跨文化交際意識不僅僅局限于中英跨文化交際,它同樣適用于中國與其他國家等所有跨文化交際實踐。
2000年以來,以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作為人文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已經(jīng)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被廣泛接受。如《大學英語大綱(第二版)》提出了“提高文化素養(yǎng)”、“重視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的要求?!缎戮幋髮W英語》有意識地將跨文化交際學和國情學因素注入各單元的學習中,目的是將跨文化理解作為學習語言的重要方面,從學習英語的基礎階段開始就培養(yǎng)學生以反思本國文化為基礎理解異國文化的能力,增加他們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從而發(fā)展成一種文化能力。
近年來,有條件的學校都開展了大學英語多媒體課件制作,部分完成大學英語課程有關材料、課件的建設和上網(wǎng)工作。譬如浙江大學、同濟大學等學校,每個教室都配備了計算機多媒體設備。傳統(tǒng)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的教學模式和以教師為中心、教師一言堂的正面課堂教學已經(jīng)大大改變。在同濟大學2007年國家精品課程“大學英語”的新教學體系中,正努力形成課堂教學、演示和計算機網(wǎng)絡輔助教學的全新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xiàn)有各種教學媒體資源,如圖片、影視、網(wǎng)絡試聽新聞、計算機課件等帶動教學方法的改革,網(wǎng)上學英語已經(jīng)成為學生在自學時間內(nèi)的主要選擇。其他學校也在努力將課堂延伸至網(wǎng)絡,使它與網(wǎng)絡同發(fā)展、共前進。
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處于消極被動的地位,已經(jīng)不適合現(xiàn)在的英語教學。教師要采用生動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使學生通過學習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同時,教師要不斷鉆研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豐富自己的語言知識,并掌握新的教學方法,然后將這些豐富多彩的英語知識傳授給學生。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充分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結合生動的語言教材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飽含熱情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中,游戲是一種能喚起參與者興趣的教學活動。游戲可采取許多種形式。在做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側重詞語、討論、動作、競賽、解決問題和猜測。競賽是比較好的方式,因為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爭取優(yōu)良成績的一種有效手段。在競賽中,學生的好勝型動機和追求成功的需要會更加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會大大增強。但競賽有時也具有消極作用。過于頻繁的競賽會制造緊張氣氛,加重學生負擔,或者引起學生厭煩,失去競爭的欲望。對于學習較差的學生影響更壞,他們常會因過多的失敗而喪失進一步努力學習的信心。英語教學活動就是要讓學生擴大知識面,接受新異刺激,不斷地滿足和引起學習需要和好奇感。因此,教師要引入新的知識,使他們體會到知識的實踐意義,從而激發(fā)其求知欲,引起新的學習需要,發(fā)展廣泛的學習興趣。
英語學習對于大多數(shù)缺少語言環(huán)境的中國學生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英語水平的提高更是如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面對困難甚至失敗時候,學生應該以正確的態(tài)度來對待,找出原因,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鍛煉意志,樹立信心。英語水平的不斷提高會令學生增強自信,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即使偶爾感覺沒有成功,正確歸因的學生也能在學習中有所進步。如果學生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感覺不到自己的進步,就會產(chǎn)生挫折感。這類學生感覺自己經(jīng)過了長時間的學習,英語水平仍然沒有任何提高,于是他們認為自己沒有成功的能力,也就不會努力追求成功。研究表明,在歸因訓練中一方面要使學生感到自己的努力不夠,把失敗的原因歸于努力的因素;另一方面還要對他們的努力給予反饋,告訴他們努力獲得了結果,使他們不斷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這樣他們才能真正從無助感中解脫出來,堅持努力學習并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結果要正確地評價,從而鞏固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一般來說,表揚比批評更能有效地激勵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因為表揚能使學生產(chǎn)生成就感,批評則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在對學生進行表揚時教師也需要注意,過分的夸獎會造成學生驕傲和忽視自己缺點的傾向,也可能導致學生過度焦慮。雖然表揚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批評,但批評的效果比不給任何評價要好。此外,教師的評價、批評與表揚要考慮到學生的個別差異。對學習成績較差、缺乏自信心的學生應該以表揚、鼓勵為主,使其獲得更多的成功機會,逐步樹立起學習信心;對于成績較好但有些自傲的學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表揚的同時還應指出不足。所以說,讓學生及時得到學習反饋是增強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手段。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和政治一體化浪潮的席卷,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各國之間的經(jīng)濟往來和文化交流不斷加強。這對高校的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英語教師要緊跟目前時代發(fā)展的新需要,改進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2]塔龍·尤爾.論以語言學習者為中心[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3]李守京.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呼喚觀念更新[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